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沈碧婷 《中国新通信》2024,(5):143-145+151
在大思政背景下,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探究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该教学模式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阶段,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其中。通过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提升课程的德育价值,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平台课程建设中,结合平台课程专业知识,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了体现“课程思政”新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完善了思政考核机制,构建了以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联合培养的“立德树人”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育人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在“双高”计划实施以来,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病的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以“程序设计基础”为例,探索如何实践计算机大类课程思政理念,并提出了“定、挖、做、评”四步思政实施方案。从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教学实施、评价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这一实践方案,希望能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设计构建提供有效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4.
贾丽 《中国新通信》2023,(6):131-133
高职计算机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既要把握课程思政的一般性规律,也要立足于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挖掘核心元素,确定基本原则并付诸实施。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时代内涵,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寻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思政内容和建设路径,设计针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和育人质量,推动三教改革,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将思政课程融入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培养具有过硬专业技术和优秀人格品质的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工科专业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教学模式单一,如何“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具有较大难度。本文基于《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通过课程思政特征分析、课程思政总体设计及教学案例解析,探索了“立德为先、以生为本、产教融合、虚实结合、面向未来”的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是通信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通信技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有着理论及实践基础的作用.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剖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成效三个层面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完善了课程思政体系.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依托,构建了“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其他专...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创新理念。“电力系统分析”作为电气类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开展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工科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提出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三要素,举例说明了工科课思政教学创新设计的全过程,最后还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为工科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起到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霄 《电子质量》2023,(7):115-118
课程思政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内生要求,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工科类低年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窗口。在课程思政的总体思路下,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结合章节内容特点,通过寻求编程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课程知识传播和立德树人的功能,为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加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当前很多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其目的是通过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促进学校教育工作水平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和慕课等教学方式实现完善和创新发展,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方式,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所以,需要合理探究慕课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特征,然后针对性地应用慕课教学方式,改善传统高职计算机教学方式,推动高职计算机混合式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基于OBE理念,结合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性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并利用“异步SPOC+慕课堂+QQ”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这为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深入分析当前工学结合中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便于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经。“智能电网”是电气工程专业任选课,主要介绍电网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围绕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等多个维度,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探索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的融入点,最后通过课堂教学对“智能电网”课程思政进行实践检验,以期为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电子电路综合实验”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策略和评价体系三方面对专业课程在思政建设上的 “触点”和“融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规划方案和实践方法,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验教学,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内驱力,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对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思想状态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研究现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潍坊工商职业学院部分顶岗实习专业为例,对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多元协同育人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 理论课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对其提出了诸多挑战。高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提高教师的 教学能力和创新教学模式等途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教学中,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类学生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也具有较多的理论知识。在我国进行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果有效提高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质量,成为高职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围绕新时代通信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了通信类课程的思政核心素养特点和要求,提出课程思政在科学精神、政治品质、职业品质、思维方法四个维度的思政育人目标,深入挖掘积累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对思政元素加工组合凝练,结合教学实施,设计实现路径,重构思政课堂。采用“双主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拓展“多场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了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了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深度协同共振,全面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补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物理、电类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深入挖掘其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对于理工科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依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对32所交通运输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开展调查, 调查发现在交通运输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组织管理、完善教学管理、规范队伍管理、注重学科建设,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以达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 全面提高交通运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探析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条件下,我国的各类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纷纷设置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虽然各大高职院校设置信息技术课程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但是就实际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的效果是不够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受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想要实现我国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必须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