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明鑫  朱跃龙 《微机发展》2004,14(7):90-92,128
Web服务的基础规范仅支持具有简单交互协议的服务调用,不能支持需要交换一系列消息交换的复杂的电子商务交互。文中首先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会话和会话模型的概念,试图用它们来解决双方或多方之间复杂的多步骤的长运行期的交互问题,然后从新兴的描述Web服务的会话性的各种标准归纳出两种会话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应用和比较,最后给出基于会话的企业问应用集成模型,综合应用了基于这两种会话模型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基于AJAX的富客户端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JAX即异步的JavaScript与XML,利用JavaScript、HTML、DOM技术进行Web富客户端设计,后台异步执行与服务器的交互,不会因为交互而中断用户对屏幕的操作,可提供更好的服务响应。AJAX使得基于Web的传统客户端设计,达到与单机GUI方式同样的效果,对基于Web的分布式系统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与传统的Web开发方式进行对比,详细介绍了AJAX的核心技术和使用AJAX开发Web应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确定OWL-S过程模型描述Web服务之间交互协议的能力和缺陷,为组合Web服务执行提供有效支持。将组合web服务视为基于Web服务的工作流,利用OWL-S过程模型的控制结构给出工作流模式的实现方案,分析出OWL-S描述web服务之间交互协议的能力及缺陷;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基于OWL-S的组合web服务执行工具,通过验证Web服务调用的有效性及Web服务之间交互协议的有效性,提高组合Web服务执行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4.
Web服务技术与语义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语义网服务。语义网服务利用本体技术增强了Web服务的语义表达能力,使服务的发现与执行,组合与交互更加自动智能化。关注Web服务的非功能属性,即服务的QoS属性,研究分析了基于QoS的语义网服务组合工作,提出了一个Web服务的QoS本体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在语义网服务组合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Web服务技术是一种新的基于Internet分布式组件技术,它的出现给企业应用集成(EAI)和电子商务等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Net架构中的Web服务模型就是它的一个具体实现。主要利用.Net Web服务模型实现一个流通EDI系统,解决了传统的EDI中的一些缺点.给出了整个EDI系统的系统架构图、主要功能模块,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的方法,同时指出了这个系统待解决的问题,即与其它EDI系统的交互。  相似文献   

6.
Web服务的基础规范仅支持具有简单交互协议的服务调用,不能支持需要交换一系列消息交换的复杂的电子商务交互.文中首先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会话和会话模型的概念,试图用它们来解决双方或多方之间复杂的多步骤的长运行期的交互问题,然后从新兴的描述Web服务的会话性的各种标准归纳出两种会话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应用和比较,最后给出基于会话的企业间应用集成模型,综合应用了基于这两种会话模型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如何抽象描述复杂业务流程的交互是服务计算研究的重要问题。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虽然关注业务流程建模,但却忽略了建模过程中组件之间的并发交互描述和实现。针对Web服务并发交互,提出一种基于BPMN的Web服务并发交互的形式化模型。首先,采用BPMN描述业务流程中的并发交互模式;其次,将BPMN并发交互模式映射到Orc语言;最后,Web服务实例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支持Web服务并发交互抽象建模。  相似文献   

