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综合实验”是基于工程教育、针对工科专业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过程是以产品生产为主线,体现了工程背景;实验内容是以产品生产为手段,涵盖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体现了工程教育的综合性;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以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实施,体现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可以在工科院校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教师实践知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知识和独特认知作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教师实践知识来源于教学实践,又回到教学实践。从多学科视角看,教师实践知识是一种转移成本高昂的知识,具有可习得的特征,是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保障。文章的最后如何改进教师教育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研究的梳理表明,中外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研究表面"繁荣"的背后出现了"高原现象"。基于动态研究的观点和历史研究的视角,阐释了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中国化的内涵与理论体系,认为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论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指出教师教育学院的诞生是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形态,其成员主体为学科教学论教师。当前我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分别处于传统型、初级型、半独立性和完全独立性四个发展阶段,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作为完全独立形态,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认同的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专业认同是由教师个体和教育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共同塑造的,只有教师将外在的角色期待转化为内在的专业认同,教师才能积极地发挥参与改革的主体性作用.学习型组织营造合作型教师专业文化的氛围,使教师的专业认同在民主与互助中发展.在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形成的实践共同体中,教师开展基于课堂关键问题,以“探究-行为展现-反思”为循环的教学行动研究,逐步实现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提升学术话语能力并体现所从事职业的内涵与价值,在自主建构专业认同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等专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就目前而言,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以至于学生实际技能在离开学校后不能直接或者很快上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实践性教学的时机、模式、方法;实践性过程监控;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保障;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实践性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这几方面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深知识”是大学教育的基础理念,复杂性思维以非线形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为特征。从此视角关照,高深知识以复杂系统为对象,是专家长期的实践结果,蕴涵着权力、利益等社会因素,其表达形式是专业化的、深奥的、缄默的,具有复杂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大学教育的组织、管理、课程、教学、评价等都应符合高深知识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提升教学有效性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默会知识是一种内隐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具有缄默性、情景性、个体性、优先性、技术性的特征,默会知识的提出不仅大大扩展了知识的内涵,而且日益显现出它对提升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借鉴意义.高职院校应积极关注高技能人才知识体系中的默会维度,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效能,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学徒制"的实践教学形式,推行"情境体验"的教学模式,构建"学做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倡导"身心合一"的教学评价,并最终达成高职院校的有效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控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高职院校大多设置了数控技术专业。但在专业课程教学上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因此,必须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自主性;合理选择企业真实产品作为教学载体,在企业"真实任务"驱动下实施职场化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促进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更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基于CDIO的教育是培养团队精神、动手实践能力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液压与气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CDIO教育理念运用到液压与气动教学中,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运用德国FESTO公司的气动教学平台和液压气动仿真软件FluidSIM,建立了开放性的仿真实验系统,每个实验小组有3~6名学生,利用该仿真实验系统,自由进行实验设计并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达到CDIO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问题是"双一流"建设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双一流"能否真正建成。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上存在着思想怠惰和组织"缺位"等问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遭遇"瓶颈"。常青藤联盟高校通过探索,完美地解决了该问题:通过"教与学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发挥了组织在教学能力发展上的引领、支持、促进和保障作用。其具体作用为:立足"卓越教学"思想,设计教学能力发展制度与实践体系;基于"规范"为基的要求,构建教学规范的"制度-培训-实施"机制;坚持"教学相长"理念,搭建"教"与"学"互融平台;通过系统整合和梳理,为教学能力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与智慧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