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存在问题2005年3月,我们在山东金鲁城水泥有限公司调研时发现水泥制成车间(Φ4 m×13m水泥磨、闭路粉磨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台时产量低。实际平均台时产量在85~90t之间,虽然达到了磨机设计产量,但与其他厂家同规格的水泥磨机相比台时产量要低出10~15 t。  相似文献   

2.
<正>1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在南美某EP项目的原料磨系统所采用的是风扫尾卸磨,出磨粉料不是通过提升机进入选粉机,而是系统风通过尾部的出料弯管将粉料输送进选粉机,磨机的具体参数见表1。在生料磨系统投产后,磨机出料弯管经常被原料堵塞,堵塞面积占到截面积的60%以上,每次清除堵料后,不到几分钟就又被堵上,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转,系统产量也上不去。由于物料总在出料弯管中堵塞送风通道,因此,首先要研究磨机设计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磨  相似文献   

3.
NF公司为辊压机+打散分级机+三仓管磨机组成的开路水泥联合粉磨系统,除了辊压机段存在的小问题外,管磨机段还存在磨内隔仓板缝与出磨篦板缝堵塞、通风与过料能力差、磨内温度升高、研磨体及衬板工作表面粘附较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系统产量。更换磨内粗磨仓衬板、调整研磨体级配等措施实施后,生产P·O42.5级水泥,增产20%,电耗降幅达13.95%。  相似文献   

4.
Φ4.2 m×11.5 m水泥磨,采用辊压机+打散机+管磨机+O-Sepa高效水平涡流选粉机组成的高效联合粉磨系统(磨尾采用单风机系统),P.O42.5级水泥产量只有135 t/h左右,系统产量较低、粉磨电耗高。改造证明,严格控制入磨物料水分与提高熟料易磨性及对管磨机内部的改进,均对提高粉磨系统产质量、降低电耗有利;同时,对中控操作中存在的误区必须及时纠正,杜绝走极端;"分段粉磨"的能耗要低于单段粉磨能耗。对于管磨机长径比较小的粉磨系统,应充分利用辊压机高效"料床粉磨"的技术优势,辊压机段做功越多,整个粉磨系统越节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TRM53.4原料辊磨系统主机参数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磨机系统的选粉机、旋风筒、风环和磨机密封等进行优化升级改造,磨机产量提高了60~70t/h,增幅13%—15%,主电机+风机电耗降低了1.26kW·h/t,降幅8%,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原料辊磨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6.
导致L公司开路联合粉磨系统产量低、电耗高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第二段管磨机存在较多问题所致。由于各仓磨细能力相对不足,导致出磨成品水泥粒径偏粗,比表面积低。在入磨物料细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若管磨机不能实现磨内磨细,则严重影响粉磨系统的增产与节电。在暂不更换磨内衬板、隔仓板及出磨篦板,确保水泥质量指标不变的前提下,针对粉磨过程中影响水泥磨细的细节问题实施整改,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促使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正>我公司7 200t/d生产线采用双系列六级旋风预热器,生料粉磨系统选用了2台RM51/26/435生料立磨,配套主机功率2 840k W,设计台时产量300t/h。9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于2014年1月投入运行,运行后,磨机产量降低,并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对生料立磨进行了一系列工艺参数改进。1出现的问题余热发电系统运行前,生料磨用窑尾风机循环风来补充风量,磨机系统入磨风温为210℃,运行后,入磨风温为125℃,台时产量由280t/h降为240t/h,磨机  相似文献   

8.
Φ4.2 m×13.5 m管磨机+HFCG140/80辊压机组成的闭路联合粉磨系统,产量:125 t/h,电耗:36.4 kWh/t,利用工艺审计系统优化方法对该粉磨系统进行全面工艺审计,现场查看找出了该粉磨系统在辊压机、打散机、选粉机、磨机、风机等方面存在的磨损和结构问题,通过测量数据、取样数据分析找出差距和瓶颈.针...  相似文献   

9.
杨永朝 《水泥》2022,(7):39-41
介绍了Φ4 m×13 m水泥磨与辊压机组成的联合粉磨(开路)系统,针对在生产过程中系统存在的物料离析造成辊压机做功差、产量低、能耗高等问题,通过对辊压机系统和磨机系统采取一系列技术改造和工艺调整,包括更换陶瓷研磨体等措施,实现了提高水泥磨台时产量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50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配置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因熟料与矿渣易磨性特别差,生产P·O42.5级水泥系统产量只有105 t/h左右,粉磨电耗高达37.6 kWh/t,3 d抗压强度偏低.对该辊压机预粉磨段、管磨机段和成品选粉机段存在的技术细节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整改措施:首先应对辊压机预粉磨段挤压做功效率以及管磨机段...  相似文献   

11.
曹辉辉 《水泥》2015,(2):34-35
<正>我公司拥有两条水泥生产线,配有两台Φ4.2m×13m的水泥磨,预粉磨系统主要由HFCG150-100型辊压机与SF600/140型打散分级机组成。为了适应磨机产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并针对一些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对辊压机进料系统做了一系列改进。1改进前系统的基本情况粉磨系统主机设备配置见表1。改进前磨机平均  相似文献   

