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油田青年职工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理想追求上,他们的价值目标是呈明显的现实性,世俗化倾向;在职业的选择上呈明显的功利性,物质性倾向。针对这种情况,应在青年职工中开展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创造一个更有利于青年职工积极性发挥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并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其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当代青年正处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并逐步完善,以及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需要扩大的时期。简要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以及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已在许多领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以及家庭结构,其变化也是相当巨大的。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那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体制转型期。与此变革相适应,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价值冲突异常激烈。如何把握当前价值观念变革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引导人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委身于一种最富历史与时代意义的生活,是一项困难而又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本文依据唯物史观与价值学方法论,对当前价值观念变革的特点与趋势作了总体上的系统的分析。认为在目前体制转型期,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正日渐觉醒,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价值评价机制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价值观念变革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良好向上的趋势,但同时,目前社会本位价值尚待确立,价值取向也呈现出种种混乱与无序,价值冲突日益尖锐激烈,这也使目前价值观念变革异常艰难。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投身当前的社会实践,才可能真正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新型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佛系"现象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需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通过对近千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佛系"现象的认知存在理解较为多元、情感倾向较为认同、意识到价值观会受"佛系"观念影响却不希望被引导等特点,这些特点及表现与大学生群体外界发展与压力并存,内在价值观尚未成型等因素息息相关。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最后从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合力育人、加强青年学子理想信念教育,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引领作用、增强青年学子价值认同,关注大学生不同阶段成长需求、搭建青年学子成长平台等方面提出了"佛系"大学生的价值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一种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价值体系的冲突、失范和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危机。在后现代语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青年现阶段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元化价值观向多元化价值观演变;理想主义价值取向转为务实求实的价值取向;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取向偏移。在这个价值观转变当中,往往出现一些畸形的价值取向,所以应坚持正确的导向,强化新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 ,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 ,引动了人们价值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 ,从而引起社会心态尤其是青年社会心态的巨大变动 ,使青年社会心态的变动呈现出两重性。这是转型期社会矛盾问题在青年心理上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给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是巨大的。本文通过对价值与价值观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市场经济与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的分析,提出了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试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变革促进了高教体制的深化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本文作者在指导大学生择业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受其就业动机支配,而就业动机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鲜明地体现着当代大学生与以往大学生相比较在人生价值观上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的。掌握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趋势、特征和规律,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我们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对全国5 000名青少年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当代青少年的婚姻家庭观总体呈积极、健康趋向,但更倾向于对个体权利与自由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婚姻家庭观构建上尊重个体权利与强调社会责任并重,加强青少年性教育、提升父母在婚姻家庭的榜样作用是促进青少年正确树立婚姻家庭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们对婚姻现念的改变,离异家庭日益增多,学校离异家庭学生群体也日益扩大。父母离婚不仅会严重影响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性格:和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其社会性的顺利发展,导致离异家庭子女出现社会性发展不良。作为中小学教师。应积极承担起保护和教育好离异家庭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恽代英是中国青年杰出的革命领袖,在他短暂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以自己丰富的成长历程诠释了近代中国青年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历史形象,并形成了丰富的青年观思想。他指出青年的历史使命是“造历史”,青年的历史责任是“引导先进文化”,青年运动应和群众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他强调青年的改造要坚持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结合,要深入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消费作为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文化,引导人们健康地生活,就我国目前经济水平而言,体育消费虽然还未形成固有文化模式,但已经是一种健康的文化现象,随着经济水平发展,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不断增强,消费需求也迅速增长,体育消费文化将发展成为社会消费文化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择业价值观、择偶价值观均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三个结合"是大学生走出价值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女性视角,视新嫁娘为核心的土家族哭嫁歌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充分展示了女性的生命体验;《诗经》中的恋爱、婚姻家庭诗篇的情感真挚、淳朴而富有感染力,完全是女子个人、家庭关系、社会伦理之间的情感记录。土家族哭嫁歌和《诗经》无不形象鲜明地呈现了女性生命意识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女性话语——主体的爱欲诉说;身份认同——生命的自觉体悟;生存超越——和谐的幸福追求。  相似文献   

17.
敦煌词中的“征妇怨”类作品较易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研读敦煌词中与征妇有关的词作,透过征妇这种社会角色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可以了解战争给当时的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也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有一个更为详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历史任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重要支撑、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方式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更符人性化要求。更具文明进步的特征。但是,目前生活方式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生活方式中的“三风”还顽强地存在.而新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以科学的价值信仰引领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在生活方式上的管理服务功能、各级领导干部在生活方式上做好示范,这是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迫切需要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提高和社会快速的发展,国民生活质量也产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新需求。现代人的追求更多的是精神文明、享受生活,这也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支柱,城市文化价值体现。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承德市区社区体育文化的现实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对承德市社区体育文化中存在哪些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促使承德市社区体育文化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初步探讨影响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年龄、经济收入、婚姻、社会支持系统、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经济状况、家人的支持等是影响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