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电成像测井在东濮凹陷裂缝性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识别和精确评价以"双孔介质"为特征的东濮凹陷三叠系致密砂岩裂缝性储层,通过对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地质应用研究,完善了其在裂缝定性识别与定量评价、地层产状描述、井旁构造分析、地应力分析及岩性识别方面的应用。用岩心刻度电成像测井(EMI)、再用电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在地质条件及测试资料的约束下,总结出三叠系砂岩裂缝性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而形成了一套划分裂缝性储层的有效方法。据已测试的10口井分析,该评价方法的测井解释符合率达84.3%,提高了测井对三叠系裂缝性储层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陆相碎屑岩地层埋藏深、岩性致密,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针对其储层岩性复杂、测井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储层评价较困难等问题,利用岩心实验、物性分析、薄片鉴定、FMI成像及核磁共振等资料,结合测试资料,与测井信息建立转换关系,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度等参数计算方法;利用核磁测井对储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致密砂岩储层的有效性评价和孔径分析的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并建立了陆相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该方法的解释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以前地质及开采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变质岩裂缝在储层中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自然伽马测井、自然电位测井、井径等的响应规律和在致密层段测井响应随深度增加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采用消除致密层的测井响应随深度增加而有规律变化的背景值的多条测井曲线组合划分裂缝带的新方法。实例表明,应用这种新方法划分变质岩裂缝性储层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将库车前陆盆地高压低渗致密裂缝性砂岩储集层,按岩性、物性分为3种类型,通过对单井测井资料裂缝处理分析,结合构造背景,分别总结了致密裂缝性砂岩测井响应特征,并认识了本区裂缝分布规律。综合应用井壁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定量分析砂岩裂缝性储集层特性,深入评价了裂缝性砂岩储集层,建立了低渗致密裂缝性砂岩储集层评价标准图版,为应用测井资料评价复杂的油气储集层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致密砂岩储层裂缝与含气性识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必孝  徐炳高 《测井技术》2003,27(2):136-139
川西HX地区须二段储层属超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其非常致密,在测井曲线上储层孔隙空间以及所含流体的信息反映非常微弱,造成储层含气性识别非常困难。以实验分析结果为依据,建立了裂缝评价指标渗透率增大率,对超致密砂岩储层进行裂缝评价。在对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天然气反映敏感的测井信息进行储层聚类分析,对储层含气性差异作分类评价。最后,通过裂缝指标与聚类分析结果的综合研究,确定储层的含气性。  相似文献   

6.
李留中  韩成  王鹏  邓苍怀 《吐哈油气》2010,15(2):257-26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致密砂岩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研究从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及宏观岩石学特征入手,在弄清孔隙结构的基础上并建立合理的测井解释物理模型;根据该地区的特点,结合各种测井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合致密砂岩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复杂岩性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裂缝的发育能形成良好的次生孔隙储层和重要的渗流通道,在致密砂岩或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到裂缝是找到储集层的关键,而裂缝的识别比较困难,文中介绍用常规测井曲线评价识别裂缝发育段的几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地层倾角电导率异常法、双侧向-微球形聚焦差异法、中子-密度-声波三孔隙度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方法、深浅电阻率差比法、裂缝系数法、岩石孔隙结构指数法和三孔隙度比值法。这些方法综合应用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裂缝性储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成象测井技术的不断应用,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综合评价技术也突飞猛进。该文以大港千米桥潜山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成象测井与常规测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整套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技术。该技术基本上攻克了碳酸盐岩岩性识别、储层类型划分、储层孔洞缝参数定量计算、储层流体性质判别四大技术难题;同时在确定裂缝发育方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等地质评价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测井地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吴春萍 《特种油气藏》2004,11(1):9-11,17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沉积成岩组分和结构上的差异,对储层孔隙结构、物性、含气性和电性的控制作用,按岩性分类建立了上古生界储层的测井解释参数和有效厚度识别方法,避免了岩石骨架等参数的差异对测井响应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涉及到三个裂缝模型。第一个是研究平面裂缝模型,它代表由相等间距和孔隙裂缝所组成的地层。第二个是火柴棍模型,考察两个垂直的平面裂缝性模型。第三个是研究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裂缝组成的立体模型。应用等效曳导率理论,这些模型可以由宏观各向异性的介质代替。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可以推算出不同模型中的双侧向响应。 平面裂缝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只有在裂缝间距小的时候,等效介质中的仪器响应才等于原生自然裂缝的介质响应,而且高倾角时的深侧向数值(Rlld)大于浅侧向(Rlls)数值,低倾角时小于浅侧向数值。 火柴棍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当主要部分的裂缝孔隙度远远大于另一部分时,该模型响应特征与平面模型相同;且当主要的裂缝孔隙度减少时,深侧向数值在裂缝呈高倾角时减小而在低倾角时增加,浅侧向数值在裂缝呈高倾角时减小而低倾角时变化很小。在立体模型情况下也发现了同样的响应特征。 已开发的反演程序利用双侧向响应可以计算出裂缝孔隙度和倾角,并用来估算渤海湾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孔隙度和倾角。 1999年渤海湾的大港油田钻开了A井。当钻穿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致密砂岩地层时,漏失了67m^2泥浆。用12.2mm的喷嘴对储层试油,日产543m^3油和90500m^3天然气。在这类储层中能有如此高的产量超出了所有从事该项目专家们的想象。根据双侧向曲线特征和该地区的相关地质构造资料,这个层和其他的两个层被定为裂缝性储层,并且它们的裂缝孔隙度和倾角可以用反演程序来计算。对另一个储层试油获日产220m^3油和79984m^3天然气。  相似文献   

