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与网络》2007,(20):54-54
有不少人认为:“构件”这个词是翻译工作的一大败笔! 众所周知,翻译计算机术语是很难的.许多术语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构件”这个词也是如此,翻译过来的时候.到底是指“对象”,还是指“组件”,抑或是指“框架”呢?有时候似乎都可以指,有时候又似乎都不可以指,还有的时候,甚至和约定俗成的“中间件”相互混淆。所以说,从长远来看,很多人是不大赞成“构件”这种模糊的概念持续太久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CET 《电脑迷》2009,(7):72-72
对于外语马马虎虎的人来说,谷歌金山词霸取词、划词翻译功能很不错,有了它的帮助基本可以保证看懂那满篇的洋文。但是这个翻译官就是有点多嘴,开启它,鼠标移动到哪就翻译到哪(如图),有时候看个中文网页也要翻译半天……  相似文献   

3.
你或许听说过“环境变量”这个词,但你可能对它的作用并不清楚。它到底是干什么的?是令人费解的系统术语,还是可以简化操作、排除故障的好帮手?这次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新”朋友。  相似文献   

4.
标准不统一软件界对于构件的确切定义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EJB显然是一种构件;同时,J2EE的整个表达层也可以被看成为一个构件;此外,以Web服务形式包装好的任何应用资源应该也是构件。通常而言,“构件”这个术语表示一个软件模块,这个模块可以包装成编译好的形式,因此可以独立地作为应用程  相似文献   

5.
我们发现计算机领域中使用的术语总是非常有趣。例如“虚拟”(Virtual) 这个词.在计算机领域,它是指某件东西并不存在,但是通过软件模拟出来了。  相似文献   

6.
马鉴  范涪  曹志鸿  王林 《程序员》2005,(2):67-70
正名主持人:大家好。各位都是对 RIA 有所体验和见解的专家。我们今天在这里一起来探讨 RIA,是希望弄明白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比如究竟什么是 RIA?会是什么样的影响?我觉得 RIA 这个词就是一个比较令人费解的词。什幺叫“Rich InternetApplication”?各位能否先谈谈自己对这个新术语的理解?范浩:其实叫什么术语,不是关键,看这个术语,了解一下它的产生背景就会可以深入了解它的深层含义,基于 BS 的Web 技术最初的需求是便于用户浏览而  相似文献   

7.
B 《电脑》2004,(1):61-63
“JS”这个词跟“PL”(漂亮)等很多网络流行的术语一样,完全符合网语的拼写规则,是“奸商”二字的拼音前一字母的组合缩写,是每一位DIY们都不能不认识的—个词!其实JS时常有,也并非今年特别多,因此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地提防,才能把口袋里面的钞票不给JS们骗走!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5,14(7):26-28
在信息传输系统(ITS)行业中,“模块(modular)”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相当频繁的看到它以8针模块接插件形式与双绞线电缆联系在一起。从字面上讲,这个术语是指可交换部件,或在特定场合下可被其它器件所替代的模块。  相似文献   

9.
“虚拟”这个词,是从Virtual翻译过来的,这个词翻译得很有点问题。看看《现代汉语字典》解说“虚拟”:“不符合事实的,假设的”。虚者,假也;拟者,设定也。目前全世界都用“virtual reality”来描述网络商给我们营造的新空间,我们翻译成“虚拟现实”。但是,Virtual这个词原来一点都不“虚”,正好相反,它是“真实的”意思。完全没有“虚拟的”意思,更没有“虚构”、“虚幻”、“虚假”的意思。 好,好,我们不咬文嚼宇。但是要命的是,中文世界里,实际上就是把Virtualreality看作是一…  相似文献   

10.
听到“入侵”这个词是不是让你觉得有些恐惧?网络上的“入侵”指的是一些人(网络上称为“黑客”)试图进入或者滥用你的系统。所谓入侵的目的也有很多种,可以包括从严厉的偷窃机密数据到一些次要的事情,比如滥用你的电子邮件系统发垃圾邮件,但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这种入侵都是决不可饶恕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这个社会很有意思,不管是哪次浪潮来了,“社”这个词都是跟潮流捆绑在一起的社会和商业一体化组织。在第一次浪潮中,社这个词跟农业捆绑,是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如鲁迅笔下的《社戏》。在鲁迅家南边二百多米谈过一场“错错错,莫莫莫”恋爱的陆游,曾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诗句。社在古代中国,作为一种组织,是不分层的扁平化组织。  相似文献   

