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及其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综合过程 ,是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合力的结果 ;并强调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就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及其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综合过程,是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合力的结果;并强调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校园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学生出现了与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研究这些负面影响,积极探讨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尽可能地防止或减少这些负面影响,从而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能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学生出现了与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研究这些负面影响,积极探讨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尽可能地防止或减少这些负面影响,从而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能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提供极大信息自由的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正确对待网络传播,积极防范其负面影响是应有的理性态度.从心理学层面探讨了网络传播的特点,分析了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并从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规范网络管理、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等防范、抵制网络传播负面影响的意见、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提出通过学校体育教育的手段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逐步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理论说教向操作实践层面转化,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社会发展及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发放问卷调查500份,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由102名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太极拳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自然实验。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异常或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2.25%,太极拳组锻炼前后在10个因子、总分、均分上的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在总分、均分、强迫、敌意、、妄想症因子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过四个月的实验,太极拳组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教明显。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也对人们传统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网上常客,互联网对其影响是双重的。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和管理、推进网络的法治化进程等措施可将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学分制与大学生社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时代、人才竞争时代,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实质问题是人才的竞争,中国经济能否经得起入世的考验,最终取决于中国各行各业自身的人才储备。社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使大学生早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一、社会发展呼唤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当今时代已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1世纪经济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主要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倡学校、家庭、社会及大学生本身,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青年大学生中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重视。通过反思当今社会的六种病态社会心理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把握好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重点。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开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在学生工作中要讲究心理艺术;进行心理调适,适时宣泄,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化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大学生社会化教育在大学生成才的道路上非常重要和必需。大学生社会化教育包括政治社会化、知识技能的社会化以及道德社会化,通过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他们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据对20名农村籍大学生的调查,阐述了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社会化过程及特点,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旺盛而不稳定的特殊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析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不良心理反应的状况,强调心理健康的意义及通过体育锻炼对其心理压力、生活挫折、坚强意志和自信心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心理健康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