11.
预凝胶技术及其在火烧山裂缝性砂岩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烧山油田是一个裂缝性特低渗透砂岩油田 ,调堵水技术应用在该油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堵水次数的增加以及大裂缝的存在 ,使堵水效果越来越差。 1998年在火烧山油田的H 1194井组应用预凝胶技术进行调剖 ,施工 4口井 ,措施后增加的可采储量为 15× 10 4 t,增加的水驱采收率为 5 79%。文中叙述了预凝胶体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用于测试其性能指标的流动实验 ,简介了H 1194井组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2.
郭振彬  曹文丽 《测井技术》1997,21(4):269-271,279
了解裂缝性油藏油水界面变化,对于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的裂缝性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研究十分重要。综合地应用油藏原始吉资料的观察井油田界面资料确定裂缝性油藏动态油水界面的方法,是一种有效,可靠、简单且易于使用的方法,其应用实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识别白云质泥岩缝洞型油层,准确计算其储量,通过测井响应机理及电性—缝洞关系研究,得出各类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构建了储量关键参数的定量评价模型。将石油地质评价油气的方法纳入到储层测井评价中,形成了电阻率—电阻率比值交会、核磁共振锐化处理识别、电阻率—自然电位幅度交会、电阻率—海拔深度交会等缝洞型油层测井识别方法,建立了油、水层判别标准,测井解释符合率由原来的76.2%提升至90.5%,较好地解决了自生自储缝洞型油层的测井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微地震是评价致密砂岩裂缝性油气藏缝网压裂裂缝形态及几何尺寸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但其适用条件受限,且成本较高.为此,需要一种快速的、经济适用的方法来评价缝网压裂裂缝复杂程度.基于压裂泵停泵后的压降数据,利用视均质型、线性裂缝型、复杂裂缝型致密砂岩裂缝性储层渗流方程分析储层渗流模式,利用G函数分析储层裂缝形态,从而综合评价缝...  相似文献   

15.
新立油田低渗透裂缝性储层形成原因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描述了新立油田扶杨油层裂缝发育的特征和规律。通过从沉积相类型、储层岩石学特征、主要成岩作用、区域构造背景、新构造演化的角度来分析该区低渗透裂缝性砂岩储层形成的原因,认为沉积、成岩作用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原因;钙质胶结为主的砂岩是裂缝形成的岩性基础;在区域构造背景以及该区特定构造演化的作用下,最终导致了新立油田扶杨油层呈现低渗透裂缝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牛心坨油田储层中的裂缝段在声波时差、自然伽马、深浅双侧向、感应、密度等测井曲线上有较好的显示,根据裂缝发育带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该区裂缝性储层的参数解释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对水心坨油层及其裂缝进行了定量解释,确定出裂缝发育层段,通过与取心井的对比检验,说明所建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该油田的裂缝性储层。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田滩海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及其精细解释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陈学义  魏斌  陈艳  刘荣 《测井技术》2000,24(1):55-59
应用岩心物理实验和试油结果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低电阻率储层所处的地质环境和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低阻油层的成因是受泥浆侵入,低幅度构造,泥质附加导电等多种影响因素所致,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只有一种或两种因素对低阻油层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利用有效的测井解释方法,识别低电阻率油层,并在辽河油田锦29井区见到了明显的地质应用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田鑫  祁军  师永明  王斌婷 《测井技术》2005,29(4):337-34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砂砾岩次生稠油油藏埋藏浅、分布面积广.通过九区南部齐古组油藏钻井取心、试油、试采资料与电测曲线对比,证实低电阻率油层存在.在大量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结合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这"四性"关系研究及油藏地质综合分析,开展低电阻率油层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从平面上和纵向上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最终达到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含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的使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良孝 《测井技术》1995,19(2):126-129,156
文中分析了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中流体分布的特征和各种储层含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的物理实质,从而得出了这些测井解释方法的适应范围和使用效果,为测井分析家进行方法选择和评价解释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