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口园林是徽州古民居景观中颇受重视的部分,它是古徽州人对良好居住环境的向往,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文章主要从徽州古村落溯源而上,探究水口园林的发展起源历程。以徽州宏村的水口园林为例,分析其水口演变、景观营造、意境蕴含、色彩构图等。  相似文献   

2.
水口设计是徽州古村落中村落布局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内部所衍生出的水口园林则是一种未见园林书籍所记述的一种古典园林形式。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黟县、歙县以及古徽州地区的古村落水口布局的分析来阐述水口园林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桂林山水园林是喀斯特地貌下区域风景营建的优秀代表,体现着城市、人与风景要素协调共生的人居理念。通过古代文献解读与地理时空分析,探究在人文与自然联动作用下桂林山水园林形塑的时空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桂林山水园林依托于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独特风景基底而建设,营建数量和规模由唐至清持续增长,宋元为营建高峰;园林类型随时间逐渐丰富完善,公共园林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桂林山水园林的形塑过程在时间上可分为由山水到园林的初步建构(唐至宋元)和园林体系的完善(明清)2个阶段,最终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鲜明的地域园林体系。在空间上,从散点式发展逐渐转化为城景相融一体化发展,形塑出桂林城园一体的风景面貌;3)山水环境支撑、政治经济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及游赏文化助推4方面的综合驱动作用,塑造了具有真山真水、类型多元、城景相融、开放共享等显著特征的桂林喀斯特区域风景园林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区域风景特征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并对当代山水城市景观塑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益 《城市规划》2020,(3):93-101
水口空间是徽州古村落空间营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水口与水口空间的概念出发,基于犯罪学、环境心理学等角度,通过对空间位置与犯罪距离、空间层次与空间阻尼、区域空间与事态控制、空间形态与目标隐藏、环境印象与环境负荷的相关分析,总结了徽州古村落水口空间的环境预防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当代住区公共空间营造的安全启示。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5,(7)
徽州古村落与自然生态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得益彰,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从人居环境空间构造角度来看,微州古村落是中国古建筑乃至世界古建筑史上的珍宝,其将自然与建筑二者结合的物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转化为审美意象,突出了建筑文化的特有魅力,当代空间环境设计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针对徽州古村落环境设计的审美意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敏丽  江晓薇  程秋怡 《园林》2022,(4):108-115
义乌市美丽乡村“画里南江”山水休闲精品线是将“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观融入乡村线性景观中的实践探索。以南江流域的乡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调研沿岸现状,发现生态、生产、生活、人文等方面的问题,以“诗意栖居”的人居思想为理论基础,追溯南江历史文化,提炼传统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从生态、生产、生活、人文4个层面营建主题场景,提出乡村线性景观的“诗意栖居”营建策略和方法,最终对沿线山水生态修复保育、乡村生活场景优化营造、特色产业带动发展、人文古韵传承彰显,以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水口园林"与风水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于勤 《安徽建筑》2002,9(5):23-24
在’99昆明世博会“人与自然”的主题下,探讨我国古老的环境文化—“风水术”对人居环境的影响,“风水术”对“水口园林”的影响,以及“水口园林”的成因、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口园林是徽州古村落的财富,也是民族的财富,需要当代人运用其成功经验进行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徽州古村落犯罪预防的空间策略:提高犯罪空间成本和环境约束行为;从犯罪学、环境心理学和空间预防的角度,分析了徽州古村落水系营建与领域强化、均质监视、空间阻尼、环境印象及场所教育的关系,总结了水系营建的安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玮  李雄 《工业建筑》2018,(1):7-11
"山水城市"是钱学森先生针对当代中国城市景观危机提出的概念。对"山水城市"营建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包括"山水城市"的概念、发展过程。阐述中国传统宇宙观及山水诗画对人居环境营建的影响。从城市选址、空间格局营造、审美意境的表达三个方面总结山水城市人居营建策略。以杭州和苏州为例,阐述两种典型的"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的策略。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需要将生态、文化、美学意境融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总结创新中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5)
水口作为徽州村落入口空间的重要节点和村落界定的标志性空间,在功能上有着村落"公共广场"的美誉,在环境、生态和美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徽州古村落中的"水口"概念和功能作用正逐渐被人遗忘和破坏。为了让古村落重获活力,文章进行了相关研究,以徽州区灵山村为基地,对其进行了入口空间分析与改造的探索设计。  相似文献   

