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A.  HI 《材料研究学报》1994,8(2):97-119
目前,三种不同的贝氏体定义正被广泛采用。第一种是显微组织的定义:贝氏体是非层状共析分解的产物,两种共析相通过扩散形核和长大相互竞争形成。第二是相变动力学定义(ORK):它是用铁碳合金的术语来描术贝氏体。通常用TTT图中两个重迭的C曲线来描述共析温度以下的奥氏体分解。温度,贝氏体相变越加不完全,最后在上限温度消失。第三种是表面浮突定义:贝氏体是在马氏体区域以上(有时也在以下)形成的片状转变产物,相变  相似文献   

3.
外加应力对贝氏体相变组织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贝氏体相变机制及外加应力对它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140 MPa的外加拉应力对中碳低合金钢35MV7的450℃等温贝氏体相变组织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外加应力的存在,贝氏体相变基元及其组成的铁素体条的尺寸变得非常粗大并形成多样的变态.这种尺寸的变化是由于外加应力产生额外的相变驱动力,使相变基元块可以克服更大的弹性应变能而长成更大的体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合金元素含量对钢中贝氏体铁素体长大动力学的影响,采用Zener-Hillert和Bosze-Trivedi动力学模型,通过选取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计算了合金成分不同的钢的片层状贝氏体铁素体长大速度.研究表明:Fe-0.59C、Fe-0.81C和Fe-0.478C-4.87Ni合金在贝氏体相变时,贝氏体铁素体长大速度可以用无分配局部平衡条件下的扩散模型很好地描述,Fe-0.69C-1.8Ni-0.8Mo合金贝氏体铁素体长大速度略慢于理论值,Fe-C-8.7Ni合金贝氏体铁素体的长大速度比理论值约慢2个数量级;合金元素含量高的钢的贝氏体铁素体长大速度无法用扩散控制模型很好地描述;结合对贝氏体相变机制的讨论,提出贝氏体相变机制可能与相变温度和钢的成分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三种 Fe-Ni-C 合金中珠光体、贝氏体及马氏体的低频相变内耗,发现马氏体相变内耗遵守相界面位错的静滞后损耗机制,珠光体和贝氏体相变内耗不遵守这种机制。在频率基本不变时,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变内耗峰增高,峰温降低,且 Q(?)和(?)/fm 件·T_m 呈正比线性关系;频率增加时,珠光体和贝氏体的内耗峰明显降低,峰温上串。在连续冷却条下,Fe-Ni-C 合金中开始珠光体及贝氏体相变时并不存在点阵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贝氏体相变形核和长大的动态过程,利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一种含碳质量分数为0.42%的超级贝氏体钢进行了贝氏体相变的原位动态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贝氏体保温相变期间,贝氏体形核除了发生在原奥氏体晶界、晶内以及预先形成的贝氏体处,退火孪晶还引发贝氏体形核;在贝氏体长大过程中,后形成的贝氏体板条与先形成的贝氏体长大方向不同,使两者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互锁"现象,形成一种互锁的贝氏体微观组织.原位观察可以研究和分析贝氏体形核和长大的动态过程,为贝氏体相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焊接冷却过程中 15MnVN 钢焊缝中粒状贝氏体的相变过程。结果表明,焊缝粒状贝氏体的相变过程可以划分为铁素达形核、铁素体纵向长大、铁素体横向长大、铁素体交叉分割奥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岛收缩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透射电镜(TEM)对40CrMnSiMoV 钢310℃下贝氏体转变研究发现,该钢下贝氏体铁素体由亚单元组成。亚单元内存在中脊,其惯习面为(0.424,0.738,0.526)f,fcc/bcc 间位向关系为(111)f//(011)b,[01],与[1]b 差3±1°。短时间等温时,组织中无碳化物析出,而存在两种不同取向分布的残余奥氏体薄膜。一定等温时间后,发现三种不同形态的碳化物同时或先后自贝氏体铁体素和奥氏体内析出。上述实验结果仅当认为下贝氏体按切变方式转变时,方能得到很好理解。  相似文献   

