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脂肪酸法合成基础醇酸树脂,然后用苯乙烯和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得了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通过探讨油度、K值、苯乙烯、丙烯酸用量等因素对改性后树脂成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最佳工艺和配方;同时比较了水溶性常规未改性醇酸清漆、溶剂型苯乙烯改性醇酸清漆与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清漆的性能优劣.结果表明: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较未改性醇酸树脂干性、硬度有了较大提高,与溶剂型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相当;当选取油度60%、K值1.05、苯乙烯质量分数35%、丙烯酸质量分数6.5%时,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白干表干达到0.5 h,实干20 h,硬度HB,水溶性优异,漆膜耐水、耐碱性获得很大提高,同时兼具了性能要求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亚麻油为脂肪酸,对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丙烷优化复配组合,探讨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的有效方法,研究了制备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影响因素,并对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酯化反应中树脂合成的反应温度控制在160~200℃之间,加偏苯三酸酐时酸值控制在10~15 mgKOH/g之间,树脂终点酸值控制在40~60 mgKOH/g最为适宜。制得的水溶性醇酸树脂固含量为50%,黏度为210 mPa.s,耐水性、耐油性、耐干性优良,克服了传统醇酸树脂贮存稳定性差、润湿力差的缺点,性能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水溶性醇酸树脂的设计,合成,改性研究及应用,详细讨论了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干燥性能,指出了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用妥尔油脂肪酸合成水性醇酸树脂,通过考察使用不同脂肪酸、中和剂及助溶剂得出水性醇酸树脂优化配方。该配方表明,妥尔油脂肪酸改性醇酸树脂在干燥时间、耐候性、硬度等性能上优于豆油脂肪酸醇酸树脂。  相似文献   

5.
采用植物油脂肪酸、多元醇和多元酸合成了醇酸树脂,并用聚氨酯改性,与水性氨基树脂制备水溶性醇酸氨基烘烤涂料。该涂料可用于真空镀膜,讨论了水性真空镀膜涂料制备过程中所用原材料的品种以及其加入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维  赵劲松 《涂料与应用》2005,35(4):25-26,24
基于原醇酸汽车修补漆干燥慢、硬度低的缺点,引用妥尔油脂肪酸合成中油度醇酸树脂制备醇酸汽车修补漆。本文介绍了用妥尔油脂肪酸合成醇酸树脂的方法以及在醇酸汽车修补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讨论了中和剂、助溶剂、树脂酸值对水溶性醇酸树脂水溶性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其改性方法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指出了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及亚麻油脂肪酸为主要原料生成所需的醇酸树脂,并加入偏苯三酸酐将其水性化得到具有水溶性的醇酸树脂,运用接枝共聚的方法进行改性得到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通过涂膜性能测试研究了引发剂种类、水性醇酸树脂与丙烯酸酯的比例、玻璃化温度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了产物的平均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红外光谱研究了产物的基团结构,运用核磁对丙烯酸酯接枝位置进行了分析,通过透射电镜(TEM)表征树脂的微观状态。结果表明,当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时,水性醇酸树脂与丙烯酸酯的比例为3∶1,玻璃化温度为87.5℃时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涂料的发展(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性涂料在环境适应性涂料中占有重要地位,阐述了水性涂料的特点及类型。展示了水性化方法,例如成盐法、引入非离子基团法和形成两性离子中间体法。论述了各种水溶性树脂体系,包括水溶性油、水溶性聚丁二烯加成物、水溶性醇酸树脂、改性水溶性醇酸树脂和水溶性丙烯酸树脂。  相似文献   

10.
以偏苯三酸醉和间苯二甲酸为基础的水溶性醉酸〔刊,俄」/Adalns,R.Lakoki,as.Matei:Ikh Primen一1997C.刀(7~ 30~31所述加有认自的间苯二甲酸一偏苯三酸酉J型醇酸树脂组合物含有三聚氰胺一甲醛树脂(Ufoi一nite湘83或Cyn一el 301)、天竺葵酸或妥尔油脂肪酸、二甲哀乙醇胺。该组合物适角于热}司花型瓷漆。9903009水溶性醉酸树脂漆的研制〔刊」/刘常、}凡等//山西化T一1998,(4)二16~17,29 对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树脂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并探讨了水济性醇酸树脂瓷漆的制备方法,确定J’制漆的配方及T艺条件。99030,O乙二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