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某600MW超临界机组由于实施节水减排,导致凝汽器不锈钢管发生了结垢和腐蚀现象。从循环水运行水质情况、不锈钢换热管在循环水中电化学腐蚀行为和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水水质恶化导致凝汽器换热管结垢,垢下闭塞区氯离子发生富集,形成酸性环境诱发点蚀,同时垢下湿热环境中厌氧型细菌繁殖以及缓蚀性离子SO42-缺失等因素,促进了点蚀的发展,最终导致凝汽器换热管腐蚀穿孔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2.
某炼油厂重催装置E203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管束泄漏,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热管内表面发生了严重的点蚀,腐蚀产物主要有Fe(OH)3、FeS和FeCl2;换热管内表面腐蚀产物中含有腐蚀性离子(Cl-和S2-),这是导致管束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模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不锈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和Mott-Schottky图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含硫离子和氯离子的模拟水中对不锈钢电极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含硫离子的模拟冷却水中加入SDBS可以使不锈钢电极的阻抗值增大,点蚀电位提高,不锈钢钝化膜的载流子浓度减小,SDBS有效地提高了不锈钢在含硫离子水体中的耐蚀性能。模拟水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加使不锈钢电极的点蚀电位下降,点蚀敏感性增加,加入SDBS后不锈钢电极的点蚀电位提高,甚至出现过钝化,SDBS抑制了模拟水中氯离子对不锈钢的侵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温度对液滴干湿循环条件下点蚀临界相对湿度和再钝化临界相对湿度的影响规律,结合形貌观察分析液滴条件下点蚀的形成机理。方法 首先通过多液滴电位监测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对430不锈钢干湿循环中点蚀的影响。其次,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430不锈钢干湿循环过程中发生点蚀的特征参量,如点蚀、再钝化临界相对湿度,及其对应的临界氯离子浓度。然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统计分析了点蚀坑的深度和直径等特征参数。最后,对比了不同温度下430不锈钢在MgCl2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 随着温度从10 ℃上升到50 ℃,试样发生点蚀的概率从5/35上升到25/35;点蚀平均临界相对湿度从55%上升到63%,对应氯离子浓度从7.4 mol/L下降到6.4 mol/L;再钝化平均临界相对湿度从74%上升到91%,对应氯离子浓度从5 mol/L下降至2.5 mol/L。结论 温度升高加速430不锈钢点蚀生长,抑制再钝化。形貌分析表明,随温度增加,点蚀坑形态从横向生长向蚀坑深度方向加速生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某石化装置三效蒸发器管束泄漏进行了工艺流程分析、宏观检查、腐蚀产物分析、光谱检测、介质成分分析,得出造成三效发生器管束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污水中氯离子含量高,容易在不连续处(焊缝部位)产生点蚀和缝隙腐蚀,且该系统处于阶段性运行,污泥容易在焊缝附近聚集,导致局部氯离子含量会更高,产生氯腐蚀。污水中高含量的氯离子,在未设有工艺防腐措施的情况下,直接回流至三期脱硫工艺水箱。三效蒸发器长期处于受腐蚀的状态最终导致堵管、泄漏。针对泄漏原因提出了滤液外送、增加在线分析仪和增加在线电导率分析仪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S2O2-3对Ni基合金671在NaCl水溶液中的点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  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对一种新兴的超临界水氧化(SCWO)废物处理技术设备用材——Ni基合金671在含S2O2-3根离子的NaCl水溶液中的点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纯Na2S2O3水溶液中,671合金不发生点蚀;而在纯NaCl水溶液中,671合金存在发生点蚀的氯离子临界浓度,且其耐蚀性优于Ni基合金690;在向NaCl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S2O2-3根离子时,随添加S2O2-3浓度的逐渐提高,671合金的点蚀逐渐受到抑制,耐蚀性能提高,该特性将使得671合金在用于SCWO反应的设备制造材料方面极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某型号电热水器Incoloy800和840合金加热管发生爆管现象及漏电事故。通过临界点蚀温度测试(CPT)、极化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了氯离子浓度对加热管材料点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安全的氯离子浓度范围;比较了加热管制作工艺处理前后管材的点蚀性能以及显微组织形貌,确定了加热管制造工艺对合金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管主要是由于过高的氯离子浓度引起点蚀诱发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参比电极技术(SRET)对钢筋在含氯离子的碱性体系下中点蚀行为和缓蚀剂对钢筋再钝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无论氯离子存在与否,微腐蚀点始终存在,且是不稳定的,氯离子只是形成宏观点蚀的必要条件。所用缓蚀剂中只有亚硝酸钠才能抑制已出现的宏观点蚀。  相似文献   

