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工业基地发展、壮大,相应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城市.在长期偏重工矿业发展之后,在世界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难题.本文基于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分析,认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工业基地建设与城市综合发展是否协调,基地与城市之间是否良好互动.通过对鞍钢工业基地与鞍山城市的关系梳理,分析了鞍山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不足、环境污染以及单位制社会等诸多方面难题,从总体规划层面提出从下列路径来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城市逐步转型升级:面向区域寻找产业转型动力;同步推进主导产业的精深化与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控矿山开采,加强生态治理;改造社区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
郑州二砂文创广场城市设计探索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融入城市发展构架中,以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活力的协同发展.文章重点研究了以文创为特色的区域公共中心构建,在56hm2城市单元中妥善解决园区活动行为整体性与确保城市交通路网系统性的矛盾,以及追求历史意象的工业文化传承和运用新旧共生方法反映城市动态发展的形态表现.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以创意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更新的国家,特别是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在中国,以创意产业开启城市更新的理念正在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间逐渐扩展,由此,日本的城市更新经验对中国而言有颇多可以借鉴之处.文章通过案例比较发现中国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与借鉴日本经验之后,提出现代城市更新过程中创意城市发展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下的各类工厂都曾经是一个城市某一领域的主要力量,是随着老工业城市一起生长的斑驳印记。工业化浪潮的逐渐消退使得这些工厂失去了原有的社会价值,工业企业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城市中心搬往城市郊区,在老工业城市中留下了众多的工业遗址,这些产物所依附的遗址就像城市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亟待被重新赋能。本文通过对城市中的工业遗址概念的明晰,分析了工业城市与工业遗址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老工业城市转型下工业遗址应该如何更好的重新赋能。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西安城市工业格局演变的历史研究(1869-197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0年代,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封建的手工业城市开始逐步向机器工业城市转变.在近现代城市发展历程中,西安受到工业化影响,逐步由封建社会背景下的传统手工业商贸城市,向以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经历了清末西安府城的工业雏形、民国时期城市工业化转型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三个主要时期,逐步形成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特征的城市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规划体制与法制 早期的法律与法规 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冲击与″城市病″引起了早期的城市管理者和思想家们的关注,那些工业城市一般都是自然形成的,但到了19世纪末已经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政府干预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1875年和1890年的住宅改善法,是第一次由政府出台对居民居住条件和住宅建设进行干预的法律,并且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清除贫民窟的法律规定.早期的规定虽不太成熟,但带有很强的方向性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工业遗址作为城市最珍贵的文化历史记忆,其更新改造成为当今城市重点解决对象.2015年"城市双修"的提出对工业遗产改造和修复提供了理论方向和实践方法.本文首先对"城市双修"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次根据"城市双修"理念对工业遗址景观改造进行研究,提出从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进行的改造策略,以期为我国以后的"城市双修"理论发展与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工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制造”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所遗留下的旧工业建筑也成为城市记忆中的重要物质遗产。习近平主席曾经提到,“应该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因为它们承载着区域发展的历史文化。面对我国巨大数量的就工业建筑资源,探索其再利用策略并将其拓展应用到其他旧建筑再利用项目中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工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大量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驱动力;其次,提出“物质性工业元素”的新概念,以探索旧工业建筑功能置换的思考策略;最后,针对建筑改造的可持续研究提出关于“遗产循环”的新理念,为相关领域的长远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2010国际工业遗产联合会议,介绍了目前国际工业遗产研究及实践的前沿理论概况,同时结合会议地点芬兰工业城市坦佩雷的工业遗产实例,剖析坦佩雷城市工业发展历程,并对工业遗产发展特点、构成要素及城市空间体系进行阐述,揭示工业遗产与城市生活高度融合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新理念、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案例集粹     
郭磊 《国外城市规划》2004,(1):73-74,F003
城市的有机更新二十世纪的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使现代城市走向了混沌、无序的状态,使城市沦为失落的空间。城市特色衰微、人文精神匮乏,“精神家园”、“终极关怀”,成为现代人寻觅的心灵支柱。回首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历程,现代文明塑造着一个个充斥着钢筋水泥构筑物的都市,仿佛那些名垂青史的千年古都从未存在过,人们只能在侥幸存留下来的古迹中缅怀曾经有过的辉煌。留存人们心中美好意象——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风貌,这将是我们规划人全力以赴的目标。旧金山安巴凯迪罗中心(Anbacadio centre)美国旧金山旧金山市政府…  相似文献   

