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与文献报道,当今的铝型材挤压企业在生产6×××系合金型材时,产品综合成品率如能达80%就是最好的了。各道工序的废品率与金属损失如下:挤压与阳极氧化处理最低最高熔炼与铸造最低最高压余2.5%13%烧损1%5%工艺废料6%18%铸造废料3%10%氧化着色废料1.5%3.5%锯切废料1%2%蚀洗与抛光1%锯切头尾2%4.5%金属损失1%铝型材挤压的废品量与金属损失@王祝堂  相似文献   

2.
在镁合金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压力铸造生产中,产生出来的废料以及使用后报废的镁合金零件逐渐增多。出于成本和环境因素的考虑,必须对这与日俱增的镁合金废料进行有效回收。本文以生产占90%的镁合金零部件压力铸造为主线,介绍镁合金废料回收的经济分析,镁合金废料的来源和分类、现行回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介绍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重庆硕龙科技公司最近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镁合金废料现场精炼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3.
虽然个别铝回收公司非常了解废料熔炼过程中典型的金属产出率,但铝回收工业的全貌却不清晰。本工作完成了1995-2004年欧盟成员国(EU-15)铝回收工业的物料平衡,目的是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复杂的回收系统和确定熔炼废料时如何做到资源节约。结果表明,2002年欧盟15国回收购买的废料、来料加工废料和内部废料(三者的平均金属含量94%)共约700万吨,金属回收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4.
在以废料为主要原料进行铝合金熔炼生产的情况下,如何控制金属烧损率是一个重要课题。分析用铝合金废料熔炼时影响金属烧损率的各种因素,然后在生产实践中对铝合金废料压团与不压团两种熔炼生产方式的金属烧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表明,在用铝合金废料的熔炼生产中,科学控制影响烧损率的各种因素,对废料先压团后进行熔炼生产,可以得到较低的金属熔炼烧损率。  相似文献   

5.
1998年美国共有13家公司的对个铝还原工厂运行.蒙大拿、俄勒冈和华盛顿州占总产量的40%;纽约、马里兰、俄亥俄和西弗吉尼亚占20低其余州占40%.由公布的市场价格估计,1998年原生铝的产值为53亿美元.通过对25000家公司统计,铝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中东部.1998年运输业占美国铝消费量的36%.其它消费领域包括用于包装业为25o/o14%用于建筑结构,8%用于电气工程,7%用于消费耐用品,10%用于其它方面.l卯8年从购买的废料中回收的铝约为350万.其中55%来自新(加工)废料,45%为旧废料.从旧废料中回收的铝约占消盐量的20%.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促使人们在努力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加工废料的同时,也对废料的合理回收和再生给予相当的关注,其中有色金属切屑的增值更引起人们的兴趣。铝及其合金,通常其切屑同其他形式的废料一样,都是通过重熔,铸成再生锭使用。这样不仅金属损耗多,回收率低,同时某些合金元素容易烧损,使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而且能耗增加。法国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塑性变形教研室多年来致力于金属切屑直接再生的研究工作,使金属始终保持为固态而不需重熔,采用的工艺方法为粉碎、清洗、压实、烧结和(或)热变形。作者着重研究了7075铝合金切屑直接回收的可能性。7075铝合金是一种超硬铝合金,主要用于航空工业,例如大型客机的结构件采用7075合金铣削加工,产生的切屑最高可达毛坯重量的80%。  相似文献   

7.
出于能源和环保原因,铝废料二次加工非常重要,和电解铝生产相比可以降低能源消耗95%,又可以节省铝废料的土地回填成本,还能降低废铝资源的浪费。现在,这类小型铝废料回收再生企业还在不断增加,铝废料熔炼和铝灰加工技术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位于汉堡的北德精炼公司从电子废料中回收铜及有色金属的年产量正在不断增加,不仅有效地保护了人类资源,也为循环材料经济做了贡献。目前北德精炼公司从14吨电子废料中就能回收1吨铜,公司每年有40%的铜产量来自含铜废料、合金废料及含铜二次原料。北德精炼公司目前每年可回收40万吨金属材料,包括铜、银、金、铂、钯、铅、镍、铋、锡、锑、硅、碲,其中铜就占到22万吨北德精炼公司2002年春季投资4000万欧元在吕嫩建成了开赛尔回收系统投产以后,又于本财政年度投资500万欧元建设一条新的金属废料处理厂,负责处理含有有价金属的工业废渣及电子废料。  相似文献   

