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满足不同类型外围设备的设计与应用,USB传输协议定义了4种传输类型控制传输、同步传输、中断传输和批量传输.例举了一个全速设备的端点描述符,从定义、结构、信息包大小、传输速度和错误检测等方面对4种传输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USB2.0设备控制器IP核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SB2.0接口以其速度快、功耗低、使用方便,为PC外设中的大容量存储设备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出现了一系列的便携式大容量存储设备;文中针对大容量存储设备高速数据传输要求,根据USB2.0协议规范.利用VHDL语言设计实现了一种USB2.0设备控制器的IP核,为高速USB设备的开发打下了基础,可以用于SOC集成中。  相似文献   

3.
针对安全USB设备与PC主机数据通信的需要,依据USB1.1标准规范,文章设计一种USB1.1设备控制器IP核.该控制器IP核支持全速模式下控制、批量、中断三种传输方式,且传输端点数可配置.基于FPGA平台,对控制器IP核进行了实现,并在8051的配合下对实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与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可行的,可应用于SoC集成设计,为密码安全USB设备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USB总线协议信息包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描述了USB协议,详细分析了USB总线传输的3种信息包:令牌包、数据包和握手包。  相似文献   

5.
USB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I/O标准,本文以自主开发的基于ISA总线的USB为例,介绍了该USB的硬件研发过程及相关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详尽地展示了相关USB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并且探讨了USB设备基于该协议栈的驱动开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USB(Universal Serial Bus)设备传输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基于USB2.0控制器设计的PowerPC架构处理器已经不能满足高速率、大容量传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owerPC架构的USB3.0的处理器解决方案。通过对比USB3.0和USB2.0,USB3.0拥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同时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和高性能PowerPC处理器协同工作,显著提高了USB控制器的传输能力,充分利用了PowerPC计算资源。阐述了一种基于PowerPC架构下USB3.0的IP核(Interllectual Property Core)方案设计。最后结合软硬件协作验证方法,验证方案可行性,为后续芯片设计和验证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BAN逻辑方法分析SSL3.0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惠芳  郭金庚 《计算机工程》2001,27(11):147-149
形式化分析密码协议渐渐成为密码学中一个发展的新方向,因为形式化方法的确能检测出密码协议中的漏洞。BAN逻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文章介绍了BAN逻辑和SSL3.0协议,并给出了用BAN逻辑分析SSL3.0协议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NET框架调用C+ +开发的医学数字影像通信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工具库需要重新声明数据结构和函数,提出在.NET框架下开发DICOM工具库.在分析DICOM3.0协议定义的信息对象、数据字典、通信服务类、文件解析与传通功能之后,采用C#语言和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工具库.实验表明减少了数据结构重定义和输出函数重声明的工作量,提高了PACS系统开发和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9.
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外部总线体系结构。USB协议栈是整个USB的管理中枢,由HCD,USBD,HUBDRIVER和配置任务组成。文章结合特定平台下USB协议栈的研究课题,分析USB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独立于平台的操作系统抽象层和硬件抽象层,实现了可移植的USB协议栈。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平台下,利用可复用的USB协议栈,将提高开发速度,减少质量风险,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USB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介绍一款USB OTG IP核的设计与FPGA验证。在分析OTG补充规范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USBOTGIP核的设计原理、模块划分以及每个模块的功能,然后对USBOTG的部分特性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给出该IP核在ModelSim中的功能仿真及FPGA验证结果。结果表明,该IP核具备主机功能和设备功能,可作为一个独立的IP模块应用到SoC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USB PD3.0(Universal Serial Bus Power Delivery)协议中的传统BMC(Biphase Mark Coding)解码所存在的功耗高、面积大、抗干扰性差等缺点,提出了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低功耗、面积小、鲁棒性强的新型解码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算法和滑动平均滤波算法的优点,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该解码系统,此外,该系统还增加了信号监控功能。为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在Synopsys公司的DC开发平台下,采用Verilog语言描述该系统电路并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情况下,该系统与传统解码电路相比,鲁棒性明显增强,同时面积降低了2.19%,功耗降低了2.06%,充分体现低功耗、面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该系统为提高USB PD快速充电芯片设计的可靠性、实用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提高了USB PD3.0的充电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 MT9 M034作为光电成像元件,CYUSB3014作为主控芯片,通过 GPIF II接口采集 CMOS图像传感器的数据,并为每一帧数据添加 UVC视频数据标头,将其转换为符合 UVC协议标准的视频数据,最后通过 USB3.0接口以乒乓DMA的方式将其传送至PC,实现了免驱动、高速率、高分辨率的UVC视频设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传输速率高,更换CMOS图像传感器可以制成不同规格的 UVC视频设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USB协议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并对实际设计USB设备时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孙建民 《物联网技术》2012,(8):57-58,62
为了实现高速USB与千兆以太网的转换连接,采用USB 3.0/千兆以太网专用转换控制芯片AX88179设计了USB/以太网转换器,并在充分说明AX88179芯片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其以太网转换器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及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杨章顺  冉立新 《计算机工程》2004,30(18):182-183,192
由于USB总线的诸多优点,传统的低速外围设备正越来越多地朝着USB总线的方向发展。设计一种低成本的USB协议转换器不仅可以保护大量已有的成熟设计,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文章介绍了一个通用的USB1.1协议转换方案、并以PS/2—USB的协议转换为例,给出了一个基于CY7C63001的软硬件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USB3.0超高速多串口传输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一种基于USB3.0和FPGA的多串口传输系统,以实现超高速数据传输。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框架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流程,给出了系统软件设计框图、FPGA设计逻辑模块以及时序。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USB设备与主机通信存在的带宽瓶颈问题,设计一款基于USB3.0协议的高速通信架构,为嵌入式设备与PC之间的USB数据高速通信提供一种可选方案。本设计采用Cypress的EZ-USB FX3芯片作为USB的外设控制器,以FPGA作为整个硬件系统的主控芯片,通过对FPGA硬件系统进行设计,对设备固件进行设计与调优,该架构支持USB 2.0/3.0接口自适应,能够实现主机、国产嵌入式CPU、SRAM之间的两两可变帧长通信,硬件传输速度达到360 MB/s,数据连续传输速度达到148 MB/s。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7,(10):1794-1800
弹性缓冲器一般是通过断点保存和指针跳跃来完成添加跳跃字符SKP(skip),针对这种实现方法带来复杂的异步逻辑电路设计并且可能存在的时序错误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读指针暂停来实现SKP添加的新技术。首先利用阈值监测单元检测弹性缓冲器中的有效数据量,与添加阈值进行比较产生添加指令;然后读指针暂停并向输出数据中添加SKP字符,使弹性缓冲器中有效数据量增加,从而将弹性缓冲器维持在半满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弹性缓冲器可正确实现SKP的添加和删除等功能,且读写频率均可达到500 MHz,满足通用串行总线USB 3.0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航天领域多型号多任务的测试需求,对USB3.0高速总线技术进行了研究,对目前卫星、船器等型号中固存单元的测试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USB3.0的小型化通用测试平台,进行了详细的硬件电路设计,通用测试软件设计以及软硬件交互协议设计,研制出的平台在多个型号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充分利用了USB3.0高性能、即插即用的特点,具备功能在线配置功能,能够实现1.2Gbps高速数据传输,性能可靠、稳定,通用性强、成本低,能满足航天领域多型号多任务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