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生态住区是住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城市住区要实现生态化,要从合理的区位、城市交通环境的良好连接、生态化的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等方面来进行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城市结构与城市交通的影响深远,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信息时代的城市结构,进一步从信息技术、城市结构以及生态化与人文化等方面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展开分析,并提出对于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紧缺、城市交通、地域特色趋同等问题显现出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品质。据我国居住区景观的历史发展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目前居住区景观呈现出生态化、地域化、人性化三方面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基础设施的生态功能与生态特性、基础设施生态化理念、基础设施生态化标准,包括生态需求标准和生态效率标准.以上海崇明东滩为例,论述了基础设施生态化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东滩基础设施系统生态化程度评价体系;东滩基础设施生态规划导则和东滩基础设施系统生态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峰  赵和生 《山西建筑》2008,34(10):48-49
对当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明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供需失衡的表现,指出应该把城市交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整与建设,以使城市道路系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大的弹性,从而把城市交通导入趋于和谐、协调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宏观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中影响汽车燃油消耗诸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分析方法 ,对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案。根据城市交通汽车燃油消耗试验数据的分析 ,建立了城市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宏观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生态化道路系统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化道路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技术理念。它以环保、安全和高效为目标,从观念上、技术上协调基础设施、交通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生态化道路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道路工程的生态化设计原则,并对国内外道路交通污染生态化的吸收分解汽车尾气的路面材料、透水性路面结构、非吸热式地面、路径径流生态处理技术的发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生态化住宅的涵义和智能家居系统技术,并对智能家居系统实现生态化的控制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最后分析了基于智能化家居系统生态控制技术的经济性、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潘有成 《浙江建筑》2012,29(10):1-4
在全面考察瑞士多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对瑞士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的理念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瑞士集约、高效的交通系统,可作为国内城市交通规划实践工作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海文  陈迪鹏 《山西建筑》2007,33(22):55-56
立足中国国情,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和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的现状及其不足,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淄博作为典型的组群城市,其交通支撑体系在空间形态和一系列的内部机制影响下不断转变。通过分析城市空间对淄博城市交通支撑体系的转变的影响发现:在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下,交通支撑体系开始偏离最初的发展方向。首先,交通支撑体系开始呈现网络化发展趋势。其次,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交通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促使单一模式交通向多模式交通转变。对交通支撑体系转变机制分析显示,工业发展需求驱动交通迅速增长,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交通走廊的形成,从而促使交通支撑体系的转变。最后,提出了交通支撑体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亚洲城市公共交通先进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研究亚洲先进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历程,总结出亚洲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进而定位亚洲城市公共交通先进水平的标准;在分析上海公共交通与亚洲先进水平间的差距以及产生差距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冲刺亚洲城市公共交通先进水平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从"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治理思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部分也面临迫切的深层次变革。本文梳理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提出的过程和含义,基于现有规划体系中交通规划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城乡规划的联系,分析了在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变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交通规划的变革要点:首先,交通规划的变革要认识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面临的主要矛盾,明确交通规划的作用,厘清交通部门与城乡规划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其次,确定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体系的适应性发展,即交通规划既需要在管控层面与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思路、分级管控和划定的"三区三线"相协调,也需要在发展上充分体现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需求。最后,以厦门市为例,介绍了厦门对于建立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的探索,分析了厦门交通系统规划与全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适应性,以期为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交通系统规划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上海外高桥港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增长,这对货运疏港通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外高桥港主要通过公路集疏运,导致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建设地下物流系统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缓解交通拥堵的工程技术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上海外高桥港疏港通道的现状和交通特征,用以确定效益分析中部分参数取值;其次,根据历史疏港通道交通流数据,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其交通量增长;最后,根据现状交通特征和未来交通量分析建设地下物流系统对疏港通道的效益,计算其可释放的道路通行能力以及可减少的气体排放量。研究表明,地下物流系统在相当程度上可降低道路交通量,缓解货运交通对疏港通道的压力,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蒋兴  闫小培 《城市规划》2005,29(5):45-49,54
在评述国内外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机制:(1)对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论证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2)以广州为实例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指出交通方式的改进和道路网络的建设共同引导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3)以广州为例论述了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对交通系统的反作用,指出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客观上影响着城市交通线网格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针对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防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结合其路基特点,探讨了无砟轨道路基工程防排水设计原则,建立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路基综合防排水技术体系,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中国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通过对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发展趋势的展望,分析了中国城市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源。要保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反思现行政策、解决问题的手段以及现行体制等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作者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要改变目前城市交通的状况必须至上而下进行全方位地进行体制改革,从现代城市交通的特点来认识城市交通。重视政策、规划、机构、资金、法制建设,规范交通市场,加强交通决策的技术咨询和培训以及提高全民交通意识。使中国城市交通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和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为湘潭市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带来了契机。以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实践为例,分析了湘潭市现状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枢纽为核,通道为骨,整合与控制并举"的综合交通发展战略,通过对外交通设施、中心城区道路网、公共交通专项、中心城区静态交通等各子系统的整合与控制,形成包括枢纽、通道、物流园区、骨干道路网络构成的城市骨架、城市功能布局与用地开发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奠定了建设"两型社会"的生态格局,提高了资源有效配置,构筑高效畅达的、绿色一体化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行为需求的城市交通规划目标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的不同层面交通行为特征研究出发,探讨了人的行为与交通系统设施之间的相关性并反馈到城市交通系统目标层面,构建了基于不同层面行为特征的交通发展目标与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快速公交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环境与能源的巨大压力,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从理念逐步转变为政府的公共政策乃至具体行动。传统公交存在结构性缺陷,导致公交服务水平长期徘徊不前,已经成为持续提高公交分担率的瓶颈。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快速公交建设是全面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满足现代居民出行多元化、高质化需求、构建城市居民合理出行方式结构,应对城市交通、环境和能源危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系统地进行城市快速公交适应性研究,提出快速,公交规划建设指导标准,建设复合型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是我国城市快速公交发展的正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