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统监测数据可视化目前还处于二维平面观察阶段,无法对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掌握。基于三维网格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利用WebGL技术实现插值监测数据场空间展示。实现了在线实时查看大坝结构服务性态,克服了传统监测平台中监测数据只能以单点时程图或平面图形显示、可视化程度低等缺点。通过研究表明三维可视化能够清晰直观的显示监测数据,使大坝安全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国内主要在线监测设备厂家采用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不统一的问题,开发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覆冰监测、气象和导线风偏监测、杆塔倾斜监测、导线微风振动监测、导线舞动监测和绝缘子污秽监测等在线监测技术,实现了数据集中采集、处理和综合应用分析。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3层体系结构,实现了在线监测数据统一接收、展示、状态预测、预警和统计分析,并应用在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上。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形势背景下三维测量技术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输电线路的危险物,而且能够提高输电线路测量的精准度,从而实现三维可视化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选取三维测量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工作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三维测量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工作流程进行粗略阐述的基础上,对三维测量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工作中应用实践路径进行分析与介绍,旨在利用三维测量技术有效地对输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测,提升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为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三维测量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从被测物体的x  相似文献   

4.
实现监测数据场空间监测物理量的三维可视化显示是对边坡安全监测结果进行高效分析的方法之一。在Visual Basic中引入Matrix VB组件,通过编写Visual Basic程序并调用Matlab插值函数,对监测数据场的空间数据进行插值,再运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和X3D虚拟语言技术,最终在Visual Basic平台下实现了监测物理量的三维显示。该方法集中了Matlab函数和Visual Basic各自的优点,有效解决了边坡监测区域监测点的插值问题。工程实例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实现边坡监测数据场的三维云图显示,可为边坡的安全监测结果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成果概况工程安全监测信息云服务平台(简称“平台”)是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自主研发的工程信息安全监控智能系统。平台实现了安全监测信息与海量的影像、高程、矢量、三维建筑物模型、倾斜摄影、激光点云、BIM、视频、文本等多元数据的融合应用,具备对监测数据即时采集、传输、展示、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实现了在线监控、动态监测、三维可视化、智能分析评价、预警决策等功能,形成了“设备-平台-智慧监控”全链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平台提供了完善的二次研发接口,可轻松实现专业化定制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积污特性,准确设计线路绝缘配置。本文研究了光传感技术测量输电线路绝缘子盐密的方法,设计制作了输电线路盐密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安装于线路杆塔的数据检测终端(ODU)以及监测中心组成,可实时监测终端所在环境下的气象参数和污秽度,方便工作人员了解线路积污情况。±800 kV楚穗直流输电工程已安装三套数据检测终端,分布在广州、南宁、曲靖三地。分析监测数据可知:气温、湿度受经纬度影响,其中纬度相同的地区气温、湿度大体一致;线路绝缘子污秽度一定程度上受气温、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从当前水利行业自动化监测业务收集到的海量监测数据中提炼出更多关键信息,进一步服务于安全监测智慧化,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概念,利用现有三维GIS可视化技术手段,结合时空数据模式,构建了一套三维可视化水利安全监测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直观展示数字三维地理空间中的地形、地貌、安全监测相关模型信息和扩展的分析、查询数据结果...  相似文献   

8.
陆小艺  杨国强  李捷 《红水河》2011,(5):97-101
主要介绍了三维GIS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并在直流±800 kV向家坝—上海线路工程(重庆段)的运行维护管理中,利用3D GIS技术开发了三雏可视化管理系统.系统功能包括三维可视化、设备管理及高级功能管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是线路运维信息化程度的深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对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压输电线路的布局和监测参数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层次型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子网为Zigbee网络,负责图像和标量数据的采集;骨干网为基于IEEE 802.11的多跳自组织网络,负责数据的远距离可靠传输。设计了全参数高压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分析了设计和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如节点供电、传输距离、电磁兼容等。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尤其适合中国穿越偏远地区的高压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0.
