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格特点,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三方面,对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展现了大理传统民居独特而富有人文魅力的民族建筑品格。  相似文献   

2.
鄂东南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乾  李晓峰 《新建筑》2006,(1):26-30
中国传统民居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深入地研究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发掘其中有价值的策略和技术,对当今的生态建筑设计很有帮助。通过对湖北省阳新县玉堍村传统民居的热舒适性实验和分析研究,发掘鄂东南传统民居解决夏季热舒适性的关键方法和技术,探索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根源,揭示了传统民居在解决气候适应性问题方面不同于现代生态建筑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岭南汉族民居建筑的发展表征了建筑发展的适应性规律.建筑适应性规律包括三个层面: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本文论述了岭南汉族民居建筑的自然适应性,即适应岭南的气候、地理等条件;其社会适应性在于适应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其人文适应性表现在反映特定价值观和审美理想.岭南汉族民居建筑的发展变化以自然适应性为前提条件、以社会适应性为根本动力、以人文适应性为价值指归.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具有与生俱来的适应性,这种自然适应性特征是传统民居的精髓所在,也是现代生态建筑设计中最值得借鉴的部分。通过对东峪南崖村典型传统夯土民居现状实地调研,从传统夯土民居的营造技艺、就地取材、气候适应性、基地适应性、热舒适性、节能性和绿色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传统夯土民居围护结构的生态经验,试图挖掘其围护结构自然适应性的内在机理,并将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层面,为构建现代生态型建筑设计体系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绥远地区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礼  刘塨 《华中建筑》2008,26(12):234-238
绥远乡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集中体现在对地理、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和对文化、习俗、社会制度的适应性两个方面。其中对气候的适应性是绥远传统民居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形成其它地域性特征的重要因素。绥远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为绥远地域性建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岭南汉族民居建筑的发展表征了建筑发展的适应性规律。建筑适应性规律包括三个层面: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本文论述了岭南汉族民居建筑的自然适应性,即适应岭南的气候、地理等条件;其社会适应性在于适应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其人文适应性表现在反映特定价值观和审美理想。岭南汉族民居建筑的发展变化以自然适应性为前提条件、以社会适应性为根本动力、以人文适应性为价值指归。  相似文献   

7.
建筑气候适应性为衡量使用主体对地方气候的应答情况。针对景迈山地区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在梳理出当地传统民居的适应策略的基础上,根据Climate Consultant软件分析出景迈山地区被动式策略最佳组合方式,增加具有推广性的气候适应性措施,借助Phoenics软件对传统民居与改进后民居予以风场、温度场模拟,验证其可适应景迈山夏热冬暖的气候环境。通过新策略的实施可有效促进该地区民居的绿色再生,实现对该地区民居气候适应性特征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陈健 《山西建筑》2022,(9):44-47
以湖南凤凰县拉豪村传统民居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探讨民居的选址与布局、建筑空间形态以及建筑材料与气候适应性的关系,总结出传统民居在解决气候适应性问题方面的设计特点,为今后该地区民居在可持续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焕宇 《华中建筑》2014,(4):122-125
基于建筑美学理论展开分析,近代广东侨乡民居装饰的审美属性包括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三个层面内容,即经世致用的地域性特征、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征和开放兼容的文化性特征。具体表现为民居装饰材料、技艺的地域性特征;民居装饰在侨汇经济、政治政策、社会治安等多样条件下的时代性特征;民居装饰在材料技法、造型符号以及题材内容等方面中外结合的文化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各地传统民居蕴含着大量的气候适应性的被动式设计技术。为保护与传承徽州传统民居被动式设计技术,文章以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测试,分析和探讨天井、空斗砖墙、坡屋顶、厢房地笼、花格窗、封闭外墙、建筑色彩、聚落规划等气候适应性被动式技术的节能原理,为新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被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钱锋 《住宅科技》2011,31(11):20-23
可持续理念下的健康高层住宅,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住宅,它除了能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功能需求,高度聚集人群,节省用地,达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外,还应该在人类健康、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方面有所作为,包括居民生理心理的健康,融洽的邻里关系、院落文化的延续,低碳节能的城市生活环境的营造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从社区环境的健康性、户型设计的适应性,以及住宅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住宅规划与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益民 《山西建筑》2003,29(5):12-13
介绍了住宅区规划设计与其居住环境的新要求,提出了新世纪住宅功能与房屋内部空间的设置情况,指出配套的硬件设施与物业管理对于住宅的要求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4.
李世芬  孙薇  蒋丹 《建筑与文化》2016,(11):209-211
近年来,哈仙岛乡村建设不断加快,随着经济转型,渔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革。但在这个过程中,渔民住居在功能适应、文化传承、节能节地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住居品质与效能低下、文化遗失且形态粗陋、高能耗及土地浪费等问题。文章以海岛渔村住居模式为切入点,基于田野考察成果,围绕渔民的生活、生产模式及其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提炼海岛乡村住居模式及其营建技术类型,推演出适应性的海岛渔村住居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农村住宅的热环境主要依赖被动方式调节,其中自然通风是夏季调节热环境的主要方式。采用AIRPAK软件分别对鄱阳湖地区的传统农宅、现代农宅和新农村建设期的典型农宅的自然通风进行模拟,分析了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期能为农宅自然通风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可为今后农村住宅的建设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蔡晴  姚赯 《南方建筑》2004,(5):62-65
南京在1930-1949年间,除抗战期间外,出现了相当规模的新型城市住宅营建活动。这些近代城市住宅反映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与传统住宅相比较,南京的近代城市住宅出现了大量新的类型,运用了新的技术和材料,在形式上也呈现了与过去不同的面貌。笔通过查阅献和对保存至今的近代住宅实地调研与测绘,力求将展现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主要面貌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建筑形态的角度对山地民居深入地分析总结,并尝试解决山地民居形态与现代人居需求的矛盾,使之既能顺应经济发展需求和居民改变生活条件的愿望,又能使传统山地民居得以保护和留存。  相似文献   

18.
生态住宅设计的节能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节能型生态住宅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对环保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将建筑学适应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现实意义,从节能新技术的实践中,可以了解生态住宅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胶东沿海传统农居特色探讨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月梅  刘福智 《华中建筑》2008,26(10):115-117
该文在着重分析了胶东沿海传统农居的特色,指出了目前胶东沿海农村房屋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农居的设计中,把当地传统和适宜技术相结合,走一条与当地情况相适应的新农宅建设之路。以期对胶东沿海地区的农居设计和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建筑生态观在传统民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形成的山地民居建筑,蕴涵了哪些生态设计理念?对我们现在的建筑创作有何益处?本文从传统山地民居建筑生态观念出发,探析山地民居建筑的生态根源和建构实质,为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