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线接入网及其应用郑荣良何为“无线接入”?从交换接点到用户终端,如果部分或全部采用了无线方式,就称为无线接入。无线接入的含义很广,它包括移动无线接入和固定无线接入两种。通常的无线接入是指固定用户以无线的方式接入到固定电话网的交换机,即固定无线接入,又...  相似文献   

2.
面向公众宽带无线接入中技术相对成熟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从与固定无线接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分析出发,探讨了FBWA网络设计中在建设背景分析、技术分析和组网以及工程部署几个环节中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九七"系统的小灵通业务处理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渊  邵卫东 《电信技术》2003,(11):59-61
1 概述 无线市话是一种新型的个人无线接入系统.它采用微蜂窝技术,将用户端(即无线市话手机)以无线的方式接入本地电话网,使传统的固定电话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能够随时随地接听、拨打本地和国内/国际电话.  相似文献   

4.
PAS便携式无线接入电话是本地电话网的补充与延伸,它以成熟的高质量数字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有线电话可以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随身携带使用,随时随地拨打或接收市内、国内、国际电话,弥补了固定电话“热装冷用”的缺陷。不仅给用户极大的方便,而且电话的使用率和接通率将大幅度提高。 一、PAS系统组成 PAS系统由本地市话网、无线接入部分、无线电话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市话交换机 负责市话交换,接续,计费等功能。当交换机是模拟接口时,交换机与有线电话设备配置相同,它们通过局端机使用二线环路启动接入公众市话网,使电信局原有…  相似文献   

5.
常冬友  封颖 《电子工程师》2011,37(6):8-12,23
分析公众电话网、移动通信、互联网、城市应急通信等系统及有线与无线、固定与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并就这些典型公共通信系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下一代互联网IPV6协议的规划以及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展望物联网的应用前景,总结其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6.
固定式无线接入(FWA-FixedWirelessAccess)是指能把从有线方式传来的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用无线方式传送到固定用户终端或实现回传的一种通信系统,习惯上也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Loop)。FWA是包括了所有来自公用电话网的业务,并用无线作为传输方式连通固定用户终端的系统。与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固定式无线接入系统的用户终端是固定的,或者在极小范围内移动,例如在办公室、会议室、家中等等。因此FWA不需要移动控制和越区切换的功能,从而节省了设备投资。FWA系统从…  相似文献   

7.
0系统简介 目前我们国内所使用的无线市话(又称小灵通)是一种将固定电话传输交换网与无线接入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已有的固定电话网资源,以无线方式提供的在一定范围内具备移动漫游功能的通信服务,它是对固定电话网的补充和延伸. 目前我国的无线市话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日本技术的PHS系统,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使用,用户总量突破了1500万.另一种是基于北美CDMA技术的产品,目前在广州等地一些较小范围的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志勤 《电信科学》1997,13(4):16-19
本文介绍了固定无线接入的定义,系统组成,应用方式及其发展,最后提出了在固定无线接入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讨论了无线本地环路的发展态势,指出固定无线接入将是无线本地环路的主要应用方式,而移动接入模式可用于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10.
1网络概述 PHS采用微蜂窝技术,将无线市话手机以无线方式接入本地电话网,使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电话可以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移动使用.  相似文献   

11.
张帆 《通信技术》1999,(4):15-19
根据宽带接入的技术要求,在分析IMT-2000/FWA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它在未来宽带接入网中的两种应用方案及其在信令接口、业务质量、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应用背景和系统情况进行了叙述;介绍了广州3.5GHz FWA实验网方案和设计时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MS技术的逐渐兴起,对软交换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挑战。与IMS相比软交换更适合于实现传统的窄带话音业务,因此软交换后续的发展应该定位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上继承和发展传统语音业务。在这一定位的基础上,软交换可以应用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长途网以及网络智能化改造当中,同时软交换的一般网络架构也会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需求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数字欧洲无绳电话系统 (DECT)的标准体制形成过程、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叙述了DECT与GSM、PSTN联网结构 ,并结合上海DECT试验网试用情况 ,分析了DECT在我国应用将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业专网的电话网目前绝大部分仍是传统的PSTN网络。PSTN网络经过多年运行,存在“设备老化、故障率高、新业务支持力度不够、部分设备逐步停产”等诸多问题,面临转型。行业专网PSTN网络向IMS网络的迁移演进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对此分用户迁移类别、分场景进行阐述研究,希望能对相关行业专网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main peculiariti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 signalling systems, call handling procedures, charging principles, etc.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PSTN is also included. The primary goal of the paper is to show some specific PSTN features and give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existing interfaces rather than to describe existing exchanges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7.
宋俊德 《世界电信》1995,8(6):11-13,53
FWA系统是专为城市和农村设计的用无线方式在有线网和用户终端间传递信息的通信设备。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FWA的开发研制情况,并对多家厂商产品进行比较和分析。此外,文中还描述了FWA系统结构,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The bit error rate performance of broadband wireless fixed access (FWA) systems over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Linear MMSE equalization is examined theoretically for 16‐QAM and QPSK modulated FWA systems and shown to yield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validated by Monte‐Carlo simulations and proved to be reasonably accurate. It provides us an insight into the physical limitations imposed by the FWA channels and suggest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of future FWA system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话音传输的GPS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个采用话音通道传输GPS定位信息的应用系统。该系统由移动客户端和中心服务端两部分构成;客户端进行待定位移动目标GPS位置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通过GSM和PSTN网络的语音通道向服务端提供该移动目标的定位信息。在软件设计上,采用基于时间片的调度方法,解决了系统中多任务的时间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20.
燕珊  林孝康 《电讯技术》2003,43(4):92-95
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中语音业务的接入方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结构,分析了当前广泛采用的V5接口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ISDN一次群速率接口的接入方案并给出了其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