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将精练剂M-177应用于纯棉织物冷轧堆练漂工艺,单因素分析精练剂用量、液碱用量、双氧水用量和冷堆时间对练漂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冷轧堆练漂工艺。优化的棉织物冷轧堆练漂工艺为:精练剂M-177 25 g/L,液碱180 g/L,30%双氧水50 g/L,室温处理24 h。经处理后的棉织物毛效为11.8 cm/30 min,白度为81.9%。  相似文献   

2.
《印染》2016,(8)
研究了一浴精练剂ZS和双氧水用量,以及精练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精练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棉织物精练剂ZS一浴短流程练漂工艺。结果表明,一浴练漂法最佳工艺为:精练剂ZS 3~3.5 g/L,双氧水8 m L/L,精练温度95~100℃,精练时间60 min。采用该工艺练漂的织物白度达到80%以上,毛效13 cm/30 min以上。添加适量的有渗透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提升棉织物的毛效。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精练剂DM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效多功能精练剂DMA对全棉针织物进行练漂一浴加工,以代替传统练漂工艺。生产结果表明,与传统练漂工艺相比,DMA练漂一浴工艺的白度相当,毛效稍好,强力损失小,染色得色率高。此外,DMA工艺还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成本低、节能环保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安刚  孟春丽  高建峰 《印染》2013,39(8):17-18,21
选用精练酶881对纯棉平纹织物进行练漂一浴法处理,探讨了精练酶881、双氧水和稳定剂硅酸钠用量及汽蒸时间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工艺为:精练酶881 20 g/L,双氧水(35%)8 mL/L,硅酸钠5 g/L,100℃汽蒸60 min。精练酶881一浴前处理工艺简单,对纤维损伤小,处理后棉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常规工艺的相当。  相似文献   

5.
将低温漂白活化剂LTB应用于棉织物低温练漂工艺,研究了练漂工艺对LBD练漂效果的影响,测定了练漂后织物的性能。优化工艺为:27.5%H2O210 g/L,Na OH 2 g/L,精练酶A4 1.5 g/L,LTB 2 g/L,浴比1∶10,80℃处理45 min。与常规练漂工艺、NOBS及市售低温活化剂工艺对比,结果表明,LTB对H2O2具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能促进H2O2的有效分解,具备高效节能效果。H2O2/LTB构建的活化体系应用于棉织物的低温练漂时,练漂后棉织物的白度为75.1、毛效为8.5 cm/30 min、断裂强力为96.8 N/cm,基本满足染整后道工序要求。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精练酶T115 I用于纯棉织物练漂一浴法前处理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为:处理浴浴比1∶20;精练酶T115 I 1.5g/L;双氧水5mL/L;加热至100℃煮漂50m in。经此工艺处理后的棉织物,其毛效为10.3 cm,白度为80.3,经向撕破强力为656.0N。  相似文献   

7.
棉织物低温练漂助剂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棉织物低温练漂新助剂——精练剂DM-B806、活化剂DM-B808对棉织物进行一浴一步低温练漂处理,对其原理、组分和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与常规工艺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效、降强率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练漂工艺可缩短加工时间、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8.
金志辉  邢建伟 《印染》2006,32(14):19-20
选用精练酶T115I代替烧碱对纯棉织物进行练漂一浴法处理.讨论了精练酶T115I用量、双氧水用量、煮漂时间和煮漂温度对处理后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条件,即浴比1:20,精练酶T115I 1.5g/L,双氧水5 Ml/L,100℃煮漂50 min.酶精练工艺处理时间短,对纤维损伤小,处理后织物白度为80.3,毛效为10.3 cm/30 min,强力为656.0 N.  相似文献   

