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配电网在高渗透率、低负载运行状态下,分布式电源(DG)接入系统后对原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针对DG接入配电网的不同位置会对系统电压产生不同影响的问题,提出6种不同DG接入配电网方式.首先利用前推回代潮流法求解并网后节点电压值;然后以电压质量最优为目标,支路容量、节点电压、有功及无功功率平衡为约束条件,利用新颖帝国竞争算法(ICA)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IEEE-33节点中进行仿真验证,所得结果表明方式3与方式6接入为最优接入且验证了 ICA算法在寻求高渗透、低负载运行状态下DG接入位置具有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容量对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文中构建了静态电压稳定指标,设置了不同的方案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DG容量和接入位置对配网有重要影响,同时有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为减少DG的容量和位置不合理规划造成不利影响,文中建立了以综合成本、网损和电压稳定裕度为目标函数的模型,采用基于小生境的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仿真,求解多目标Pareto解。在实际决策过程中,规划人员可根据不同偏好或实际需求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择合适的最优解,实现DG的多目标最优选址定容,为分布式电源的经济可靠接入配电网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配网电能质量、实现配网负荷水平的调节,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配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在分析复合储能工作原理与蓄电池储能调峰优化的前提下,构建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第一阶段优化配置模型中,以最小电压波动、网损为目标函数,从而确定蓄电池储能的最佳接入位置。第二阶段优化配置模型中,将配网接入的最低储能设备总容量作为目标函数,从而实现储能设备容量的优化配置。通过最佳保留策略、交叉、变异率的自适应变化,对遗传过程进行优化。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以此确定储能的最佳配置方案及运行优化策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配网储能进行优化配置后,配网电压波动指标明显下降至1.95%,并且网损值、电压波动指标大幅降低。该方法能够实现各类负荷的调峰,具有削峰填谷效应。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与定容对配电网有着重要影响意义,针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系统能量损耗和各节点电压影响的问题,首先建立了以有功功率损耗和系统节点电压的目标函数优化模型,提出了充分整合引力搜索算法(GSA)的勘探能力和粒子群(PSO)的开采能力的混合算法(PSOG-SA),同时确定权重系数,最后采用IEEE-33标准节点配电网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和其他两种算法的比较,验证了配电网系统在该算法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算例分析表明,合理的DG接入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有功功率损耗,改善节点电压.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与容量的不同会对电网产生不同影响,如何确定最优的接入位置及容量是保证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经济性运行的关键因素。以系统网损最小为目标,考虑到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建立了福建省山区配电网网损目标函数模型,模型中以系统功率及电压为约束条件,提出利用萤火虫优化算法对分布式电源最优接入位置及容量进行寻优。该算法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全局寻优能力。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在求解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微电网脆弱性评估即是找出电网自身的薄弱环节,以增强其安全稳定性,但传统的脆弱性评估忽略了电网本身结构特性以及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微电网脆弱性的影响。基于此,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加入系统前后节点的脆弱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加权的综合脆弱性指标,其中结构脆弱性指标是基于节点度数和线路电抗值对节点重要度进行评估;运行脆弱性指标包括各节点的电压质量和线路的有功功率平衡度。对加入不同类型DG的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不同类型DG以及不同并网点的系统脆弱度,充分评估分布式电源加入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且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脆弱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新能源需求十分迫切。基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电源(DG)不仅可以作为传统供电模式的重要补充,还将在能源综合利用上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以以分布式利用为主的新能源,符合国家能源战略。但随着DG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传统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提出了挑战。为研究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网影响及改进措施,文中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论述了DG并网对配网的影响及改进的研究现状。从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配网规划、电能质量、继电保护等方面总结了DG并网对配网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论述了含DG的配网故障后的孤岛问题及微网的相关研究。展望了未来DG在电网中高比例发展高情况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DG接入对传统配网保护影响,分析说明目前运行中的保护方案存在的问题,在对各类含DG配网保护策略特点归纳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对比较具有可实现性的含DG配网保护方案,通过在线路中加装少量断路器,配合分析调整原有电流保护的整定方案,最后分析了此方案实行的难点,给出了推荐的DG短路计算模型,为含DG配网保护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位置及所注入的容量会对电网的损耗和电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在综合考虑电压稳定以及电网损耗的基础上建立起分布式电源优化模型,以Isight为优化平台,以MATLAB为数值求解软件,构建并实现分布式电源优化设计计算流程.该方法成功实现降低网损并提高电压稳定性的目标.采用配电网的标准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优异的优化效果,有助于工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SDH承载配网的节点分布存在偏差,在分配时难以实现节点互通,对配网光纤分配造成较大影响,无法及时对配网线路进行差动保护。