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交互式数据语言)是进行二维及三维科学数据可视化显示、分析及应用开发的理想工具。本文介绍了IDL语言的特点.并以茅坪滑坡体安全监测可视化信息系统应用实例,介绍了茅坪滑坡体安全监测可视化信息系统的结构、数据流程和功能实现,对IDL可视化工具应用于安全监测数据可视化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寒地带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及地下水监测野外工作的现状,研制一套环境适应性强的地下水动态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由水位探头、远程数据传输装置及终端平台组成。采用通用的1号碱性电池作为电源,维护方便。从系统的硬件及软件2部分着手,采取多项措施来降低仪器功耗,提高稳定性,重点解决监测仪器在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野外试验表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经受住了高寒气候下的低温环境的考验,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采集及远程传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丽花 《人民长江》2019,50(7):87-91
为解决在线蒸发监测系统配套雨量计精度不足问题,基于磁致伸缩技术的方法原理,蒸发和雨量传感系统均采用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配套减阻、防波阻尼系统,精准测量液位;再依据容积法和水量平衡原理计算降雨量和水面蒸发量,使其蒸发系统和雨量系统精度均达到±0.1mm,解决了在线蒸发系统雨量与蒸发监测精度配套问题。系统实时数据通过GPRS信道传送到中心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转录、发布,实现WEB、手机APP远程实时水面蒸发量、降雨量、工作状态等查询功能。经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水文站1 a多的在线监测数据与人工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在线监测数据精度基本满足现行规程规范要求,且系统运行正常稳定。该技术可为水面蒸发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渠道流量在线实时监测问题,依据声学多普勒频移的物理原理,开发了底座式IQ渠道流量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流量数据实时自动采集,并通过GPRS等信道传送到中心站。中心站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转录、发布以及远程实时查询流量、工作状态、时段水量等。以云南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输水线路末端站为例,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安装测量过程,分析了其监测精度。结果表明,与美国SONTEK公司的M9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水流剖面仪相比,IQ系统的测量误差在±5%以内,最大误差为-6.71%,系统误差为-0.9%,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三维GIS在电网工程设计运行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GIS技术发展以及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运营管理需求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状况, 并介绍了运营三维GIS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从架空送电线路以及变电站设计和建设的多个角度分析了三维GIS系统在电网设计与运行维护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结合水电厂实际需求,针对水电机组的特点,从开发者的角度详细描述了HM9000水电机组远程在线监测综合分析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结构、软件功能,并对其重点功能模块的开发难点,如本地与网络监测结合模式、数据保存和传输的自适应监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给出较好的解决方案,最终保证HM9000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分析处理功能,通过该系统对机组运行状态的长期监测分析,能为电厂积累机组运行特征数据,为电厂由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加快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研制为水资源管理提供装备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兵 《水利水电技术》2004,35(4):101-103
水资源管理需要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达到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的现代化,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建设水资源监测系统。通过分析国内外水质监测情况及国内需求,探讨水质在线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和系统的应用前景以及国产化研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比传统流量监测,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测流方式,介绍了非接触雷达流量传感器主要特点,详述了基于非接触式测流原理的雷达流量传感器及其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设计出基于非接触流量传感器的流量在线监测传输系统,就其实践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后续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电力塔作为电力传输中的重要设备,以及电力设备检测和管理的重要支持,其提取与可视化建模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此方面,传统的量测与制作手段存在周期长、人力和财力耗费大的不足。机载LiDAR系统作为一种主动式的测量传感器在近十几年来取了快速的发展,其获取的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点云使得快速高效的电力塔建模成为可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电力塔建模方法,其通过检测电力线对的连接点定位和提取电力塔,通过建立三维空间格网、利用二值图像轮廓跟踪的方法跟踪三维线结构,并由三维空间线特征建成电力塔三维模型。实验证明:此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完整度高,能够保留点云所描述的三维空间位置以及拓扑特征,是可行和有效的。该成果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电力设备管理与监测以及数字城市等可视化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数字式水面蒸发自动站的工作原理,通过与常规E601B型蒸发器同步比测实验,实现了蒸发观测在线监测.蒸发观测自动化、信息化,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大坝浸润线监测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模块化设计应用Zigbee协议、Modbus协议、工业以太网和GSM网络实现浸润线数据的传输,准确采集了不同距离监测点的实时数据。通过软件算法的设计,实现了大坝浸润线的智能分析和无人值班智能化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大坝安全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