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氯化聚乙烯(CPE)作为一类新型聚合物已得到迅速发展。PE的氯化方法从溶液法发展到悬浮法,现在固相法也在不断发展~(〔1-5〕)。CPE由于含氯量和氯化条件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形态,可以是塑料、弹性体或刚性树脂。目前国内外对氯化聚乙烯弹性体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直接作为塑料使用的CPE的报道不多,仅有用溶液法制得氯含量高的硬质CPE的报道~〔6〕,而用低温固相氯化方法制备的高抗冲硬质CPE(简称HI-CPE)尚未见报道。本文主要对这种CPE的  相似文献   

2.
氯化聚乙烯弹性体(CPE)是一种较新的合成橡胶品种,它是由高密度聚乙烯通过水相悬浮法氯化制成的。该聚合物有一系列品种牌号,它们的氯含量、分子量和结晶性  相似文献   

3.
氯化聚乙烯(CPE)是一种柔软的聚合物,未硫化者作为热塑性树脂使用,硫化后则为弹性体。CPE具有热稳定性、耐低温性、低压缩形变值、耐油及化学品、耐候、良好的电性能、耐磨且抗机械损伤等性能。随原料和氯含量及其分布的不同,产品性能亦各异,一般品级的氯含量为25~42%。 CPE是由柔软的可塑粒子构成的粉末,  相似文献   

4.
氯化聚乙烯(简称 CPE,下同)是聚乙烯氯化改性后的一种合成材料。这种材料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便,性能可调性大,用途广泛,日益引起各国重视。一、工艺CPE 研制始于1938年。起初,英国 ICI 公司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进行生产。1960年西德赫斯特公司(Hoechst)改  相似文献   

5.
氯化聚乙烯(CPE)是五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起初主要用作热塑性材料,但由于CPE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油性,使其越来越多地用作弹性体。图1列出了几种橡胶的耐油、耐热实验结果。CPE弹性体在耐热性方面,可与三元乙丙橡胶相比,而其耐油性虽不象丁腈橡胶那么好,但比烃类聚合物要好得多,与氯丁胶及氯磺化聚乙烯相当。正因如此,CPE的开发研究工作进展很快,新型的弹性体不断问世。本文着重介绍一种比现有用作弹性体的CPE性能更优良的新型CPE。  相似文献   

6.
氯化聚乙烯是一种饱和性含氯聚合物,可单独作为软质革状树脂,也可与各种塑料共混,作为抗冲击、耐寒、阻燃改性剂。氯化聚乙烯与各类橡胶并用时,能改善耐油、耐候、阻燃性能。它还可与不饱和单体接枝共聚,发展一系列新型材料,如ACS、MCS等。还可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和复合材料。特别在对硬PVC改性和氯气使用平衡方面,氯化聚乙烯是一个很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PE),氯化聚乙烯(C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三元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热老化性,并对阻燃性及电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PVC/特种CPE的共混增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氯化,得到分子链上具有特殊氯分布的特种氯化聚乙烯(CPE)(SCPE),其可以作为增韧剂对聚氯乙烯(PVC)增韧。结果表明,在SCPE含量为5份时,PVC/SCP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相对于PVC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4%左右;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62.5%(13 kJ/m2)。差示扫描...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复合板包含一层树脂芯层和两层金属层,芯层和金属层间借胶粘剂粘合,芯层采用氯化率58—72%的氯乙烯聚合物,并舍有Ti化合物、磷基阻燃剂、氯化聚乙烯、Mo化合物等.或采用含氢氧化铝、氢氧化镁、CaCO3、MgCO3、滑石粉等的聚烯烃。一例:含Sn基稳定剂4phr、硬脂酸2份、加工助剂1份和增强剂5phr的后氯化PVC树脂(氯化率64%),  相似文献   

