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化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由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等组成的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体系。提出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应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提出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宜采用WiFi、3G、4G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广播通信系统既可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远程供电广播技术,也可采用基于以太环网和无源光网络的IP通信技术。提出矿井救灾通信系统应采用无线多媒体通信技术,宜采用WiFi和MESH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满足手机脱网通信、基站脱网通信、无线自组织网络、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等要求。指出在手机脱网通信、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无线自组织网络、矿用无线摄像机、基站脱网通信、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无线宽带传输等方面,WiFi优于WCDMA、CDMA2000和TD-SCDMA。提出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和矿井无线宽带传输宜采用WiFi。  相似文献   

2.
PROFIBUS-DP现场总线协议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企业对传输控制协议高速和高可靠性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以太网通信技术对PROFIBUS-DP总线协议进行优化的方案。新构造的DP以太网通信协议可以支持比原协议更高的通信带宽,而且还能兼容基于PROFIBUS-DP上层协议的各种进程。通过对比分析基于DP以太网协议和PROFIBUS-DP协议的通信网络的报文循环时间和报文编码效率可知,该协议解决了PROFIBUS-DP协议支持的通信速率较低的问题,实现了对该协议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工业以太网通信变频器的设计思想,在分析网络变频器的通信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数据通信优先级分类的工业以太网通信控制策略.系统利用上位机PID算法,根据网络传递的水位信号计算变频器输出频率,从而控制双容水箱水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这种工业以太网通信可有效地控制变频器进行双容水箱水位控制.  相似文献   

4.
具有UDP广播通信功能的以太网通信模块在监控报警等系统中应用广泛。但由于以太网的固有特性,以太网通信模块在实际应用前通常需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IP地址等参数的重新配置,因此设计一款具有UDP通信功能且参数配置灵活方便的以太网通信模块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为此,本文以微处理器C8051F340与以太网控制器CP2200为核心,设计了一款以太网通信模块,并给出了此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及部分相关代码。该模块不仅可实现以太网UDP广播通信,而且可利用USB接口和PC机LabVIEW程序实现模块参数在线配置,同时具有结构简单、配置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并已成功应用于纺织厂与武警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
PROFIBUS-DP现场总线协议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企业对传榆控制协议高速和高可靠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以太网通信技术对PROFIBUS.DP总线协议进行优化的方案,通过定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及创建EDDL的功能实现DP以太网.新构造的DP以太网通信协议可以支持比原协议更高的通信带宽,而且还能兼容基于PROFIBUS-DP上层协议的各种进程.通过对比分析基于DP以太网协议和PROFIBUS-DP协议的通信网络的报文循环时间和报文编码效率可知,该协议解决了PROFIBUS-DP协议支持的通信速率较低的问题,实现了对该协议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硬件平台的以太网通信技术系统设计。系统充分利用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和LwIP协议栈的特点,通过以太网控制器LAN8720A和RJ45接口连接以太网,在LwIP协议栈NETCONN接口基础上扩展实现UDP协议通信过程,上位机和客户端可以进行双向网络数据包传输  相似文献   

7.
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服务器原理及其在家校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统网络测控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服务器,它能连接PC机和网络终端,并对网络终端持续供电,给出了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服务器详细的设计方案及其具体工作过程,最后还给出了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服务器在"家校通"新兴行业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的大规模形成和高速发展,使得基于以太网通信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成为物联网应用的一个实际课题。本论文设计了一种以STM32F407作为主处理器的以太网通信模块;利用32位闪存微控制器STM32F407与以太网模块CH395实现串口通信;采用CH395控制芯片内置的TCP/IP协议栈与上位机LabVIEW客户端建立数据通信,并实时发送测试数据进行实验研究。实测结果表明:基于STM32F407的以太网通信嵌入式系统工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能够满足系统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避免以太网通信中大量短帧数据包引起通信阻塞问题,LwIP 协议栈采用了 Nagle 算法和延迟 ACK 策略提高以太网通信效率.嵌入式以太网通信以短帧数据包为主,Nagle 算法和延迟 ACK 策略大大降低了通信的实时性,这在单向数据传输的应用中尤为明显.本文将 LwIP协议栈中的延迟 ACK定时器独立出来,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自适应延迟 ACK定时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上位机发送数据包的周期自主修改延迟 ACK 定时器周期.最后设计了通信实时性测试实验,证实了延迟 ACK定时周期可以在1 s 左右跟踪上位机的数据发送周期,自适应的定时周期约为发送周期的80%~100%,且通信延迟小于1 ms,该改进在保证 ARM使用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以太网通信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以太网时延仿真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信时延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了以太网通信网中影响通信时延的有关因素,以太网络拓扑结构为高校校园网络模型,借助Opnet仿真并分析了不同节点数目、不同链路传输速率以及不同中心服务器配置对网络时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如何实现富士MICREX-F F70S PLC通过富士MICREX-F FFU170B以太网模块与PC机的以太网通信。FujiFFU170B以太网支持四种通信模式,本项目中使用了命令设置模式来实现PC与PLC之间的以太网通信,实现了PC机对PLC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2.
对GE PA CSystems在不同网络情况下的以太网通信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相关通信模块及其在局域网内的通信配置;其次,对计算机与PACSystems不在同一局域网内,连接必须通过网关的情况,介绍了基于DMZ和VPN技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太网通信适配器可以将串口设备接入到以太网,实现信息管理层对设备的监控.介绍了以太网通信适配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原理和架构,详细讨论了一种配置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实现.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如何实现富士MICREX—FF70SPLC通过富士MICtLEX—FFFU170B以太网模块与PC机的以太网通信。FujiFFU170B以太网支持四种通信模式,本项目中使用了命令设置模式来实现PC与PLC之间的以太网通信。实现了PC机对PLC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SDP9000型数字化变电站为例阐述了一种新型合并单元的硬件设计,并对其以太网通信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该设计采用DSP和FPGA相结合的方式,开发相应设备;采用百兆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使得装置具有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便于检修及系统升级,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及Windows 平台构建的遥控潜水器控制系统.将该控制系统应用 于最新研制的遥控潜水器中,其在通信能力、视频传输、控制性能、硬件的可扩展性、数据的存储与显示等多方 面都比传统的控制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水池中进行了试验,验证了该控制系统及整个潜水器良好的运动功能 和性能.  相似文献   

17.
《软件》2017,(6):125-127
称重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环节,随着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对称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存储,以便对称重过程监控与追溯。本文设计了基于RS232C通信和以太网通信的称重管理系统,实现多台称重仪表与上位机的通信,完成对生产过程中称重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满足了企业生产管理需求,方便日后对历史数据的查看,提高追溯的效率。1台托利多仪表与上位机通过以太网进行TCP/IP通信,其余7台托利多仪表与上位机通过RS232C进行串口通信,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系统投入使用后一直平稳运行,完全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的生产过程监控和历史数据追溯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建立在交换式以太网和IEEE802.1Q/P技术基础上用于过程控制的以太网通信模型REPC,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研究PLC(可编程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的以太网通信技术,以OMRON公司的CJ1W型PLC为例介绍了一种上位机与PLC之间以太网通信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实现地面站监控计算机与无人机的多通道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网卡实现多串口到以太网网桥的设计方法,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设计,其中对于FPGA实现串口通信和网卡模块的配置给出了较为详细的介绍,FPGA的接收、发送模块功能采用状态机来完成;与已有方法比较,具有集成度高、低功耗、功能灵活等优点;实际测试表明,该设计能够良好地实现通信,达到了多串口与以太网通信的目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