8.
一个基于浏览器与组件技术的Web信息发布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Web信息发布是Internet信息服务发展新的热点,它改变了传统Web信息服务单向的传输方式,实现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文章分析了两种传统的Web信息发布模型,提出了一个基于浏览器与组件技术的Web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理论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季  朱小勇 《计算机工程》2010,36(15):25-28
针对Web服务环境的开放性、欺骗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WSTrustM。该模型采用模糊理论的方法对信任度进行度量并对信任评估因素进行组合权重分配,利用模糊集合理论的隶属度概念对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等级划分。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在Web服务信任评估方面更加准确,可以降低交互风险、保证交互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在复杂多变且不可预知的因特网环境中,Web组合服务的实际交互行为和它本身定义的规约之间的一致性是难以确保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服务组合实例的服务交互行为Petri网模型应用于交互行为一致性检测的方法。首先,提出了一个Web服务交互行为的运行时监控框架,从行为抽象和提取方法、服务交互行为的捕获机制以及交互行为一致性运行时检测方法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还详细描述了基于服务交互行为Petri网模型的一致性检测机制。最后,对一致性检测方法的负载和性能进行了充分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张锡哲  吕天阳  张斌 《软件学报》2016,27(2):231-246
随着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以自治的服务协同与互操作为主要构造手段、结构与行为随需而变的面向服务的软件系统已成为当前主流的软件架构,分析并理解服务交互行为对于这类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维护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面向服务的软件系统中基本构成元素Web服务的复杂交互执行行为,考虑到服务自治性及系统规模化所带来的复杂性,借鉴复杂网络建模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服务行为特征的服务动态行为生长演化模型.模型首先以真实服务的服务结构数据为基础,以服务间参数关联关系为核心,通过参数匹配建立服务结构网络作为基本连通性约束,代表可能发生交互关系的服务.然后,基于服务间的择优选择、组合交互及动态重组等特性,对面向服务的软件系统生长演化及动态执行行为进行了仿真建模.在Seekda及QWS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软件系统的层次性结构有所不同,由自治的Web服务所构成的软件系统具有更强的模块性;与系统中个体服务演化规则,如择优连接及动态重组相比,服务结构网络的性质对系统最终形态有更重要的影响,相关结果对大规模服务软件的构建及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Web服务容错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Web服务的迅猛发展,Web服务的高可用性已成为业界关注的一个新的焦点.作为一个新型的分布计算模型,Web服务有很多新的特点,所有这些新的特点对传统容错技术带来新的挑战.以如何提高Web服务的可用性为目标,对Web服务容错关键技术(包括体系结构、复制算法、失效检测以及日志和恢复)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Web服务的特点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开发基于Web Services的多层分布式数据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Web Services是新一代Internet分布式应用框架.代表了下一代网络计算和企业应用的必然趋势.它将业务处理与客户交互分离,有着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市场潜力。多层分布式数据库克服了传统应用系统诸多弊端,是目前企业应用的主流模式。将多层分布式数据库建立在Web Services之上,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满足开放、通用和安全的要求。因此基于Web Services的多层分布式数据库是适应企业网络应用的需求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代表了目前和未来网络和数据库相关技术研究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对互联网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强对Web服务态势的管控,并为自主Web服务应用的开发提供支持,对传统的SOA架构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个面向自主化Web服务的注册中心模型。该注册中心不仅支持Web服务的基本注册功能,还提供了对Web服务态势信息的管理能力。介绍了自主服务的生命周期模型以及描述模型,给出了自主服务注册中心的关键技术,并开展案例分析来验证模型和实现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模糊Petri网及其在Web服务信任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 Web服务的信任评估准确度和交互成功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Petri网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WS-TEM)。该模型给出了评估的模糊信任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etri网的推理算法,并使用模糊Petri网中知识表示和运行的基本算法,并行处理一个服务实体的多个推荐信任来综合评估Web服务实体间的信任关系。经过模拟实验和分析表明,该模型在Web服务信任评估上更加准确可靠,从而降低了交互的风险,保证了交互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is a powerful Web development model for browser-based Web applications. While Web services essentially are universally accessible software components deployed on the Web and designed to support interoperable machine-to-machine interaction over a network. Because technologies that support both AJAX and Web services are XML-based, the two can leverage each others' strength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and organizations are 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relationship, working to improve their Web applications through AJAX and Web services. Our system integrates the two for Web-based cooperative image editing. For message exchange delays and browser security limitations have hampered Web-based cooperative image editing. This integration resolves these issues and offers a framework for generic cooperative business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7.
基于Active XML的动态Web服务组合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Web服务应用的发展,大量存在的应用服务之间需要解决共享和交互,动态Web服务组合为解决信息共享和应用协作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该文通过引入Active XML(AXML),扩展Web服务,提出了一个基于Active XML的动态Web服务组合框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动态服务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支持组合服务的即时生成以及在动态环境中的快速部署和发布。  相似文献   

18.
Web Services power through explicit representations of Web resources underlying seman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lligent Web infrastructure that can fully exploit them. Semantic Web languages, such as OWL, extend RDF to let users specify ontologies comprising taxonomies of classes and inference rules. Both people and software agents can effectively use Semantic Web Services.' Agents will increasingly use the combination of semantic markup languages and Semantic Web Services to understand and autonomously manipulate Web content in significant ways. Agents will discover,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agents and services and-as we' 11 describe -will rely on policy-bas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chanisms to ensure respect for human-imposed constraints on agent interaction. Policy-based controls of Semantic Web Services can also help govern interaction with traditional (nonagent) clients.  相似文献   

19.
Web 2.0 predicates an improved and seamless user intera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eb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guaranteeing required services and a flexible generation of user applications. This occurs via an agile composition of services from available application (foundation) tools. Hence, Web 2.0 developers merely create the core of these applications, while the boundaries dynamically change and expand in accordance with user interaction (a use model). In other words, the resources, tools, and services act as plug-in entities that users can add or remove from the application's operational framework according to their needs.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or SOA, model for managing the operation of Web 2.0 platform actors, improving the services provided to consum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