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化学镀制备Co-Pt-Mo合金镀层,研究了pH值及温度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镀层中钴的质量分数增加,致使镀层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增大;温度对镀层的成分及矫顽力并无影响,但是温度过高时反应速率过快,致使镀层表面出现“孔洞”.  相似文献   

2.
在磁场下电沉积制备Co-W合金镀层,研究了磁场强度对镀层沉积速率、微观形貌、成分以及磁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速率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洛伦兹力可以降低电极表面的浓差极化,避免氢气的析出,使镀层均匀、致密;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镀层的比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大,而矫顽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磁场强度为0.5T时,矫顽力最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沉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Co-Mo合金薄膜.讨论了薄膜组成与结构以及非晶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测定了薄膜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热处理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薄膜中钼含量(质量分数)为6.05%~30.03%时,镀态Co-Mo合金薄膜具有非晶态结构;经连续升温到400℃并热处理1.5 h后,Co-Mo非晶态合金发生晶化,且随着薄膜中钼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晶化温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在较高温度(高于500 ℃)下热处理后,Co-Mo非晶态合金晶化,并析出单一的hcp-Co相;热处理后,Co-Mo合金薄膜的软磁性变差.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纳米CoYxFe2-xO4铁氧体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CoYxFe2-xO4(x=0.0,0.1,0.2,0.3)铁氧体纳米粉末,并在不同温度下对样品进行了热处理.利用热重/差热综合分析仪及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样品的热反应过程.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自燃烧和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粉末样品都具有尖晶石结构,晶粒尺寸为10~22 nm之间,存在亚铁磁性.随着稀土钇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呈现变小趋势,晶粒尺寸减小,矫顽力增大,比饱和磁化强度减小,样品形成单相尖晶石结构能力变弱.经过热处理后,样品的晶格常数、晶粒尺寸、比饱和磁化强度增加,而矫顽力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5.
通过电沉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Co–Mo合金薄膜。讨论了薄膜组成与结构以及非晶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测定了薄膜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热处理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薄膜中钼含量(质量分数)为6.05%~30.03%时,镀态Co–Mo合金薄膜具有非晶态结构;经连续升温到400°C并热处理1.5h后,Co–Mo非晶态合金发生晶化,且随着薄膜中钼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晶化温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在较高温度(高于500°C)下热处理后,Co–Mo非晶态合金晶化,并析出单一的hcp-Co相;热处理后,Co–Mo合金薄膜的软磁性变差。  相似文献   

6.
对比了Ni-P合金镀层和Ni-Cu-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及硬度。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保温时间对两种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i-P合金镀层相比,Ni-Cu-P合金镀层表面更加致密,耐蚀性更好;当热处理温度为200~300℃时,Ni-P合金镀层和Ni-Cu-P合金镀层的硬度均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为400℃时,Ni-P合金镀层和Ni-Cu-P合金镀层的硬度均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镀液中La的质量浓度对化学沉积Co-Ni-B-La合金镀层各组分质量分数以及合金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比较了化学沉积Co-Ni—B合金镀层与化学沉积Co-Ni-B-La合金镀层的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L丑的质量浓度的增加,化学沉积Co-Ni-B-La合金镀层中Co和La的质量分数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ρ(La)为0.8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1.46%和0,31%;而Ni和B的质量分数则随ρ(La)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在ρ(La)为0.8g/L时达到最小值,分别为4.59%和3.64%。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着镀层中稀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P(La)为0,8g/L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为605HV。两种镀层的磁化强度对比表明,稀土能够提高镀层的饱和磁化强度,降低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故含La镀层显示出良好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镀法在硅基底上直接施镀了Ni-Co-P磁性薄膜,通过调整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控制镀层中镍、钴含量,优化薄膜软磁性能。采用SEM、EDAX、XRD和VSM研究了镀液中不同的镍、钴浓度比对薄膜形貌、成分、厚度、镀速、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Ni-Co-P薄膜由瘤状Ni-Co颗粒组成,镀态的Ni-Co-P镀层由非晶相构成。随着镀液中Co2+浓度的增加,镀层中Co元素的含量增多,Ni元素的含量降低,但镀层的镀速减缓,当镀液中Co2+含量过高时,施镀非常困难,而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对镀层中非金属元素P的沉积量影响不大。Ni-Co-P合金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镀层中Co元素含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矫顽力同时呈现下降趋势。当镀液中c(Ni2+)∶c(Co2+)=2∶3时,制备的Ni-Co-P镀层软磁性能最好,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820 emu/cc,矫顽力仅为4 Oe。  相似文献   