12.
由DG140-65单传动辊压机+V型选粉机+Φ3.5 m×13 m三仓管磨机组成的开路矿渣微粉粉磨系统,投产初期,系统产量仅36 t/h左右,矿渣粉磨电耗达72.2 kWh/t。在对系统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和管磨机结构的不合理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优化与调整后,系统产量提升至56 t/h,电耗降至57.6 kWh/t。本次改造实践证明:系统工艺设计是否合理是决定系统运行指标是否先进的关键;辊压机投入功耗越多,后续管磨机系统越省电;管磨机的结构合理,系统的粉磨效率才高。  相似文献   

13.
在水泥管磨机前应用高效率料床粉磨设备辊压机或外循环立磨预处理工艺的前提下,根据配置不同分级机分级后的入磨物料颗粒粒径、易磨性、综合水分及熟料温度等工艺参数,后续管磨机必须选择相对科学合理的仓位比例,以实现磨内磨细与水泥颗粒的整形。磨内各仓有效长度参数能否合理选取,对管磨机段产量、质量与系统粉磨电耗影响较大,这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由于一仓粗粉碎(磨)能力是决定管磨机系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系统产量与粉磨电耗关系密切,故一仓有效长度L1的选择极其重要。在被磨材料特性、磨前预处理工艺及磨内配置与研磨体级配、水泥成品细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若管磨机一仓选用的有效仓长L1比例参数不合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共性问题:磨头进料端"冒灰"、"溢料"及磨内一仓"饱磨"现象,主电机运行电流明显下降,不得不采取减料或止料或调整运行参数,使系统长期处于低产量状态运行,粉磨电耗居高不下。实践中,应根据系统不同分级设备、不同工艺等因素科学确定管磨机一仓有效长度。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一分厂2 500t/d生产线配有两套闭路水泥粉磨系统,于2006年10月开始调试.调试初期两套水泥磨系统运行效果始终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如磨机滑履温度偏高、出磨筛板频繁堵塞及选粉机异常振动等,磨机台时产量徘徊在90t/h左右.经过采取技改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周建军 《水泥》2009,(12):36-37
我公司一分厂2500t/d生产线配有两套闭路水泥粉磨系统,于2006年10月开始调试。调试初期两套水泥磨系统运行效果始终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如磨机滑履温度偏高、出磨筛板频繁堵塞及选粉机异常振动等,磨机台时产量徘徊在90t/h左右。经过采取技改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磨机产量的高低,影响因素较多,但根据物料入磨粒度大小调整磨机内各仓研磨体的级配,对粉磨效率、磨机产量、产品质量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磨机各仓研磨体的装载置、级配和如何填充、补球及加强技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经济价值。1 磨机的生产工艺 磨机的生产工艺方法有两种:一是开路,二是闭路。开路系统与闭路系统的磨机出磨物料的细度是不同的,因而磨机内各仓的钢球级配也不同。开路生产出磨物料的细度即是成品的细度。用闭路系统生产,出磨物料由斗式提升机输送到选粉机入口进行物料颗粒粗细分离,粗粉回到磨机再粉  相似文献   

17.
方鹏  黄拥军 《四川水泥》2013,(3):112-113
0前言山东鲁碧建材公司现有一台Φ3.5×13m磨机,台时产量为70~80t/h,比表面积350m~2/kg。磨机台时产量低,粉磨电耗高,混合材的掺量比较少,水泥的成本比较高。后公司委托江苏兴诚公司对该粉磨工艺线进行XCM复合式磨内选粉专利技术改造,提高磨机单机产量、降低粉磨电耗、多掺混合材,从而降低水泥成本。对公司整个磨机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公司管磨机本身的粉  相似文献   

18.
李锋 《水泥技术》1997,(3):52-52
磨机钢球配得好,可以大大地提高磨机的产。质量,降低能耗,节约材料。本文结合我厂生产情况谈谈磨机钢球的级配问题。1煤磨钠球级配本厂煤磨系统为2.2x4.4m风扫磨。当成品煤粉细度<12%(80μm筛余)时,煤磨设计产量为8t/h.煤磨钢球级配计算如下:研磨体装载量:x4.25x0.28x4.70=18.28(t)式中:Di-磨机有效直径,m;Li-磨机有效长度,m;-磨机填充率,%;-钢球的密度,t/m3。最大球径平均球径确定钢球级配如表1所示。该磨机钢球级配较好,在钢球装载量为90%时,磨机产量达到7t/h2生料磨的钢球生料磨系统为3.2x9m尾卸提升机循…  相似文献   

19.
莫尔天 《水泥》2019,(1):38
介绍了辊压机开路联合粉磨系统存在的辊压机做功功率偏低、磨机装机配置过大而带来的台时产量低、能耗高问题,围绕“充分发挥辊压机粉磨效能高的特点,提升辊压机做功功率,实施优化辊、磨做功匹配”的提产降耗调整思路,通过采取加装三分离选粉机、改造下料溜子等措施,将该系统改为半终粉磨工艺系统,进而改造为“两辊带一磨”的工艺流程。改造后生产P·Ⅱ42.5R硅酸盐水泥台时产量达到250 t/h以上,电耗下降到37 kWh/t,最终实现了磨机提产降耗、提质增效的技改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采用高压小循环工作模式的辊压机+大管磨机水泥联合粉磨系统中,熟料易磨性差,辊压机循环预粉磨系统无打散及分选设备,入管磨机物料粗、磨机负荷高。在预粉磨环节新增选粉系统,对球磨机重新分仓,改造后辊压机实现稳定做功,降低了入管磨机物料细度及管磨机负荷,提升了管磨机研磨效率;台时产量提高20 t/h,工段电耗降低4 kW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