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力扬 《建筑师》2022,(6):113-118
本文回顾了2022 年1月底至6 月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费舍尔美术图书馆和建筑档案馆举办的“中国建造: 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旨在呈现展览的原貌,本文概述了展览的背景和缘起,介绍了展览的具体内容和策 展思路,并回顾了展览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来自各界的反响和评价。本文将“中国建造”展置于近二十年来一 系列有关宾夕法尼亚大学与中国现代建筑关系的学术活动的框架内,强调其目标是在立足于“第一代“中国建 筑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扎体系首次交集的一个世纪之后,审视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跨文化对话,揭示中国 建筑实践中的跨世纪连贯性,并对全球性建筑技术的探索和设计创作中本土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地诠 释。文章指出本次展览是对中西现代建筑“百年对话”主题的一次有意义的深入扩展性研究,并提出了中西建 筑文化交流这一宏观话题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09,(7):176-176
“此书关注了本土建筑师和民间的设计,也探究在海内外各种事件影响下中国建筑实践的发展。帚为有趣的是分析了传统和过去如何影响了中国崛起的一代年轻建筑师。”  相似文献   

3.
钱锋 《南方建筑》2014,(6):27-33
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国通过各种途径逐渐受到西方蓬勃兴起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其主流的"布扎"教育和设计体系也在发生相应转变。文章以40年代后期受教于实施"布扎"体系的之江大学建筑系、50年代初活跃于建筑设计领域的建筑师和教育者黄毓麟(1926-1954)的设计作品为例,分析他在探索现代建筑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论文一方面剖析"布扎"体系在黄毓麟作品中所呈现的基本特征,揭示该体系的本质和核心思想,另一方面考察西方现代建筑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对于"布扎"教育体系背景的建筑师产生影响,并进而阐述这些思想对于"布扎"体系本身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程世卓  赵晓龙 《新建筑》2023,(4):118-124
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作为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学院派”建筑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活动的脊梁。他们接受了海外成熟的现代建筑教育,归国后致力于中国建筑现代性的垦荒式建设,呈现出多元、多向的现代性探索。在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对该群体进行谱系式的观照,有助于厘清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探索与世界现代建筑之源流关联,证实近代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活动为世界现代建筑谱系的有机分支。  相似文献   

5.
方振宁 《建筑技艺》2011,(Z4):24-27
由著名国际策展人方振宁先生在罗马一年前刚刚竣工的新地标二十一世纪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XXI Century Arts,简称MAXXI)策划的"向东方-中国建筑景观展"于2011年7月28日开幕,它是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文化年"的重要项目之一。这是中国首次在意大利举办中国当代建筑展,展览将持续到10月23日。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以建筑实物作为展品的展览迄今为止为数不多,代表事例有1927年的德国斯图加特住宅展和1990年的日本福冈NEXUS WORLD等。这两个展览均邀请了多位建筑师设计个性鲜明的住宅并将其开放给公众。本次将在南京举办的建筑艺术实践展,计划在风景优美的山地湖泊之间,结合地理环境展示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艺术信息的实际空间,邀请的建筑师达20人以上,因此可以说和以往相比,本项目无论从选址、规模、主题内容上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也必将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李海清 《建筑师》2013,(1):45-51
从发生学视角回顾近百年来中国建筑师由形式、空间到建造的不同层面探索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历程。普利茨克奖落户中国的启示在于:王澍并不孤独,而是行进在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发展之路上;此番成就并非一夕之功。而是他对差异性生存状态不懈思考的结果:转向探索建造模式是及时和有效的,但仅从传统技术模式本身发力,在指向差异·陛的同时也牵引出两方面的讨论:如何实现传统技术模式与现代技术模式的高效衔接。以及二元工业化格局下如何确定传统技术模式的适用范围。这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潜能有利于深入探究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8.
赵辰 《世界建筑导报》2011,26(6):108-109
中国的当今文化已经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其建筑文化也已经汇入了世界的当代建筑文化之洪流。但若是讨论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来认知中国建筑的文化特色问题,至今,我们依然被大量的误解、杂念所困扰着,而难以清晰地表述。其实,中国建筑的"百年辛路"正是这样一种"自我认知的辛苦之路"。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土木/营  相似文献   

