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内涵。四合院在老北京是一种四处可见的传统建筑形式,是中国北方四合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独有青睐,从古代的宫殿,庙宇到平民的住宅都广泛使用四合院。所谓四合,"四"指东南西北四面,"合"指四面房屋连接围合,形成"口"字状。通常四合院的整体形态呈方形,显得古朴、典雅、庄重、大方,这种布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四合院民居,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用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建造的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一种房屋建筑形式。四合院民居从在中华大地上出现迄今已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早期,无论在造型还是选材与质量上,都有一个逐步完善升华的过程。今天人们看到的北京四合院,始建于元朝,而大规模营建是在明朝,称明北京城的明四合院。明四合院与明宫城、明古城墙一样历史悠久,故此,它也是明北京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朱育帆 《中国园林》2005,21(8):11-22
"与谁同坐",藉名苏州拙政园,是北京金融街吕祖宫北四合院更新的设计案例,通过对其设计过程和方法的剖析,在实践和理论层面探索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现代传承的一种途径及老城区传统四合院空间有机更新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久居北京,看到身边的朋友谈到“北京四合院”时那种留恋与自豪的神情,心中不免产生一丝酸酸的感觉。其实我的故乡上海也有一种称作“石库门”的民居,其外形构造、居室结构以及生活的舒适度与便捷性,都可与北京四合院媲美。  相似文献   

5.
北京四合院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要保护古都风貌,必须认真保护北京四合院.以南池子试点改造为例,对比西方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结合北京四合院的现状,分析了四合院保护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策,初步探索了北京旧城保护的出路,试图为保护北京四合院提供另外一种思路,希望对四合院的保护、修缮提供具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2017年,围绕"一老一小"的"代际融合"布局,乐成集团委托MAD建筑事务所在北京一处养老社区旁设计一座幼儿园.项目原址上有一座三进四合院、一座1990年代兴建的仿四合院及一栋现代4层建筑.2019年底,幼儿园建成,成为一所可容纳390位1.5~6岁孩童的幼儿园. MAD选择将原址上老四合院外的仿四合院拆除,以一处将四合院"捧在手心"的新建空间取而代之.新建空间以低矮平缓的姿态展开,环绕着四合院.四合院严然的布局秩序与新建空间的流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呼应.来自不同时间维度的两者,新不盖旧,古不越今,相互的张力让建筑产生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北京四合院可以称作北京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而北京四合院的形成与当地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阐述了北京的环境对北京地区四合院形成的影响,并提倡大家一起保护四合院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建筑创作》2012,(7):7-7
日前,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四合院风貌保护与修缮学术研究组在北京成立。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早在元代北京城建都之时.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胡同等共同成为了北京城市的组成肌理。历经时代风雨的洗礼,北京四合院早已融入到城市生活和文化之中,成为北京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王乐 《中外建筑》2005,(4):70-71
北京四合院住宅形制与中国传统宗法伦理观念相呼应.用"礼"的哲学世界观阐释四合院住宅中内外有别、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等空间秩序,发掘和把握四合院住宅的伦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华中建筑》2021,39(7)
在北京旧城保护与更新的背景下,建筑师对"北京四合院"的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满足新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协调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有时代的创新性和勃勃生机。四合院的传统形式语言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对其保留可以延续历史记忆和传统审美意境,而对其转译则是在传承中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该文在探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方面的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需要保留和延续的北京四合院的两个重要形式特征,最后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了传统形式语言转译的三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