9.
将自制低温精练剂RA应用于棉织物碱氧一浴练漂冷轧堆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碱氧一浴练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27.5%H_2O_2质量浓度40 g/L,低温精练剂RA质量浓度12 g/L,NaOH质量浓度30 g/L,室温堆置14 h。处理后织物白度达到78.5%,毛效达到9.5 cm/30 min,强力597.6 N。低温精练剂RA配合低温碱氧一浴法工艺,减少了碱用量和耗水量,能耗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以双氰胺作为双氧水活化剂的80℃低温练漂工艺.双氧水分解率数据显示.双氰胺在80℃对双氧水具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经以双氰胺为活化剂的低温练漂工艺处理过试样.其白度和毛效与经过传统高温练漂工艺以及使用多功能精练剂DMA的练漂工艺处理后试样的相当,但强力损失率较后两者低,同等条件下染色后.试样K/S值较后两者高:污水方面,此低温练漂工艺所得废水的色度、BOD值以及COD值均较低;成本方面,加工纯棉针织物,以双氰胺作为双氧水活化剂的低温练漂工艺比传统高温练漂工艺要节省63.9元.比使用DMA的练漂工艺节省18.3元.这给双氧水一双氰胺活化体系低温练漂工艺的工业化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牵伸工艺方案的优化配置对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影响,通过分析纺纱工艺流程牵伸功能的实现过程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探讨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技术特征,认为以高效工艺、陆S工艺为代表的重定量、大牵伸工艺,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途径来达到控制纤维运动状态,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强 《染整技术》2022,(2):41-44
针对当前传统的染色耗水量大、工艺耗时长、后处理水洗流程长、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发针织布染色后处理节水降耗短流程工艺.新工艺的后处理水洗工序使用SOR溢流水洗结合连续式溢流染缸洗涤方式,耗水量比传统染色后处理水洗方式大幅降低.新工艺后处理平均耗水为35.86 t/t布,较传统工艺节约34.7%的用水量,耗时节约11.5...  相似文献   

13.
陈玉峰 《纺织器材》2011,38(4):51-56
介绍了棉纺工程用胶辊、胶圈的分类、技术要求、应用及发展方向,重点讨论了条卷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及细纱工序中胶辊、胶圈对其半制品质量的影响,通过不同品种试纺对比分析了如何选用产品的原则;指出应系统进行胶辊、胶圈应用技术研究,稳定并提高其使用一致性,同时保证相关牵伸部件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器材工作效率,合理进行成本管理;牵伸胶辊、胶圈应适应现代纺纱技术重定量、高速度、大卷装的发展趋势,提高其耐磨性、耐高温性能,优化其弹性和硬度。  相似文献   

14.
从织针在网带炉中光亮化淬火过程的热传导分析入手,建立了反映网带炉织针淬火加热过程特点的物理模型,推导出了热传导方程,并合理地对边界条件进行简化;在此基础上编制程序,对织针淬火加热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相符,为织针光亮化淬火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无水脱皂工艺省去了脱水离心机,工艺流程缩短,便于生产操作控制,降低了投资成本;产品质量提高;用无水脱皂工序代替水洗脱皂工序,避免了工业废水的产生,减轻废水处理压力,有利于节能环保。综述了油脂无水脱皂工艺的工艺流程、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计万平 《纺织器材》2013,40(4):36-39
为了探讨重定量高效工艺下如何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分析了新形势下实施重定量高效工艺的创新思路。以纺R 9.8tex纱为例,围绕粗纱的定量创新实践,优化细纱工艺配置和牵伸工艺参数,分析并解决重定量高效工艺在生产中存在的生活和质量问题。提出:高效工艺和传统工艺采用相同的工艺流程,但前纺和细纱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前纺机台少,用工少、工作量小、消耗降低,细纱机台多,用工多、工作大,消耗增加;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实践和探索,积极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工艺。  相似文献   

17.
三种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醚化剂GTA与玉米淀粉使用不同方法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对烘箱干法、微波干法、以及石油醚溶剂法反应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烘箱干法反应时间长、微波干法原料混合不均及石油醚溶剂法反应效率低等缺点。通过分析比较,结合三种方法的特点,对烘箱干法进行了改进。用石油醚作为分散剂,干法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反应效率更高,产品更均一。  相似文献   

18.
陈玉峰 《纺织器材》2011,38(Z1):19-23
在重定量高效工艺中,如何使粗纱牵伸重定量适应梳理重定量带来的附加不均负效应,为细纱提供符合要求的粗纱,为此分析了重定量工艺对牵伸移距偏差、两对力、须条不匀的组成以及纤维运动的影响,重点从牵伸型式、牵伸工艺、钳口工艺、牵伸倍数、附加牵伸元件等方面阐述了重定量工艺对粗纱工序以及粗、细纱工艺配合的影响与控制.指出:重定量工艺...  相似文献   

19.
孙茂志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10):31-31,39
以C27.8tex纱为例,介绍了高效工艺流程,对相关工序提出了具体的工艺调整措施,并对普通工艺与高效工艺的细纱成纱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重定量高效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Christian  Dorfler  Herbert  Bachus  Birgit  Holz  Bemd  Horrer  Mike  Flatau  Reinhard  Denning  邓琴 《印染》2007,33(20):35-36
介绍了iFlash间歇式前处理/染色系统的特点,如低温低碱漂白、高效皂洗等;就加工时间、处理效果及加工成本与常规前处理/染色工艺进行了比较。实践证明,iFlash系统具有省时、省水、节能、环保、改善织物性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