9.
李行 《南方建筑》1998,(3):13-14
最近,一个纯粹的巧遇,见报上有同志提出(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艺术),读后颇觉兴味,并引发思索。因涉及建筑艺术的有关问题,亦拟在此约略一谈,以为参与研讨之。“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艺术”,题目是好的。这里仅研讨其中个别的认识和理论。应当说,就认识和理论,在思考建筑艺术问题时,弄清其艺术的性质,确属首要。说“建筑艺术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既有相同的性质,又有不同的性质”。这表明我们是将建筑艺术归于一种门类,来同其他的艺术门类相对比而言的。何种艺术门类呢?需要指明。否则所谓相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性质,概念…  相似文献   

10.
11.
论现代建筑“意境”之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意境”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蕴含和显著的中国特色,但在西方建筑中也有表现。因此,在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中,“建筑意境”的表现一般还应结合中国文化其他元素的运用。不过,那些能够引发强烈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建筑“意境”,达到了“境界”高度,一般便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张磊  任乃鑫 《山西建筑》2007,33(6):18-20
介绍了中国传统聚落的模式,指出它具有传统建筑所独有的点阵特点,并列举了能够将充满个性的“点”通过彼此和谐联系的“阵”结合的实例,并以此来启发当代建筑的设计思路,使其在居住建筑中得到体现,值得当代建筑师们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大师跨入中国大门,纷纷取得了许多重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权,中国建筑师在学习他们国际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同时,也陷入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困惑:如何让建筑打上中国的文化烙印?如何让建筑有机地适应环境?如何让建筑因地制宜?面对多元化建筑设计共存的今天,对"本土设计"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城市建设正迅速而又彻底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和文化,建筑师得以在空前的机遇中大显身手。然而,一方面由于庞大的建设量,中国建筑成为全球建筑界关注的中心,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外国建筑师参与中国的设计项目,并且在许多项目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建筑师正被动地面临着边缘状态的威胁。由于长期与国际建筑界隔绝,在理念和设计思想、设计手段方面的落后,中国的建筑师处在前所未有的超速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下,  相似文献   

15.
作为布扎古典建筑教学中的核心设计基础练习,"分解构图"有效地将对于古典建筑要素的应用性学习与构图、渲染能力的训练整合在一起。以"分解构图"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围绕五个问题展开:"分解构图"的含义;该练习的训练机制;图面构图方法;"分解构图"在中国建筑教育中的移植、衰变及其当代启示。研究的关键在于剖析"分解构图"的本质——"设计+分解+构图+渲染"教学模式,以此作为参照辨析中国布扎建筑教育中的相关训练,并反映其演进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武昕 《建筑创作》2008,(12):70-77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见证了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巨大的变化,建筑设计领域也不例外。这种变化在外来者眼中究竟是怎样的?这很让人好奇。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首先,是否存在着这样立场基本一致的“外来者”的群体?其次,如何探知这个群体的意见?社会学自有一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相对一个整体的“面”的“真相”,对我们更有意义的,似乎是这“真相”的一些片断,或者说“点”的“真相”。  相似文献   

17.
18.
UED:宝贵石艺为这次伦敦展览提供了支持,对此您有怎样的想法?张宝贵:很荣幸UED杂志社选择了宝贵石艺。我们在能力范围之内,做了一点点贡献。比如资金、建筑师的混凝土铭牌,这些都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9.
刘欢  李嘉华 《城市建筑》2014,(18):263-263
文章以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建筑发展所呈现出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探索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提出从中国的文化历史中重新梳理中国建筑的框架体系,建立中国建筑的评判标准,将其作为中国建筑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为建筑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市场机制的引入也让中国的建筑师面临新的挑战。业内人士指出,要坚持设计创作的自主性,中国建筑师应该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