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给出了一种确定任意多边形顶点凸、凹性的简便算法.该算法只需要n+4次乘除法,平均3n次加减法及4n+3次比较即可完成(n是多边形顶点的个数). 相似文献
2.
任意平面多边形顶点凸凹性的快速新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个基于叉积,顶点凸凹性,顺逆性的关系,同时确定xoy平面多边形顶点凸凹性和顺逆性的快速新算法,该算法简单,直观,且不需要事先假定顶眯序列的顺逆性,用该算法解决了三维空间平面多边形的顶点凸凹性问题,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相似文献
3.
文中提出一种快速判别简单多边形方向与顶点凸凹性的新算法。通过对简单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引入伴随坐标系,将平面划分为与该顶点相关的四个部分;由此可以得到简单多边形中与该顶点相邻的两个顶点在该平面划分中的16种配置关系:不同的配置关系对判别该顶点的凸凹性所需要的计算量是不同的,从而使大量凸凹性判别工作由“比较”运算来完成,只有在必要时才运用“乘/除法”运算;算法利用“假设一检测”方法,通过获取诸顶点中横坐标值最大的顶点,最终确定简单多边形的方向和诸顶点的凸凹性。文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一般情况下,计算一个顶点的凸凹性所使用的乘法次数平均不超过一次,最坏时也仅为一次。 相似文献
4.
凹多边形的凸分解问题是计算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许多领域均有应用。现有算法大多为全局部分算法,而局部分自救研究的很少。全局方法由于耗时太多,而不能满足所有工程应用的需要。目前局部剖分算法中最经典的是Rogers算法,但由于其存在许多缺陷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文中在多边形顶点可见性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局部剖分方法。凹点的局部几何特性,通过引入权函数从凹点的可见点串中选取适当的点引剖分线,或者利用凹点 相似文献
5.
6.
7.
简单多边形顶点凸凹性的线性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多边形顶点的凸凹性识别算法,算法是基于对多边形顶点的遍历,其复杂性为0(n),(n多边形顶点数)可在计算机上快速有效的实现简单多边形顶点凸凹性的自动识别,本算法也可用于解决其它几何复杂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确定任意多边形凸凹顶点的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n2logn)次乘法和O(n2)次比较.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1)
针对以往判断简单多边形顶点凸凹性算法计算量偏大的问题,在基于象限的简单多边形顶点凸凹性判断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识别算法。将直角坐标平面平均划分为八个区域,利用角两边在八个区域内的特性来快速判断角度的范围;将顶点凸凹性判断转化为顶点内角范围的判断,并将其引入多边形方向的判别,从而以简单的判断和逻辑运算代替耗时的乘法运算,加快了判断速度。实验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地避免较为耗时的乘法运算,提高判断效率。 相似文献
10.
简单多边形方向与顶点凸凹性的本质联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喾剖析平面简单多边形方向与顶点凸凹性的内在本质联系,并由此提出解决平面简单多边形两类基本问题的快速方法。该方法已应用于工厂设计软件FDSOFT的工厂模型消隐和平剖图消隐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简单多边形凸凹性自识别算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提出一种基于极值顶点构造凸多边形和矢量叉乘的自动识别简单多边形方向性,凸凹性的算法,该算法在稳定性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避免因极值顶点的奇异性而导致多边形方向性,凸凹性的错误识别,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算法原理直观简单,效率高,时间复杂度为O(n). 相似文献
12.
13.
《国际计算机数学杂志》2012,89(11):2542-2551
Som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a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 of the nonlinear matrix equation X+A*X ?α A=Q (0<α≤1) are given. By the way an iterative method is presented. Furthermore, the convergence and error estimation of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are derived. The illustrative numerical examples due to Peng are worked out. 相似文献
14.
四点插值细分算法极限曲线曲面C2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曹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15(8):961-966
研究了四点插值细分算法的连续性.用若当标准形重新证明了Dyn的一个定理,从而得到了一个极限函数具有二阶导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及二阶导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并将结果推广到曲面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16.
提出一个新的线性时滞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与以前的结论不同的是,我们的结论的表达形式更容易数值计算。开发相应的二种收敛算法,解决系统时滞独立稳定判断和时滞相关稳定的时滞界估计。本文给出范数有界不确定性时,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文末给出的数值实例证明本文结果降低计算复杂度,改进了时滞估计保守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some further results on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ILC) algorithms with convergence conditions for linear time-variant discrete systems. By converting two-Dimensional (2-D) ILC process of the linear time-variant discrete systems into 1-D linear time-invariant discrete systems, this article presents convergent ILC algorithms with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wo classes of linear time-variant discrete systems. Main results in (Li, X.-D., Ho, J.K.L., and Chow, T.W.S. (2005),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for Linear Time-variant Discrete Systems Based on 2-D System Theory’, IEE Proceedings,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52, 13–18 and Huang, S.N., Tan, K.K., and Lee, T.H. (2002),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Convergence of Iterative Learning Algorithm’, Automatica 38, 1257–1260) are extended and generalised. 相似文献
18.
哈密顿图的判定问题是一个NP完全问题,是图论理论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1968年,Grinberg证明了一个必要条件,提高了判定非哈密顿可平面图的效率,由此产生了很多3-正则3-连通非哈密顿可平面图的研究成果。根据无向哈密顿图的特征,提出了基本圈的分解、合并、单条公共边连通,原子圈等概念。任何一个简单连通无向图G是哈密顿图,当且仅当,哈密顿圈要么其本身就是一个包含所有顶点的原子圈;要么总是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原子圈,这些原子圈按照某种次序以单条公共边连通。根据这个充分必要条件,推导出了一个必要条件计算公式。它不仅能处理平面图,也能处理非平面图;甚至能处理某些Grinberg条件不能处理的平面图。此外,对一些实际案例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充分必要条件和计算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国际计算机数学杂志》2012,89(5):872-880
In this paper, the Hermitian positive-definite solutions of the matrix equation Xs+A*X?tA=Q are considered. New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equation to have a Hermitian positive-definite solution are derived. In particular, when A is singular, a new estimate of Hermitian positive-definite solutions is obtained. In the end, based on the fixed point theorem, an iterative algorithm for obtaining the positive-definite solutions of the equation with Q=I is discussed. The error estimations are foun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