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剑峰  朱振峰等 《陶瓷工程》1999,33(6):21-23,26
利用XRD物相分析及色度测定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的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原料细度及不同着色剂和矿化剂浓度等工艺条件下锰红颜料的颜色特性及反应机理,找出了合成锰红颜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张旭东  何文 《中国陶瓷》1996,32(3):23-26
本文介绍了Co2O3-Cr2O3-Fe2O3-MnO2系高温黑颜料的合成工艺,研究分析了四种氧化物的不同配比、混合及合成温度等工艺过程对颜料呈色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含钴量较低呈色纯正的Co-Cr-Fe-Mn系高温颜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过渡金属络合物吸收光谱理论对Co、Cr、Fe、Mn四种元素的变价离子使含B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3.
鹏搏 《上海染料》1999,27(4):30-32
该文简要介绍了DPP系颜料的合成工艺、成品性能和上前该类颜料的主要商品牌号及其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4.
刘福田  程新 《陶瓷学报》1997,18(2):91-95
以PDZ(等离子分解锆英石)为原料进行了锆铁红颜料的合成试验,讨论了各工艺参数对颜料合成的影响,对利用PDZ合成锆英石颜料的工艺制度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刘福田  陈家炎 《中国陶瓷》1995,31(5):1-4,16
利用PDZ原料成功地合成出了锆钒蓝,锆镨黄,锆铁红陶瓷颜料,讨论了各工艺参数对颜料合成的影响,优化出了PDZ合成锆英石颜料的最佳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Co_2O_3—Cr_2O_3—Fe_2O_3—MnO_2系高温黑颜料的合成工艺,研究分析了四种氧化物的不同配比、混合及合成温度等工艺过程对颜料呈色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含钴量较低呈色纯正的Co—Cr—Fe—Mn系高温颜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吸收光谱理论对Co、Cr、Fe、Mn四种元素的变价离子使含Ba釉着黑色的特性作出了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据悉,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与上海氧化铁颜料厂合作开发了利用硫酸法钛白粉副产硫酸亚铁湿法生产氧化铁系颜料工艺。该工艺将副产硫酸亚铁溶解净化制成亚铁溶液,再经碱中和与空气氧化,在溶液中合成氧化铁颜料,同时副产硫酸铵。改变工艺条件可生产不同色相的氧化铁红,平均生产1t氧化铁可处理废硫酸亚铁3.5—4t,与国外干法工艺相比,该湿法工艺投资小,易实现品种系列化。  相似文献   

8.
还原染料类颜料及其颜料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还原染料类颜料特点、重要品种及合成工艺进行了讨论,较系统地论述了该类型颜料的颜料化方法,重点了各种不同的颜料表面改性处理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刘福田  陈家炎 《陶瓷研究》1995,10(4):196-200
利用等离子分解锆英石原料成功地合成出了锆谱黄陶瓷颜料,讨论了各工艺参数对颜料合成的影响,优化出了以等离子分解锆英石为原料合成镨黄颜料的最佳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10.
氧化铁系颜料在无机彩色颜料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首屈一指,早在远古时代就开始使用氧化铁系颜料,至今仍不败落,究其原因是它具有优异的颜料性能,从低档天然矿物质颜料到高档合成的磁性颜料,品种多而用途广,价格低而无毒,所以得到大量的使用。1、氧化铁系颜料颜色丰富众所周知,氧化铁系颜料是以氧化铁红为主的系列颜料,色错很宽,可分黄、红、棕、黑四大类。细分则黄色按色相可由浅柠檬黄色到桔黄色,即由偏绿相的黄色到偏红相的黄色,其中间有无数个品种,可根据需要而定;红色可由桔红包到红紫色,即由偏黄相的红色到偏兰根的…  相似文献   

