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ABP感应加热公司撰文提出了提高感应加热效率的设计要点,即影响感应加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感应器线圈铜管的壁厚和宽度尺寸的设计、被加热工件和线圈之间的空气隙(或间隙)、线圈工作电流、从感应加热电流到感应线圈之间的导电材料和整个加热站的设计。其中感应器线圈铜管的设计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应用于低谷电加热熔盐蓄热供暖领域,以熔盐电磁感应加热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感应加热器壁面以及熔盐内部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并得到线圈电流、电流频率、熔盐流速和加热器材料对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磁感应强度、管道壁面的感应电流密度、加热器壁面温度及熔盐进出口温升随线圈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线圈电流频率的升高仅会影响磁场在感应加热器内部的分布;熔盐流速增加时加热器壁面温度和熔盐进出口温升均显著降低,流速分别为0.1和0.4 m/s时所对应的壁面最高温度分别为406和264℃,进出口温升分别为38.79和10.05℃;加热器材料为碳钢时的磁感应强度、感应电流密度、加热器壁面温度以及熔盐进出口温升均大于同等条件下不锈钢材料。  相似文献   

3.
感应钢包加热装置由一个固定感应加热线圈(加热器)和一个可移动的钢水包组成,如图1。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开沟器圆盘一般都不进行热处理,使用寿命很低;个别厂采用电阻炉加热,人工操作进行热处理,质量不稳定,也不适于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为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我们进行了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试验,已获得初步成功。 开沟器圆盘用厚2.5毫米的65Mn钢板制成,尺寸见图1。试验是在BPS100/8000型(100千瓦,8000赫芝)中频机组上进行的。先后进行了九种感应器的对比试验,最后选用三匝同心圆感应器,并经过GR2-500/80型多匝比中频变压器与电源相连,选用变比为5,感应器尺寸如图2。在此感应器上进行了淬火加热和感应回火的试验。淬火加热的试验结果列于表1  相似文献   

5.
感应加热炉的设计 本加热炉为连续式。在炉内装有一排感应器,坯料(坯料尺寸见图1)平放,通过一排感应器逐次地提高到锻造所需的温度。进料装置将坯料送入加热炉。在感应线圈之间排列着辊子,在马达的驱动下,坯料以匀速移动通过感应器。加热功率和辊速可调节,产品的恒定加热温度可以得到保证。两辊之间的中心线距离为737mm,所以输送的坯料最小长度是  相似文献   

6.
工频感应电炉或加热装置,一般都是单相负载,必须将电抗器和电容器分别接入系统,使三相达到平衡,见图1。GY—感应电炉或加热器PK—平衡电抗器BC—补偿电容器PC—平衡电容器我们设计制造了三种小功率干式平衡电抗器,与GY系列工频感应加热装置等配用。经测试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度均≤10%。  相似文献   

7.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感应器的设计与制造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通过感应器来实现的,表面淬火的质量及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感应器的设计与制造。感应器的工作原理感应器的作用是将高频功率发生器产生的高频能量以高的效率向被加热工件传输,由实际工作时,...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缸套的耐磨性、耐蚀性,可采用镀铬、淬硬、喷涂合金等表面处理的方法,气缸套内孔感应淬火具有清洁,能精确控制,变形小,工艺重复性好,并且能够结合在生产流水线中。由于感应淬火时需控制的因素很多,有必要对其做一比较全面的分析。1 淬火过程简述 图1为缸套感应淬火过程简图。 淬火前,将缸套平稳地夹紧在施转支承台上,感应器下移到工艺要求的a处位置上。开始旋转支承台,带动缸套一起旋转,接通感应器,电加热并通过水冷却;同时使感应器向上移动。当感应器动移到距缸套上端面工艺要求b处位置时,停止加热,停止喷水冷却.注  相似文献   

9.
我国某内燃机制造厂消化引进国外曲轴圆角感应加热淬火新技术,自行设计制造出回线型半圈圆角淬火感应器,用于曲轴圆角感应加热淬火强化。这种感应器在曲轴旋转时对轴颈分别进行加热、加热到淬火温度时感应器自动上升,淬火机床将被加热曲轴翻转进入槽中,浸液喷冷淬火,同时相邻的另一根曲轴便进入加热位置,感应器下降至主轴颈,进行加热,如此循环工作下去。采用这种回线型半圈感应器加热,由于感应器与轴颈之间的间隙较小,且有效圈上装有导磁体,其电热转换效率较老式整圈感  相似文献   

10.
感应加热的发展可从设备方面和应用方面来看。本文主讲省能的理论和横切磁通加热法。一般的感应加热法是利用较高的频率,在被加热物表皮层中感生电流去加热的,可称为表面加热法。横切磁通加热(Transverse fltx heating简称TVF),是把感应器产生的磁通横切  相似文献   