9.
G105钢制钻杆腐蚀失效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φ127mm G105钢质钻杆表面在服役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局部腐蚀。通过力学性能分析、宏观及微观腐蚀形貌观察,并结合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该钻杆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钻杆管体表面发生严重了点蚀且呈条带状分布;在钻杆管体和接头的过渡区也发生了严重的点蚀;引起点蚀的主要原因是氧腐蚀、Ca2+等离子引起的垢下腐蚀;氯离子的存在加速了钻杆的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微参比电极技术(SRET)对钢筋在含氯离子的碱性体系中点蚀行为和缓蚀剂对钢筋再钝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无论氯离子存在与否,微腐蚀点始终存在,且是不稳定的.氯离子只是形成宏观点蚀的必要条件.所用缓蚀剂中只有亚硝酸钠才能抑制已出现的宏观点蚀.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化学测试(极化曲线,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Mg-3Zn-0.5Zr合金在四中侵蚀性离子(cl-,HPO42-,HCO3-和SO42-)相互作用下的降解行为。我们发现cl-会导致合金发生多孔状点蚀,腐蚀坑在表面扩展并加深。HPO42-能降低合金降解速率抑制点蚀。Mg-3Zn-0.5Zr合金在含有HCO3-离子的溶液中腐蚀行为是早期HCO3-离子大大加快了镁合金的腐蚀降解速率,但由于能够在剧烈腐蚀部位诱导钝化,对合金点蚀的扩展具有抑制作用。SO42-离子也能腐蚀合金,但在生理环境中浓度低,所以SO42-离子对合金腐蚀降解的行为加速不明显。这些结果加深了我们对Mg-3Zn-0.5Zr合金在生理环境中降解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中钢筋点蚀的电化学噪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ym4小波分析氯离子环境下砂浆中碳钢电化学噪声的电流波动及电压波动信号,通过提取信号的小波能量,得到了信号的能量分布曲线.结果表明,电化学噪声的小波能量是点蚀监测信号解析的重要特征参数,根据能量分布曲线的变化可以判定点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晓威  杜晨阳  刘文  于明亮 《腐蚀与防护》2022,(11):110-113+118
某煤化工企业空分装置的一蒸汽换热器管束发生了泄漏失效。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对失效管束进行了宏微观形貌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及能谱分析,结合化工工艺分析确定其失效原因。结果表明,该换热器管束泄漏失效是由于碱腐蚀作用引起的点蚀穿孔。最后,针对换热管的是失效原因给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某溴化锂制冷机组在化学清洗换热管时出现的穿孔泄漏事故原因,采用宏观检查、理化性能检测、扫描电镜观察与能谱分析以及对机组内的垢样、机组循环水水质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机组换热管穿孔泄漏的原因是由于该机组缺乏水质处理和维护保养,造成机组管束内出现较多的疏松结垢,从而发生了严重的垢下点腐蚀,导致机组铜管穿孔失效,化学清洗时又加剧了管束的腐蚀泄漏。同时提出了该溴化锂制冷机组的冷却水水质管理和维护保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板壳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腐蚀失效。对板壳换热器腐蚀区域进行表面形貌、微观组织、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板壳换热器的微观组织均为奥氏体+带状分布的铁素体,主要发生了点蚀和均匀腐蚀,壳程表面腐蚀比板程严重。凸起剥落与局部腐蚀性介质富集及微振磨损有关。管板腐蚀的主要原因为介质中的氯离子与硫离子。  相似文献   

16.
某石化公司柴油加氢装置循环氢水冷器管束多次发生腐蚀泄漏。通过对腐蚀失效管束的腐蚀形貌、材质、垢物成分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显示,造成水冷器管束严重腐蚀的主要原因为Cl-局部富集所造成的点蚀引起的,介质的冲刷作用加剧了腐蚀,本文对此提出了腐蚀控制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某石化公司制氢装置低变气换热器6E-4管束泄漏失效情况,通过分析确定管束泄漏是由于0Cr18Ni10Ti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破裂造成的。原因是壳程冷却水含氯离子,管束过热导致结垢严重,垢下腐蚀部位形成应力腐蚀裂纹源,垢下氯离子富集加速了换热管的应力腐蚀开裂。通过材质升级、水质控制和工艺技术改造等措施,确保了该换热器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宏微观腐蚀形貌观察,管材和腐蚀产物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精对苯二甲酸(PTA)氧化回收单元醋酸回收罐进口管的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醋酸回收罐进口管发生了严重的点蚀穿孔;点蚀穿孔主要是由溴离子引起的,另外,由于工艺不稳定导致管线超温服役,加速了管线在含溴离子醋酸中点蚀的发生,最终导致穿孔。  相似文献   

19.
某核电厂SEC系统不锈钢仪表管在服役近2年后发生了穿孔泄漏。针对异常泄漏的不锈钢仪表管,通过对管道内外部宏/微观检查、金相检验、硬度检测、点蚀浸泡试验等试验分析,以确定该不锈钢仪表管的失效性质及原因。结果表明,SEC不锈钢仪表管泄漏是由于插套焊间隙内发生点蚀穿孔所致,其主要原因由于插套焊间隙易导致海水滞留和氯离子富集,为点蚀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且泄漏管件材料中因成分或组织等因素造成其耐点蚀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和电化学方法等手段对西部某油田油管腐蚀失效件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井下油管管体外壁发生严重点蚀主要因素是酸化过程残酸反排阶段的残酸液和地层水中的高浓度氯离子,同时CO2和H2S也促进了腐蚀发生。油管管体相对于结箍发生了更严重的点蚀,主要是因为油管管体和结箍在材质、金相组织以及耐蚀性上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