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电刷镀中,镀层沉积速度比较慢,本文运用流镀的方法,通过提高电流密度和补充镀液离子的方法,对传统电刷镀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了新型镀笔,采用镀液循环装置补充镀液。研究了时间和极间距对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快速镍刷镀试验,并用SEM对镀层的表面和侧面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沉积速度是传统电刷镀的几十倍;表面形貌较为粗糙,晶粒较大;侧面形貌镀层明显,底部为较细的结晶晶粒,具有较好的镀层质量。  相似文献   

2.
电刷镀镍/碳纳米管复合纳米镀层的结构与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碳纳米管的快速镍电刷镀液制备了镍/碳纳米管复合纳米镀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镀液中碳纳米管含量对镀层平均晶粒尺寸、结构、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的晶粒大小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是先降低而后增大的;同样碳纳米管的加入对镍刷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和微结构有显著的影响。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与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热处理和碳纳米管的强化作用可导致镀层晶粒细化和结构致密化,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镀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复合电刷镀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n-SiO2/Ni纳米复合镀层,在优选的工艺参数下,获得了接触角为1698°、滚动角为23°的超疏水表面。研究了刷镀电压和刷镀时间对镀层表面结构和疏水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复合镀层表面和截面的结构形貌特点;研究了电刷移动速度对复合镀层中n-SiO2含量的影响规律。对镀层的接触角、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刷镀电压和刷镀时间是影响复合镀层表面微观结构特征的重要因素;复合镀层表面的微纳米双重结构对表面的超疏水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磨损失效汽缸体进行电刷镀再制造研究。用最佳工艺参数分别进行镍镀层和分别添加3g/l,6g/l,9g/l Ti C纳米粉的纳米复合镀层的电刷镀试验,对比镍镀层和不同含量Ti C纳米粉的复合镀层的性能,进而得出一种综合性能最佳的镀层,即为工艺参数如刷镀电压12V,阳极速率20m/min,刷镀时间15min,Ti C纳米粉含量为6g/l的纳米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电刷镀机床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刷镀自动化问题,开发了自动化刷镀机床,该设备为工件提供旋转运动,同时为镀笔提供径向和轴向运动,从而可以调节镀笔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和轨迹;该设备实现了镀液的自动供给和调整,同时可以调节镀笔和工件之间的压力,从而有利于获得均匀和性能良好的镀层;此外,该设备实现了镀层厚度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6.
用高速电喷镀技术在钢基片上制得了含有纳米SiO2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镍基复合镀层;在镀液中加入适当的分散剂,用磁性搅拌机对镀液中的纳米颗粒进行分散,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用销-盘对磨形式对镀层的滑动磨损性能及其在人造海水中的腐蚀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射速度越大,镀层越致密;SiO2和PTFE可以提高镍镀层的致密性、细化镀层晶粒,显著提高镀层的耐磨性;同时含有两种颗粒的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比只含一种颗粒的耐磨性高;镀层中PTFE含量越高,其在人造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7.
用高速电喷镀技术在钢基片上制得了含有纳米SiO2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镍基复合镀层;在镀液中加入适当的分数剂,用磁性搅拌机对镀液中的纳米颗粒进行分散,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用销-盘对磨形式对镀层的滑动磨损性能及其在人造海水中的腐蚀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射速度越大,镀层越致密;Si02和眦可以提高镍镀层的致密性、细化镀层晶粒,显著提高镀层的耐磨性;同时含有两种颗粒的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比只含一种颗粒的耐磨性高;镀层中PTFE含量越高,其在人造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
一、工作电压的确定与电流的控制刷镀时,工作电压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溶液的沉积速度和镀层的质量。当确定了合适的相对运动速度后,若在高电压下进行刷镀,则在相同的除油时间内,渗入基体表层的氢就多一些;在镀金属层时,会使镀液沸腾、飞溅,使阳极烧损严重,并且镀层粗糙发黑,甚歪过热税落。若电压太低时,则沉积速度太慢,使镀层性能下降。为了保征得到高质摄的镀层和提高生产率,针对每一种镀液在作各种不同用途使用时,经过反复的工艺性试验后,确定出如表1中的最佳电压调节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了将镍基合金刷镀技术应用于机械装备的摩擦构件中,运用电刷镀工艺制备了镍钨合金(Ni-W)镀层,研究了油润滑条件下镍钨合金刷镀层的摩擦磨损行为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油润滑显著地降低了镍基合金刷镀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且可使摩擦因数随时间变化的波动幅度大大减少,并有效提高了刷镀层由轻微磨损向严重磨损的临界载荷.低载荷和油润滑条件下,镍钨合金刷镀层磨损机制主要是微观切削磨损和多次塑变磨损;高载荷条件下,镀层的磨损机制表现为微观断裂磨损为主,并伴随晶粒剥落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快速镍电刷镀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在镀液中加入石墨微粒,通过改变镀液浓度、电压、pH值以及镀速等条件,达到改变镀层的耐磨性。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确定了Ni-石墨复合电刷镀镀液较佳的浓度配制。并分析了电刷镀镀液各成分在刷镀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镀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Ni-石墨复合电剧镀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刷镀是快速电镀中最常见、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应用,对各种镀层的刷镀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我们为寻求一种硬度高,可靠厚度大,镀液成本低的刷镀层,研制成功了镍铁钴合金刷镀工艺。经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和使用效果表明,这种新的刷镀层有许多独特的优点。镍铁钴合金刷镀层的组成 镍  相似文献   