9.
低碳贝氏体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忠伟  张玉柱  杨林浩 《材料导报》2006,20(10):84-86,96
综述了低碳贝氏体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低碳贝氏体钢性能优良且成本低廉.并结合低碳贝氏体钢的市场需求和邯钢品种钢的研发方向,展望了低碳贝氏体钢的发展前景,提出低碳贝氏体钢产品品种的开发及其控轧控冷工艺的研制是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贝氏体研究中的超级贝氏体组织,设计了试验用钢70MnSi2CrMo,经低温等温处理,获得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的组织,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仪器对其进行相组成和形态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点稍上的中低温区等温处理,贝氏体铁素体沿γ相晶界转变,无碳化物析出;α相转变排碳导致成分起伏,α/γ交界处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加,难以转变成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的转变特征、过饱和的碳浓度、高密度位错、以及纳米尺寸相界面和亚结构等,影响着超级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 Fe-C 合金的规则间隙溶体模型在新的贝氏体转变模式的基础上对 Fe-C 合金贝氏体转变初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新的模式中,贝氏体铁素体以非平衡但不完全过饱和的碳量经由切变机制形成,碳的再分配先于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结果表明,在完善奥氏体中形成一定尺寸的贫碳区,其引起的能量升高与马氏体相变的形核垒有相同的数量级;在借助于体系的内部缺陷以及非平衡体系结构驰豫的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过程;在贝氏体铁素体碳量为非平衡但不完全过饱和的情况下,贝氏体转变的驱动力足以推动切变相变。  相似文献   

12.
虽然Cu-Zn-Al和Cu-Au-Zn合金中的母相已知为DO3或L21结构,但通过通道增强微分析原子定位法(ALCHEMI),可以检测Cu-Zn-Al合金的母相,马氏体相和Cu-Au-Zn合金的母相、马氏体、贝氏体相中的原子配置,结果表明,马氏体相中原子配置与母相是完全一样的,但Cu-Zn-Al合金听时效马氏体的Cu-Au-Zn合金中贝氏体与母相不同。本文叙述ALCHEMI测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用原位自生法制备了Ti-54Al-xB (at%)合金并利用XRD,SEM对合金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片状TiB2基面存在与[0001]晶向平行的细棒状分枝,表面存在与[0001]晶向垂直的薄片凸耳状分枝,它们的晶体学取向与母体的取向一致。片状TiB2厚度一般小于0.3μm,表面上的凸耳状分枝厚度一般小于0.1 μm。分析表明,在不平衡凝固条件下,片状TiB2固-液界面前沿产生的富Al边界层和随着片状TiB2晶体的长大导致固-液界面上B原子过饱和度不均匀性增加的共同作用使固-液界面失稳,从而形成了片状TiB2的这种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含有Cr^6+的酸性溶液和擦试法可去除金,银,钯及其合金相样品表面的变形层和划痕,用相同的试剂配方采用浸泡法同时可显示金相组织。实现了一种试剂同时谐有抛光和显示组织的作用,是一种制备高质量金相样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 X 射线线形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几种含稀土和不含稀土的 Al-Zn-Mg 合金超塑变形中位错密度和位错组态的变化,讨论了动态再结晶、空洞的形核与长大对位错密度和位错组态的影响,分析了含稀土的 Al-Zn-Mg 合金超塑性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纤维的氧化还原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六十年代以来,活性炭纤维由于其优异的吸附性能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近年来,人们发现活性炭纤维不仅吸附性能优异,而且还原能力良好,因此,它能够吸附大量高电位的离子,并继之将其还原成为单质金属或低氧化态离子。这种吸附-还原性能在贵重金属的富集、回收和分离,以及有害气体或溶液的处理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微合金钢中变形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的组织与强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含Mu,Nu,Ti和B是超低碳洁净钢和两种工业钢X60和XTE355在900℃或780℃压缩70%后在500℃等温转变产物的组织与强度,结果表明,在奥氏体非再结晶温区大变形量变形后进行中温转变可有效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处理后试验钢的晶粒尺寸为1-2um, 抗拉强度在750MPa 以上,添加微量明显提高钢的贝氏淬透性,含硼的洁净钢具有细晶氏体组织,获得了最大的抗拉强度(789MPa),对在Ar3温度附近变形后再经中温等温转形成的组织,强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reaction of carbon disulfide and o-phenylene diamine catalyzed by tertiary amine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hydroxide is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KOH on the reaction is tested by conducting several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that included reaction of carbon disulfide and potassium hydroxide for a period, and further reaction of o-phenylene diamine in various sequential orders.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a kinetic model that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action of carbon disulfide and o-phenylene diamine in the presence of KOH catalyzed by tertiary amines is proposed. A reac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in which carbon disulfide and tertiary amine first reacted to produce the active intermediate CS2-R3N. This intermediate further reacts with o-phenylene diamine to produce mercaptobenzimidazole (MBI). The reaction is greatly accelerated in the presence of both tertiary amine and potassium hydroxide, but this enhancement in the reaction of carbon disulfide and o-phenylene diamine with tertiary amine exceeded that with potassium hydroxide. An optimum amount of KOH is obtained in the reaction.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accounts for the effect of KOH on the conver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