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坚 《华中建筑》2006,24(12):143-147
从云南宗教及宗教建筑的特点入手,剖析云南宗教人居空间建设与文化内涵、时代需求、旅游价值体现等问题的相互交融,探讨其具有生命力的可续发展.并结合云南晋宁盘龙寺旅游匡详细规划就上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藏区的民房及宗教建筑的类型作了介绍,并对其建筑结构形式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云南藏区村寨的规划特色,为古建筑学、民族学、旅游文化发展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6,(7)
通过塔的历史起源,本研究以云南省德州宏佛塔寺院建筑为研究重点,研究德宏州人文地域差异性给宗教建筑带来的影响、外来宗教文化与本土宗教文化碰撞产生的现代宗教建筑以及对比现代宗教建筑造型的变化。通过采用测量、制图、拍照、查阅资料来研究云南德宏傣族佛塔造型的结构、形制、材料、色彩、装饰、尺度、空间、功能等,从各个方面调查分析、发掘德宏州傣族佛塔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宗教建筑主要是以物质形态来表达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对当地的民族社会文化及日常生活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构成了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文章从历史、文化及建筑技艺等多种角度进行论述,以期获得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在云南的产生、发展演变、建筑特色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康慧东 《福建建筑》2009,(7):33-35,17
宗教建筑的外部空间是与其内部空间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建筑场所精神的载体。本文以宗教建筑的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边界、场所、出入口、通道、标志、周围等六个宗教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阐述其在宗教建筑外部空间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建筑现状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台州市村落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宗教建筑现状、宗教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总结出台州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宗教及其建筑发展特点,并对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宗教建筑,促进宗教建筑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婷  蒙小英 《华中建筑》2012,(3):155-159
宗教建筑作为建筑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发展举足轻重。20世纪前的西方建筑史几乎是一部宗教建筑的发展史,宗教建筑既彰显出同时期最为先进的建筑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当时代的文化发展。对中西方宗教建筑窗的比较研究,旨在以20世纪前的中西方宗教建筑为例,梳理其各自窗的发展历程、总结其造型及和分析其成因,解读社会发展与文化的差异是怎样直接影响了窗的形式的生成和窗的装饰艺术等,为人们更多了解宗教建筑和窗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宗教建筑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具体体现,本文从生活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简单谈一下中国宗教建筑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总结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建筑的特点。作者认为中国宗教建筑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宗教建筑应该反映今天中国文化特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宁波地区几处较为典型的农村宗教建筑调研、分析,提出了其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如正确处理农村宗教建筑与新农村建设间关系、多方面争取修缮和保护经费、部分优秀宗教建筑可申请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从而使宗教建筑与新农村建设共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0.
杨庆 《云南建筑》2005,(3):88-90
从云南傣族传统聚落的形态演变,分析傣族聚落的构成特点,概括傣族聚落的形态特征;从宗教建筑、民居建筑等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云南傣族乡土建筑的特色。本文摘自作者主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中心(WHC)资助研究项目“Thematic Study on the Ethnic Traditional Settlement and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Dai People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as well as that in Vietnam, Thailand and Laos”,项目编号4500014241。  相似文献   

11.
云南宗教环境造景特点是儒道佛思想对自然的态度、对人神的关系抽象化后,在寺庙和绿化关系、寺庙园林绿化配置方法、绿化选择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这种体现超越了单纯的植物搭配、美学行为,融合整体环境、背景、城镇聚落、文化内涵、神话传说等,以其整体气氛塑造和神化宗教环境。结合云南晋宁盘龙寺旅游区规划设计就以上特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最后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烟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编制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昭 《建筑电气》2010,29(10):10-13
论述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53-13-2004《烟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云南省及国内烟草行业产生的积极作用。随着烟草行业的不断发展,云南省烟草行业基本建设中超出该规范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进一步完善该规范的修订工作已经展开。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经营是近年城市管理部门对城市的一种管理方式。本文关注滇西欠发达中小城市,运用城市经营理念探究滇西欠发达中小城市适宜经营模式,对滇西典型欠发达城市保山市中心城区建设经营实践探讨,提出滇西欠发达城市经营新思维:集中城镇化,突出经营重点;坚持城市规划,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陈伟 《工程质量》2014,32(9):22-26
为提高云南省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建筑结构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工作的管理,云南省关于建筑结构实体检测的第一本地方性标准《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DBJ53/T-50-2013)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其内容主要包括现浇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实体质量检测;其次还包括实体检测的相关程序,实体检测中遇到相关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及一些相关的原则性规定和符号术语的解释。该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云南省建筑结构实体检测的技术方法及检测评价结果提供了相应的依据,也对规范云南省的建筑工程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论文结合自该规范实施至今的相关工程经验及建筑结构检测的相关规范,对该标准中的某些条文及规定进行探讨,以促进本省及地区的实体质量检测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晓敏  车震宇 《华中建筑》2010,28(2):144-147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新城镇景观特色丧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论述了云南民族众多,文化景观的形成的因素有民族独特的宗教、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等,传统建筑、聚落、园林、生产性景观等物质文化景观资源反映了上述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城镇新景观创造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7.
姜鹏  徐坚 《华中建筑》2008,26(3):129-131
该文从探讨植物与宗教的关系入手。解析了云南省地形复杂多样,民族众多的背景下形成的独特宗教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在此宗教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绿色文化”^[1]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