10.
反气相色谱法研究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的探讨-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工作以两种氯含量十分相近的氯化聚乙烯(CPE)的共混体系为对象,对以反气相色谱法(IGC)研究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CPE/CPE共混体系的保留图上出现两个拐折点;第一个拐折点应为共混体系相分离的开始。同时还注意到,探针的保留峰形及峰高随温度或时间有一系列特殊的变化。这些变化应与共混体系的相分离过程有关,其本质有待进一步研究。可以认为IGC是研究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过程的灵敏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AS/ABS/CPE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断裂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流变方法研究了ABS树脂与氯化聚乙烯(CPE)的相容性。通过力学性能的测试和电镜观察研究了AS/ABS/CPE共混体系力学性能与组成、工艺、形态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AS/CPE共混体系中加入ABS后,改善了AS与CPE的相容性,使该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D/max-rA型旋转阳极X-射线衍射仪及其变温附件对不同含氯量的氯化聚乙烯结晶度的测量方法,并讨论含氯量对氯化聚乙烯结晶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1.CPE/ABS型TPE最近美国GE特种化学制品公司将氯化聚乙烯(CPE)(由美国DOW公司提供)和该公司的AI3S抗冲击韧性改良剂掺混,制得有优良性能的热塑性弹性体(TPE)。其弹性和肖氏硬度均明显提高,抗撕裂和耐磨性能优良。GE公司对这种新材料中的CPE和ABS进行了配比试验和负荷试验,以使材料适合可能用户的需要。该材料的性能见下表。CPE/ABS型TPE的开发成功给那些为含氯树脂进行复合以及加工成型的厂家带来发展的良机,特别是那些拥有设备或机床并从事聚氯乙烯加工成型的厂家将见到可能的好处。GE公司的试验表明:经过…  相似文献   

14.
干燥工序是CPE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采用气流-沸腾干燥工艺符合CPE干燥特性。干燥设备结构的设计选型,是影响干燥的重要因素,根据公司项目生产能力,选用系列专用氯化聚乙烯干燥装置。本文描述了CPE的干燥原理和干燥特点,选择了"气流-沸腾"干燥工艺,对比了几种CPE干燥工艺的工程数据。  相似文献   

15.
对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态粘弹谱和力学性能的测试证实氯化聚乙烯(CPE)与聚氯乙烯(PVC)不相容,但可以作为PVC/聚乙烯(PE)的增容剂。对共混物的形态研究发现,在PVC/CPE中加入少量低密度聚乙烯(LDPE)有利于CPE连续网状结构的形成。通过双辊混炼机和Brabender流变仪研究了CPE和PE对PVC的抗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能促进PVC的塑化,LDPE能延缓PVC的塑化。在PVC/CPE(100/10)中加入少量PE可使抗冲击强度大大提高。PVC/CPE/LDPE(100/12/2.5)在20℃的抗冲击强度比PVC/CPE(100/12)高30千焦/米~2以上。采用示差扫描量热计研究了共混物分散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混炼时间、混炼温度和混料顺序对共混物抗冲击强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固相法高氯化聚乙烯树脂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相法是生产氯化聚合物的新工艺,具有工艺简单、设备腐蚀轻、生产中不需溶剂的特点,是氯化聚合物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高氯化聚乙烯的制备方法、氯化反应机理、产物结构及性能与应用,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据《新型建筑材料》1994年第7期报道,四川省建材科研院研制成功的高填充CPE防水卷材,最近通过鉴定。 高填充CPE防水卷材以氯化聚乙烯树脂为基料,运用夏合堆砌原理和特殊的加工工艺,使填料加量达到270phr,为现有产品的  相似文献   

18.
孙艳妮  张润鑫  冯莺  赵季若 《材料工程》2006,(Z1):124-127,131
以三氯化铝(AlCl3)作催化剂,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悬浮在氯仿(CHCl3)溶液中,通过亲电加成反应,对MWNTS进行了侧壁化学修饰,并对化学修饰后的MWNTS作了红外光谱的分析.分别采用机械共混法和溶液共沉淀法制备了CPE/CNTs复合材料,对CPE/CNTs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性能及流变性能的测试,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CPE/CNTs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CPE/CNT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碳纳米管的加入量为5份时,其拉伸强度最大,与纯氯化聚乙烯的拉伸强度相比,提高了75%;化学修饰后的碳纳米管在氯化聚乙烯基体中有了较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CPE/CNTs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随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通过制备一系列聚合物膜Ba~(2 )选择电极,比较了分别以不同的聚合物基体和增塑剂所组成的膜电极对Ba~(2 )的响应性能。其中聚合物基体为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EVA、聚醋酸乙烯酯、聚苯乙烯、醋酸纤维素,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丁酯。本文还讨论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膜的均匀性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市售的各种氯化聚乙烯(CPE)都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进行氯化而生产的。它的最终产品有非结晶型或结晶型两种。非结晶型为橡胶状,必须经过交联才能使用。结晶型为热塑性塑料,使用方法与普通热塑性塑料相同。用于电线和电缆的最通用的两个品种是CM0136(非结晶型)和 CM2552(结晶型),其它是专用品级(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