11.
油滴釉制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制氧化气氛烧制油滴黑釉器的基础上 ,探讨了影响油滴釉形成的工艺因素。通过一系列试验 ,进一步验证了油滴釉在结晶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液液分相 ;釉料的化学组成是油滴晶斑形成的先决条件 ;釉层厚度、烧成制度等是决定釉面效果的重要因素 ;油滴晶斑的呈色不仅与烧成气氛有关 ,还与着色氧化物的引入有关。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辅助加热技术在无机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波辅助加热是一种比微波加热更有优势、应用更广的新型加热技术,它可以弥补纯微波加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微波辅助加热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目前的设备工艺,分析了微波辅助加热在无机材料中应用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 of the gaseous firing medium and other technological factors (grain composition of the charge, pressing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the hold at the final firing temperature) on the properties of dinas and the degree of transformation of silica in it i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results o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hase compositions and properties of specimens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are recommended as optimum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for fabricating dinas on dry mineralizers that provide high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articles: the maximum grain size of quartzite is 2 mm, the pressing pressure is at least 50 MPa, the firing temperature is 1420°C, the duration of the hold is 44 h. Petrographic and x-ray analyses are used to show the preferableness of firing dinas in a reducing medium, which promotes a fuller transformation of quartz in the dinas and provides high operating properties for the articles.Translated from Ogneupory i Tekhnicheskaya Keramika, No. 6, pp. 14–17, June, 1996.The work has been done in collaboration with L. M. Khvostishkova.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 in specialized laboratories of the Ukrain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Refractories.  相似文献   

14.
曹荣海 《中国陶瓷》2001,37(1):31-32
本文叙述钧红釉瓷用液化气梭式窑取代柴窑烧成后的一些工艺改革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for steel white covering enamel with melting temperature 1000–1100°C and firing temperature 750–780°C and for aluminum white enamel with melting temperature 900–950°C and firing temperature 530–560°C is investigated. The physical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its melted are measured and the temperature-time firing regimes with the enamel deposited in the form of slip are determined. It is established that introducing modifier oxides and glass-forming oxides makes it possible to lower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by 15–20% and the enamel firing temperature by 20–30°C without introducing new components into the enamel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6.
应用传热学理论和VB语言建立了仿真软件,对瓷质砖烧成过程的内部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了不同烧成曲线、保温时间及改变瓷质砖的物性参数等因素对瓷质砖内部温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新兴  饶平根  陈大博 《中国陶瓷》2005,41(1):43-45,48
微波介质陶瓷是现代通讯技术中关键基础材料,综述了低温烧结微波陶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重要的低温烧结微波陶瓷体系,指出了改善低温烧结的微波介质陶瓷性能的途径和预期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偏高岭石、锆英石和氧化铈等为主要原料研制增白剂.首先,通过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优化确定出增白剂的最佳配方和最佳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将增白剂添加到坯料中,考察了增白剂颗粒度、辅助原料以及烧成制度等因素对增白剂在坯体中增白效果的影响,从而研制出增白效果良好的坯体添加剂.试验研究表明:锆英石、偏高岭石和氧化铈等的引入及其添加量以及它们之间的配方比例会影响增白剂的增白效果;辅助原料滑石、锂辉石等的引入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坯体的白度;同时,滑石和锂辉石的引入还能降低坯体的烧成温度,减少能耗,锂辉石还能缩短烧成周期.另外,经研究发现,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等其他因素也会对增白剂的增白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烧硼砂、石英、氧化铁、钾长石,苏州土等为主要原料制备铁系低温砂金釉。主要研究了釉料组成、最高烧成温度、析晶保温温度、析晶保温时间等对釉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三彩黄釉与娇黄釉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借助电子探针、X衍射仪和热膨胀仪等对同属低温铅釉的唐三彩黄釉和明清时期景德镇娇黄釉进行测试分析和对比研究,探讨了其内部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及工艺制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唐三彩黄釉与明清时期景德镇娇黄釉瓷的制作和烧成工艺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但同时明清时期景德镇娇黄釉的胎、釉质量又都有较大的提高,是唐三彩黄釉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