12.
用电沉积方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纯镍镀层和纳米SiC/Ni复合镀层,考察了电镀时间、SiC质量浓度、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对复合镀层中纳米SiC含量的影响,表征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SiC纳米颗粒的尺寸;最后研究了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镀层中纳米SiC的含量随着电镀时间延长、电流密度增大、镀液温度升高以及SiC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且最佳工艺参数为电镀时间30min,SiC质量浓度20g·L-1,电流密度2A·dm-2,镀液温度60℃,镀液pH4.5,搅拌速度300r·min-1;与纯镍镀层相比,纳米SiC/Ni复合镀层的晶粒更细小,组织更致密,具有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因数降低了7%以上,磨损率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活塞环成型轧辊的失效机制,在不同刷镀工艺参数下制备了Ni-P合金非晶电刷镀镀层,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下镀层的耐磨性以及热处理后镀层性能的变化等,结果表明,在电刷电压为12V,阳极运动速度为10m/min条件下,镀层可获得最佳的组织与性能,Ni-P非晶电刷镀层经热处理后由于Ni3P的析出,使镀层硬度提高,从而提高了镀层的耐磨性。实际应用表明,经电刷镀后轧辊的使用寿命是原来的2倍。  相似文献   

14.
电刷镀技术在修复机械零件中具有强化表面,使镀层薄而匀,硬度高,对工件无热影响的优点。然而在实际中,许多重要的机械零件都是在交变载荷下工作的。因此镀层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影响到零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关系到机械装置的安全运转。具资料介绍,现行刷镀工艺的锻钢(致密材料)疲劳强度的影响要比铸铁疲劳强度的影响大得多(镍镀层使球铁疲劳强度下降5%),为了使镀层对零件的疲劳强度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我们对现行刷镀工艺进行改进,初步研究出了新的刷镀工艺,从使用情况来看,新刷镀工艺切实可行的,可以取代现行的刷镀工艺。新工艺刷镀过程及主要参数 1.用金相砂纸打磨欲镀工件的表面,用丙酮清洗,除油污(对球铁件先要进行火碱蒸煮除油处  相似文献   

15.
介绍自主研制的自动化电刷镀技术工艺和刷镀设备,并着重介绍自动控制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该专家系统由数据库、专家程序和操作程序等部分构成.数据库用于存储海量数据,专家程序实现专家系统的学习功能,操作程序用于实际使用.结合该专家系统的自动化电刷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n-SiC复合镀层为例,与手工镀层相比,自动化镀层的表面形貌更加平整紧凑,表面颗粒尺寸均匀并且更加细小;断面组织更加致密;耐磨性能更加优良;显微硬度也提高了约8.6%.  相似文献   

16.
普通直流刷镀在修复和强化零件时,只有一个可控参数(电压或电流),很难保证镀层质量。脉冲电刷可使镀层性能进一步提高。 一、脉冲电刷镀基本原理 脉冲刷镀是一种采用脉冲电源、以被镀件为阴极,用可溶性或不溶性阳极,通过一定波形的低压脉冲电流,使金属离子在阴极上间歇地沉积形成金属镀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刷镀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修复机械零件的新技术。它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灵便,镀积速度快,镀层种类多,结合强度高,镀后一般不需机械加工,对环境污染小和省水省电等优点,因而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大,尤其对于大型机械设备不解体现场局部修理或野外抢修更有实用价值。刷镀(见图)是一种全新的电沉积技术。刷镀不用镀槽,它是用石墨作为阳极,石墨外面包上棉花和涤棉套构成镀笔。镀笔接电源正极,工件接电源  相似文献   

18.
激光电刷镀Ni基镀层表面形貌及相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脉冲和连续Nd^2+:YAG激光电刷镀Ni及n—Al2O3/Ni试验,利用SEM分析了镀层表面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层的相结构。结果表明:与普通电刷镀镀层相比,激光强化电刷镀镀层晶粒明显细化,其中镀层的晶粒尺寸减小了约5nm,且激光的连续性对Ni镀层晶粒尺寸的影响较大。激光未对Ni镀层和n-Al2O3/Ni复合镀层的晶体结构产生明显影响,但使镍晶粒在(111)晶面具有优先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19.
电镀钯时因吸氢严重常导致镀层产生裂纹,对不同温度的电刷镀钯进行了研究,发现刷镀温度对镀层的内应力和裂纹形貌有显著影响,选择合适的刷镀温度和刷镀工艺可获得无裂纹的致密镀层。  相似文献   

20.
电刷镀Ni/MoS2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工作是对用电刷镀的方法获得Ni/MOS_2复合镀层的工艺及其影响镀层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 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成分、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液中MoS_2加入量及刷镀工艺参数(电流密度)对镀层中MoS_2的含量和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显微硬度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