11.
我厂原先采用平面螺旋形感应器高频加 热淬火的方法来提高气门小头端面的硬度, 质量一直很不稳定。后来参考有关资料,在 平面螺旋形感应器上浇注导磁体进行高频加 热淬火,效果显著。 一、浇注导磁体感应器原理 在感应器上浇注一层磁性指标很高的导 磁体(需要用来加热的部位不浇注),以改 变磁场强度的分布,迫使磁力线集中分布, 让较多的电流偏聚在接近于工作的加热表 面。由于该处产生较大的感应电流,因而加 热速度快,克服了气门小头外圆和中心部位 加热配合不好的缺点,保证了硬度和硬化层 深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ABB公司介绍了锻造车间钢锭感应加热装置的发展趋向。指出,最有前途的连续式感应加热装置为以下三种型式:1)推料式感应加热装置,加热器功率1400kW,频率1000Hz,生产率4t/h;2)步进式感应加热装置,2200kW,1000Hz,生产率5t/h;3)  相似文献   

13.
蒋树樟 《内燃机》1991,(4):48-48,44
我国某内燃机制造厂消化引进国外曲轴圆角感应加热淬火新技术,自行设计制造出回线型半圈圆角淬火感应器,用于曲轴圆角感应加热淬火强化。这种感应器在曲轴旋转时对轴颈分别进行加热、加热到淬火温度时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压铝机挤压铝锭之前,普遍采用交流感应加热方法进行铝锭加热。但是常规的交流感应加热器的线圈是采用空心水冷铜管,它的电阻损失非常大,电效率非常低,平均电效率只有40%~50%,就是说,有50%左右的电能变成热量,被冷却水带走。为了提高感应加热的电效率,俄国萨玛拉工业大学研制出:用直流超导线圈中的直流电流产生高强度直流磁场,该工艺是根据超导体产生直流电流无损耗的原理;铝锭在直流磁场中旋转感生涡流而加热铝锭。  相似文献   

15.
WJ87738 感应加热设备结构和工作制度对其能量指标的影响——1986,№3,23~27(俄) 本文首先肯定了感应加热的优点,指出,必须探索降低感应加热能耗的途径。作者提出降低感应加热设备热损失和电损失的方法,应改进隔热材料的质量,在增加设备功率的同时,减小绝缘层厚度。采用双金属导线制成的多层绕组。作者介绍了多极感应器结构,实际  相似文献   

16.
《工业加热》2009,(2):22-22
德国汉诺威雷比尼兹大学电热工艺研究所和俄国萨马拉科技大学电热工程系联合撰文提出:他们研制成功铝锭在直流超导磁场中旋转加热的最佳时间控制课题。指出:现代工业中,在金属零件的热处理之前,普遍采用感应加热,比如:铝锭在挤压机挤压之前,采用感应透热加热。但是在传统的交流感应加热中,空心水冷铜管式感应器绕组中的电阻损失(也称有功损失)太大,平均有40%-50%的总功率被冷却水带走。  相似文献   

17.
(六) 感应加热设备 感应加热设备有许多种,其中主要的是感应淬火设备和感应透热设备。 感应淬火设备用于钢质零件的表面淬火。利用交变电流的集肤作用,采用感应加热的方法使钢质零件的表面受到加热并随后进行淬火,可以做到使零件的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抗疲劳强度而其中心仍保持原有的韧性。感应淬火方法同火焰淬火方法相比有加热速度快、零件表面氧化损失少、加工成本低、劳动条件好、容易做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许多优点,因此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火焰—感应加热工艺的特点,并与气体加热进行了比较。作者研究了按炉子→感应器,感应器→炉子方式复合火焰—感应加热条件下管材的氧化过程。作者以碳素钢管为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19.
从本期开始,我们刊登感应电炉设计计算讲座。目的是为设计制造此类电炉的同志,提供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必要的设计参考资料。选编时尽量作到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力求使更多的同志掌握感应加热这一较新的技术。 此讲座内容大体分四部分:物理基础和设计计算的主要问题;坩埚式熔炼炉的设计计算;圆柱形毛坯感应透热加热器的设计计算,感应器水冷计算;计算举例。 对此讲座的内容或其他方面的意见,欢迎提出。  相似文献   

20.
铝坯透热用节能型感应加热器据报导,日本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成功地开发了铝坯透热用节能型感应加热器。由于其节能效果显著,这种加热器十分受用户青睐,现在日本国内运行的所有铝坯透热用加热器几乎全部被这种节能型感应加热器取代(然而,向国外提供的铝坯透热用感应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