12.
极客装备     
什么是极客 “极客”是来自英文”Geek”一词的翻译,又译作“奇客”。它有着比较丰富的含义,不过国外最普遍定义的Geek,是指一些喜欢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上与人交往的人,一般认为在电脑和网络上进行生活的人就是Geek。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极客理解为电脑和科技的狂热爱好者。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与网络》2005,(6):41-41
No.1-普通QQ号照样可以克隆QQ好友。信大家手头都有几个备用的QQ号吧,一般都是在当初QQ我是垃圾的时候弄来的,但是有时候因为某些原因,突然要把一个QQ上的好友完全克隆到另外一个QQ上面,这个“庞大工程”我想一般人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完成它的。您先不用着急羡慕QQ会员的克隆好友功能,我们自己动手,照样可以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闲话PK     
端宏斌 《程序员》2006,(7):90-93
由于超级女声的流行,使得一个本来只应属于网络游戏领域的专用术语一夜间成了脍炙人口的流行词汇,这个词就是“PK”。那到底什么是“PK”?让我们追根逐源,看看它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呢?下面笔者就为大家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在大规模构件库中改善检索性能的问题,提出构件的标识表示,并设计了基于标识的构件检索方法.标识由领域术语、刻面术语以及高权重词等代表构件主要信息的词组成.使用标识表示构件可以获得比刻面分类更多的有效信息并能够校正刻面分类产生的主观影响,有利于检索准确率的提高.为提高检索速度,设计了功能倒排索引与标识索引组成的双向组合索引.最后与常用检索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标识的构件检索具有较高的检索效率以及良好的综合检索效果,能够较好的满足大规模构件库的检索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默认情况下,PowerPoint都是从头开始按顺序演示,但有时候出于演示需要,我们需要从PPT演示文稿的第三页或营其他页开始播放,该怎幺办呢?其实我们可以借助PowerPoint的“放映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干货     
林敏 《程序员》2013,(11):77-77
我不清楚“干货”这个词是如何从食品行业进入IT圈并流行起来的,只感觉某一天忽然一下大家都在用这个词,以至于在许多活动上都有嘉宾声明自己分享的内容是干货。我在收到不少分享的邀请时,也时常有善意的“干货”提醒。  相似文献   

18.
对Internet和WWW有所了解的人都经常会听到“HomePage”这个词用p么HomePage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呢?HomePage翻译成中文比较困难,有人将其翻成“首页”、“信息页”、“信息窗”、“本页”等等。这些翻译总的来说都不太贴切。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我倾向于将其翻译成“信息页”或者干脆就称为HomePage。HomePage与Internet上的WWW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它是依托在WWW服务器上的以超文本方式表达的信息。HomePage一般是针对任何一个实体而言的。小到某个人的HomePage,大到可以号称一个国家的H0mePage。如果我们谈到个人的Ho…  相似文献   

19.
林丽华 《电脑迷》2009,(12):67-67
有时候因为工作需要,会收到一些外文邮件,而自己的外文水平又不是太好,怎样阅读这些外文邮件呢?除了使用外语词典或请朋友翻译之外,恐怕大多数朋友都是借助翻译软件或搜索引擎解决这一问题,总是相当的繁琐。其实,只要使用了Gmail邮箱,就可以自动完成外文邮件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典籍术语存在普遍的多义性且缺少古汉语分词算法,使用基于双语平行语料的对齐方法来自动获取典籍术语翻译对困难重重。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子词的最大熵模型来进行典籍术语对齐。该方法结合两种统计信息抽取频繁在一起出现的字作为子词,使用子词对典籍进行分词,解决了缺少古汉语分词算法的问题。针对典籍术语的多义性,根据典籍术语的音译模式制定音译特征函数,并结合其他特征使用最大熵模型来确定术语的翻译。在《史记》双语平行语料上的实验表明,使用子词的方法远远优于未使用子词的方法,而结合三种特征的最大熵模型能有效的提高术语对齐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