9.
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分析了Ce对化学镀Co-Ni-P合金层成分、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镀液中ρ(Ce)的增加,化学镀Co-Ni-P镀层中的Ce、Co和Ni含量有所增加,P的含量则相应降低;镀层由非晶态Co-Ni-P合金镀层转变成了具有微晶、晶态结构的Co-Ni-P-Ce合金镀层.稀土Ce的加入提高了镀层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降低了剩余磁化强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温度对化学镀Co-W-P合金镀层的厚度、成分、表面形貌、耐蚀性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镀速和增加合金镀层的厚度,但当温度高于90℃时,镀液容易发生分解。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镀层中钴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而钨和磷的质量分数迅速降低,使得镀层的耐蚀性降低。Co-W-P合金镀层呈现出典型的颗粒结构,表面均匀、致密。高温下合金镀层表面粗糙度增大,使得矫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显微硬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频(20~40kHz)下,采用脉冲电镀法在1Cr18Ni9Ti不锈钢上制备了镍钴合金。研究了脉冲频率、硫酸钴质量浓度及热处理温度对镀层微观形貌及显微硬度的影响。与直流镀层相比,高频脉冲镀层的表面较致密均匀,孔隙率较低,显微硬度较高。随着脉冲频率的升高或镀液中硫酸钴含量的增加,镀态镍钴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增大。当热处理温度为200~400°C时,直流及脉冲频率为20~80kHz所得镀层的显微硬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超过400°C时,显微硬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频率为120kHz及140kHz下所得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发现电沉积纳米晶Co-B合金的镀速随镀液温度的升高、电流密度的增大、pH的增加而增大。在镀液稳定范围内,随硫酸钴、硼氢化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酒石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四硼酸钠达到一定质量浓度时,对镀速影响较小。在研究范围内所得合金膜全部为非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非晶镀层是由纳米相微粒构成微米级的二次颗粒,二次颗粒堆砌形成薄膜。  相似文献   

13.
以Co(NO3)2.6H2O和Fe(NO3)3.9H2O为原料,采用直接溶液合成法制备CoFe2O4纳米粉体。分析了纳米粉体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合成机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粉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CoFe2O4粉体为立方尖晶石铁氧体,颗粒细小、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约为5nm。500℃以下热处理的粉体表现出良好的超顺磁性;500℃以后,随热处理温度上升,颗粒尺寸变大,粉体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比剩余磁化强度Mr和矫顽力Hc均增大。室温下CoFe2O4粉体的Ms为3.4A.m2/kg。当热处理温度为900℃时,Ms增大到59.5A.m2/kg,Hc增大到97.0kA/m。  相似文献   

14.
电沉积非晶态Ni—W—P—SiC复合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对非晶态Ni-W-P-SiC复合镀层硬度、耐磨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镀层在300℃以下为非晶态,在300~400℃之间为混晶,400℃开始晶化,并析出细小的Ni3P相,在镀液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能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晶化温度,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热处理温度达到400℃时,硬度和耐磨性达到峰值,腐蚀试验表明复合镀层在各种腐蚀介质(硝酸除外  相似文献   

15.
钴硼合金化学镀工艺及其性能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制得钴硼磁性合金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镀层在镀态以及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组织结构。另外,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和矫顽力的影响。钴硼合金在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经热处理后,镀层向晶态转变,在400℃时,硬度和矫顽力达最大。  相似文献   

16.
用柠檬酸自燃烧法制备出CoFe_2O_4纳米粉末,对燃烧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吸收谱(IR)对燃烧产物进行形貌,成分以及化学键分析,用x射线衍射(XRD)对燃烧产物及热处理产物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燃烧产物为CoFe_2O_4纯相,尺寸在40~80nm之间,且有较高的分散性和低的团聚。用振动样品测磁计(VSM)在室温下测量了燃烧产物及热处理产物的磁滞回线,发现测得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矫顽力(Hc)以及剩磁比(Mr/Ms)均强烈依赖于热处理温度,Ms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而样品的Hc与Mr/Ms均当热处理温度为400℃时达到最大,并且Hc达到了3180Oe。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火焰喷雾工艺合成了M型BaFe12O19铁氧体空心微球。用热重-差热,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它的静磁性能。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800-1100℃,保温3h时,能形成单相M型铁氧体空心微球。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晶体结构越完整,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减小。  相似文献   

18.
纳米晶CO1-xNixFe2O4铁氧体的制备及Ni2+对其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银  丘泰  沈春英  杨建 《硅酸盐学报》2007,35(2):160-163
采用喷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Co1-xNixFe2O4(0≤x≤1)铁氧体粉料.通过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测试手段分析了铁氧体粉体的微观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磁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喷射-共沉淀法制备的Co1-xNixFe2O4铁氧体纳米粉料颗粒细小均匀、形状完整.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纳米晶Co1-xNixFe2O4铁氧体为尖晶石型固溶体.600℃下煅烧1.5 h,样品晶粒尺寸约为40 nm左右,平均颗粒尺寸小于100 nm.室温下,样品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着Ni 2离子含量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在20CrMnTi低碳钢上实施渗碳工艺,再化学镀Ni–P合金,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Ni–P合金镀层结构、显微硬度和结合力的影响,探索了不同载荷下Ni–P合金镀层的耐磨性,并与渗碳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Ni–P合金镀层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并伴随着新相Ni3P的析出。镀层结合力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强,而镀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则先增大后减小,并在400°C时达到最大值。在本试验条件下,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耐磨性优于渗碳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Mn掺杂非正分Co铁氧体Co0.7 MnχFe2.3-χO4粉体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及阻抗分析仪研究样品的结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研究表明:样品均以单相尖晶石结构存在,掺Mn降低了材料Curie温度,也使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减小,Mn掺量χ=0.7时,材料的Curie温度、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314.5℃,6.9×103 A/m和13.1×103A/m,均小于未掺Mn时的值;材料的介电性能也与Mn掺量有关,在一定的频率下,随Mn掺量的增加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大,而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则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