12.
徽州古村落与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成因探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徽州古村落及其水口园林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宗氏族谱、方志等记载的历史上相关风水选址活动的探究,结合大量的实例参照与图例的比对,对其村落格局、水系、人文景观等文化积淀的成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特别是针对村落水流出口且被视为村落门户和灵魂的“水口”,对其景观建构、功能特性、文化属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势头,试图从中发现可供我国当前乡村景观格局借鉴的传统“天人合融”的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13.
明代靖藩制度是桂林发展历史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政治制度,山水园林受其影响而呈现出显著的营建特点并形成多元类型的园林体系。当前研究囿于王府园林类型的探讨,对该时期山水园林的多样性与规律性认知尚显不足。采用“信息采集-特征归纳-叠合分析-提炼规律”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古文献信息采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整体上探究了明代桂林王府园林、衙署园林、公共园林、寺庙园林等多种园林的营建主体、建设目标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山水园林依托城市形胜区域的基址选择、锚合城市山水秩序的空间布局、融糅出世入世思想的意境表达等营建规律,旨在为桂林山水城市的“城中之园,园中之城”理想风景营建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研究针对关中地区乡村聚落山水人文营建传统几近断裂的问题,结合乡村规划建设中传承地域文脉、重塑风貌特色、提振社群凝聚力等现实需求,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方法,通过挖掘和解析15座关中经典古村落空间格局的历史形态,提炼“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引领性”等空间组构秩序,并从融合环境形势、凸显人文结构、强化景观体验等方面,揭示与阐释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山水人文营建经验,旨在弘扬本土优秀营建传统、提升城乡保护与传承营建实效。  相似文献   

15.
伍国正  吴越  郭俊明 《华中建筑》2006,24(11):128-130
村落是自然与人工综合创作的艺术品.其人居环境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该文通过对张谷英和黄泥湾两个古村落在选址、空间布局、装饰艺术以及家族文化等人居环境的分析,指出其村落的人居环境特色及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洲源关系,揭示出两个古村落与我国传统建筑在人居环境文化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唐晓岚  高思源 《风景园林》2023,(12):121-128
【目的】通过对当今市域景观风貌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以杭州形胜为样本总结历史经验,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实现山水形胜观念的继承。【方法】以古今杭州城-山-水格局和城市景观风貌营建为研究对象,利用古籍史乘的文字及图像分析、实例研究和方志学,聚焦于史乘中的形胜,对杭州市域景观风貌的发展进行历史沿革分析,充分挖掘和梳理杭州“云山”“江湖”并存的自然形胜格局和山水形胜在人居环境营建中的历史演变,将古代形胜观念与现代规划理论结合。【结果】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形胜格局,较早实现了形胜与人居环境建设的融合,较为成熟的市域景观营建成果可作为范本,具有解读借鉴意义。以此为基础,通过诊断中国市域景观风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设计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重结合、双重修复的范式,提出山水形胜信息图谱构建、山水形胜历史价值判读、山水形胜营造智慧提升、山水形胜理景技法促新、人居环境聚焦风貌高质、历史遗存赓续城市文脉、自然生态赋能环境友好、文化生态助力锚固赋能8项构建市域景观风貌模式的对策。【结论】围绕“山水形胜”主题,探寻山水格局与现代空间的关联,为当今市域景观风貌规划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提供新的方法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徽州水口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不仅被徽州人营造得极其古朴秀美,而且还蕴藏着相当丰富、自觉、科学的生态理念.文章先对影响徽州水口园林生态智慧形成的自然、文化背景条件进行了分析,又分别从水口园林中的水口水、水口山、水口林、水口建筑四个方面探讨徽州水口园林中所蕴含的徽州传统生态智慧,以期其能与现代生态科学相结合,促进当前生态智慧观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当代的生态实践.  相似文献   

18.
山水是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核心,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人文观和实践观。中国古代山水营建智慧是基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核心思想,在"人与天调"的实践观下形成的实践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的山水营建实践以人地关系的和谐为核心,主要体现为"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地"和"时"分别对应空间和时间的维度,"营建"是人在时空中进行的活动,营建的因地因时制宜,就是三者的均衡统一。山水营建智慧指导下的实践表现为人居环境与山水自然环境从精神理念到物质现实层面的交融,体现在以下4个层面:敬畏山水自然的保护、依存山水形势的规划、遵循山水规律的治理,以及取法山水形意的设计。从时空整体视角看,山水营建智慧与实践在各个层面相互影响、循环演进。如何通过山水营建智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保护自然环境、营造人居环境,是21世纪风景园林学的核心研究和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城市拥有与西方城市不同的空间营造逻辑和规划设计方法,尤其是结合山水元素的人居环境营建理念及方法,曾指导人们创造了大量“天人合一”的中国式城市空间。本文以清涧古城历史人居环境营建为例,在古城历史城池图复原的基础上,借助 Arcgis 地理信息系统对其自然山水中地表和河流灾害进行模拟分析,探寻城市营建择地经验,并利用空间句法分析城市历年空间结构的演化发展,总结其空间结构构架经验。与此同时,运用 Arcgis 视域分析方法对城市建筑群体肌理以及重点建筑视线关系进行剖析,以提取城市建筑布局经验。希冀通过科学定量的分析方法发掘转译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营建智慧,以启发当代于山水之间实现人居和谐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0.
赵茜  赵桠菁  张超 《中国园林》2021,(z1):183-187
晋祠基于山水环境建设的历史演变历经3个显著的历史时期,分别是营建初期的山麓水源择址建,转折时期的山水祠庙促城兴和营建盛期的山环水绕生景境.在营建过程中,采用依山选轴定格局,理水塑景兴水利的方式,以水为纽带促进古晋源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展现出晋祠山水营建意匠.分析晋祠山水营建的人居环境价值,在体天相地、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