为了提升SDH承载配网线路光纤差动保护的实时性,设计了一种可靠性度量下的SDH承载配网线路光纤差动保护逻辑优化方法。在分层和分割的正交关系设定下,以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划分SDH承载配网光纤的传输结构,形成电路层、通道层以及传输媒介层。按照全电流模式和故障分量模式定义差动保护依据,通过差动保护整定值设定,增加配网线路光纤差动保护的灵敏度。考虑配网线路光纤分配模式,随机选择2组判断变量,以可靠性度量方式建立模型,将相交区域设定为可能出现的故障位置,实现SDH承载配网线路光纤分配的差动保护逻辑优化。实验以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种类型进行差动保护测试,新方法可以不受暂态电容电流影响,将三相差流控制在0 A,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差动保护响应时间低于5 ms,提升了差动保护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电源(DG)是一种可以与环境兼容,利用清洁能源发电,可以满足用户对电量的特殊需求的发电装置。因此,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不仅可以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反馈给电网。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后,不一定能降低配电系统的网损,提高电网的稳定性,还有可能会因为并网的规划方案设计的不够好反而对电网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规划尤为重要。在分布式发电的并网规划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分布式发电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因此,本文选择具有结构简单、执行方便、优化效率高、参数设置简单、鲁棒性好等优点的差分算法,通过建立系统,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选择其最佳位置,计算出最优容量,并得到最优目标函数,来达到最佳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网损和电压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磊  江辉  彭建春 《计算机仿真》2010,27(4):279-283
为了寻求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网损变化影响的规律性,使电网可靠平稳运行。基于辐射状链式结构配电网的恒功率负荷模型,采用前推回代的配电网潮流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潮流的影响。根据潮流计算结果,结合33节点标准配电网测试系统,研究了分布式发电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的改变,对配电网网损和电压分布的影响。利用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配置分布式发电位置和容量能够更有效地改善配电网网损和维持电压稳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电网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市场的开放,将分布式电源集成到现有配电系统是今后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以配电网网损和节点电压偏移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考虑支路电流约束、分布式发电单元容量和总接入容量等约束条件,构建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优化配置模型。并提出基于均匀设计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寻优计算,避免了遗传算子的盲目试凑,可以较好地兼顾多目标优化Pareto解集的多样性与快速性,有效提高优化精度。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合理优化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网损,提高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波动特性会使配电网发生电压波动变大等问题,在对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风电输出功率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电压波动影响的相关原理;利用PSCAD/EMTDC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立了包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仿真实例模型。对配电网在不同容量、不同并网位置的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风电作用下的电压波动情况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电压波动特性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态势评估中评估因素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模糊集划分、隶属函数需事先给定以及忽略了数据分布特点对评估结果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佳聚类准则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态势评估方法。根据最佳聚类准则得到最佳聚类数和聚类中心后完成数据属性的模糊集划分及隶属函数的确定,建立了基于单因素的主因素和加权平均的一级模糊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所有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权值,并建立所有因素的主因素和加权平均的二级模糊评估模型,将其应用到民航灾难态势评估过程,得到了较好的态势评估结果。通过对两种模型的评价,得出加权平均模型的态势评估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以燃气内燃机驱动的同步电机作为分布式电源,对小型孤岛分布式微型电网并网进行了研究,根据同步电机的四阶基本方程提出利用PI控制方法,将频率和相位差反馈到励磁电压,对其进行励磁控制,以改变分布式孤岛微型电网的频率与相位,使孤岛微型电网与大电网近似满足并网条件。在不能调节分布式电源有功增加孤岛微电网频率的情况下,在不切除负荷、不中断供电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方法。通过励磁控制,能够降低微电网电压,减少负荷消耗功率,提高微网频率。在MATLAB中编写S函数进行仿真,可以证明在保持原动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调节PI参数,可使孤岛微型电网与无穷大电网的频率和相位保持一致。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分析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并基于可靠性指标建立优化配置模型,解决新能源大量接入环境下配电网存在的可靠性分析困难的问题。本文根据接入分布式电源后电网的特性,将配电网简化为以自治单元为主体的系统,然后进行自治分区划分并分类,计算不同类别自治分区的可靠性指标。并且通过可靠性指标建立优化模型,最终对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进行配置。通过实际算例分析,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正确的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并且将负荷的可靠性指标用自治区域指标替代,从计算量上减小计算的复杂度,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因此基于自治单元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和优化配置方法更适用于当前大规模接入分布式电源的系统,为解决目前配电网可靠性计算的难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