9.
从固态和液态两个方面论述了含银废料的来源。针对不同来源的含银废料,总结了常用银的回收技术包括电解法、沉淀法、还原法、吸附法,并且指出了废料中银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转向对高效吸附回收收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从几种含金废料中回收金的具体方法,将回收得到的金再用化学方法提纯为99.99%的高纯度的黄金。该法工艺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铸造纵横》2007,(3):27-28
2006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总产量达453万吨,比2005年增长21%。其中再生铜168万吨、再生铝235万吨、再生铅39万吨、再生锌11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8%、21%、39%和29%。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共进口有色金属废料实物量678万吨,比2005年增长3.1%。其中含铜废料494万吨、含铝废料177万吨、含锌废料7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2.5%、5.3%、-5.3%。2006年中国国内回收废杂铜金属量68万吨、废杂铝金属量93万吨、废铅金属量39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日本钢公司制定了一项新的钛废料回收措施,以保证日本钛市场有更多的钛。新措施规定,日本各大厂把它的钛废料运送到隶属的东邦钛公司,投入到电子束炉进行回收。以前理厂进行回收。这项新措施被认为是朝着降低生产成本和钛废料就地在国内利用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东邦钛公司钛废料回收量越来越多,在日本市场上买到钛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日本钛废料回收在国内@姚丽 @孙洪志  相似文献   

13.
用硝酸溶解Mo—Cu合金废料,回收金属钼和硝酸铜。研究了硝酸浓度和废Mo—Cu合金板破碎颗粒大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硝酸处理Mo—Cu合金板材废料,可回收金属钼和硝酸铜,回收的金属钼粉纯度≥99.96%,杂质元素钾、铁、镍等含量很低;硝酸浓度控制在30%~40%,颗粒尺寸控制在2-5mm,反应速度达到最大;用碱液处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能有效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在实际生产中Mo—Cu合金用硝酸处理后的进一步回收可直接并人工厂钼酸铵的生产系统,无需增加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外购铜废料的消费趋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冶炼厂和精炼厂作为废料的消费者已不再有显赫地位。它们从以前的第二大消费者降到了第四位(消费量以实物量计)。2002年冶炼厂和精炼厂占有的铜废料量剧降到7.03万吨,即占从废料中回收铜总量的5.5%。相比之下,2000年这一比例为16%,即25.5万吨实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铜:工业中精炼厂的关闭和减产,以及原生铜生产者对可获得的原生原料来源有更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铝电解槽回收铝箔废料日本轻金属公司和东洋铝业公司从u对年开始共同研究铝箔废料的循环回收技术,最近获得成功,该技术已申请了专利,从而确立了利用铝电解槽进行电解电容器电极用的铝箔废料的循环回收系统.浸蚀了的铝箔废料由于浸蚀处理,其表面积比可见的大30...  相似文献   

16.
电子废件的回收加工同其他废料的加工一样分为两个阶段,即对废件进行预处理,以便取样并备料用于后续加工的第一阶段和采用已知的各种火法和湿法冶金工艺,由备料中回收贵金属的第二阶段。在预处理阶段,不论后续加工采用何种工艺,均须首先组织进行废件的手工拆解与分类,以便降低运输费用,同时获得适用于后续处理和回收工艺的物料。拆解分类后的产品一般为:塑料或其他可燃基的废件与废料;可熔金属基废件与废料,包括铜基废件与废料、炼铜所需的磁性基废件与废料;含贵金属的金属基废料;内面含有贵金属的陶瓷;粉末、灰尘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述了全球从报废汽车中回收轻金属的现状和前景。首先讨论了汽车设计时对回收的考虑.对废料回收系统的要求回收成本和废料价值:其次讨论了目前的废料回收按术和轻金属回收的潜力:最后比较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汽车回收法规。  相似文献   

18.
在镁合金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压力铸造生产中,产生出来的废料以及使用后报废的镁合金零件逐渐增多.出于成本和环境因素的考虑,必须对这与日俱增的镁合金废料进行有效回收.本文以生产占90%的镁合金零部件压力铸造为主线,介绍镁合金废料回收的经济分析,镁合金废料的来源和分类、现行回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介绍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重庆硕龙科技公司最近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镁合金废料现场精炼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银铜复合废料回收的必要性,及国内外对银铜复合废料分离回收现状,实验研究了一些完整的银铜分离回收工艺,该工艺具有高效、简便、低成本、少污染等优点,铜回收率达99.7%,银回收率大于99.9%,回收铜、银的纯度高于99.9%。  相似文献   

20.
兰兴华 《资源再生》2004,(12):28-29
本文评述了全球从报废汽车中回收轻金属的现状和前景.首先讨论了汽车设计时对回收的考虑,对废料回收系统的要求,回收成本和废料价值;其次讨论了目前的废料回收技术和轻金属回收的潜力;最后比较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汽车回收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