11.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后诞生的新兴城市,代表了19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体系的地方性城市集聚,其原生性城市空间特征与传统城市大有不同。本文将深圳作为一个结构性整体,基于边缘城市(Edgeicty)理论,试图理解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为快速工业化而生、灵活发展的、以基础设施为支撑的城市及其组团空间,并指出深圳作为全球性后发工业城市在区域空间构成层面的内生性规律。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工业废弃地的不断扩大,对其城市转型存在一定的阻碍,但它所承载价值又是城市振兴的一大优势资源.本文通过对工业废弃地存在的问题和再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资源型城市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策略及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城市中工业遗址区因逐渐衰败而导致的区域经济、文化衰退和环境恶化,以及国内工业遗址区更新改造中面临的问题,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到工业遗址区的更新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基于对触媒作用方式的分析研究,对遗址内区的触媒要素进行分类整合,通过触媒点的构建逐步激活片区活力,从而进一步刺激城市空间结构持续渐进的演化过程。最后,以绵阳市朝阳厂工业遗址区更新项目为例阐述了触媒在项目建设以及城市更新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是否具有魅力取决于它是否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城市文化形象的定位与推广已越来越成为城市经营与城市营销的重要谋略。全球产业布局调整与变革,使得许多原来曾经辉煌一时的老工业基地纷纷衰落,失去活力,城市出现了许多盲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工业转型升级,城市中的老旧工业区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需求,工业区被迫关停或搬迁后留存的工业遗迹承载了工业记忆,记录了城市发展历程,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部分。近些年,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受到多方重视,保护方式也多种多样,工业遗址公园是后工业区改造和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路径。文章从城市修补的视角出发,结合案例,从功能修补、交通修补、空间修补三方面梳理总结工业遗址公园的发展策略,为工业遗址公园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发展和工业遗产的保护,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合理的活化利用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成都工业遗产为例,对其活化利用的现状、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活化利用的相关对策,以期能够解决城市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肖艇  宗轩 《城市建筑》2012,(12):74-76
一、源起晚清时期武汉就已是国内钢铁与军事工业的翘楚.成为与上海实力相当的工商业重镇,民国之后继续发展工业i新中国成立之后至20世纪未.武汉依然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世纪之交.与中国其他城市一样.武汉也面临着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许多新问题,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发展布局面临重大调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中的老工业区及工业建筑面临着搬迁或废弃等问题.有些老厂房随着城市的发展湮没在历史洪流之中,而另外一些则通过更新和改造重获新生。[,j武汉汉阳造文化创意园地理位置独特.位于武汉市汉阳地区核心区域南岸嘴地区。南岸嘴地区东临长江、南面龟山、西联月湖、北靠汉江.有丰富的人文背景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是武汉历史的缩影。周边的古琴台、龟山电视塔、琴台大剧院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成为项目独特的建筑与人文环境背景。同时,南岸嘴地区是武汉山轴水系的焦点,也是武汉城市自然景观的中心、标志性景观地。这一系列既有的历史人文和景观背景给项目创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f21如何处理好建筑与地块区域的关系.既能突出区域的景观特色.又可以延续原有的历史脉络.同时对整个地区和武汉市的城市产生积极的意义和示范作用.成为汉阳造文化创意园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曹颖  杨金鹏 《工业建筑》2007,37(11):25-28
在指出城市工业地段更新必要性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城市工业地段更新规划驱动的现实意义,策略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设计观,并将其运用到天津拖拉机厂地块规划设计中,然后简要对其设计思想和城市区域特色的营造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的关注点越来越注重工业遗产的利用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基于此,文章以某工业厂区改造升级项目为例,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产业服务内容、文化延续性、自然景观等进行分析,使得工业遗存转型升级下的规划设计更为合理,进而指导城市有机更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徐佳慧  于涛方 《规划师》2021,37(20):5-12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及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巨型城市工业空间成为转型矛盾及未来发展机遇的关键所在.通过多方面概念的比较,文章分析了在新时期对工业及工业空间进行重新认知的原因和必要性,总结梳理了北京这一巨型城市逐渐搬迁疏解传统制造业空间并发展新型产业空间的过程,并通过多源数据分析进一步展现了巨型城市传统工业空间与新型产业空间的交替,即在以生产制造为主导功能的传统工业空间逐渐郊区化的同时,新型产业空间向开发区集中,中心城区吸引工业企业以更加清洁、更加高效的形式回归.工业部门是我国巨型城市发挥其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的重点领域,巨型城市从传统工业空间向广义产业空间的转型应该得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关注,并对相关空间需求给出政策和管理层面的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