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1世纪是生态世纪。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索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揭示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来探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国外生态城市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总结,给出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了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是否充分、有效地发挥。在城市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进行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研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概念,阐述了济南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的意义与目的,并通过对济南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现状分析,依据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理论,按照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生活环境及构建理念,提出了居室、社区、中心城区、市郊、郊县五大生态功能圈,并对各生态功能圈进行绿化工程构建,形成济南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生态公园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优美、生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老龙湾生态公园的建设对修复城市受损生态环境,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高城市品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节约为重,生物多样性与地方特色的设计原则;以"一心、二轴、四区"为空间布局结构,对临朐老龙湾公园进行生态规划设计,规划形成了休闲娱乐、历史文化、湿地生态、滨水景观四大功能分区,提出了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植物景观规划,力求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天人合一的现代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4.
本文先从生态和低碳经济的概念入手,对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进行了文献综述,进而引入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综述。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的有机结合,综合了两种城市类型的结构和功能。指出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必然性,提出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低碳生态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5.
所谓生态经济城市,是经济发达并生态友好的城市,是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的城市,是一种促进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生态经济城市围绕现代社会发展中生态、经济和城市三大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生态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回顾了生态城市提出的背景,总结出生态城市的内涵为和谐性与发展性,并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生活的理想的城市模式,是城市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最后从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开展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生态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回顾了生态城市提出的背景,总结出生态城市的内涵为和谐性与发展性,并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生活的理想的城市模式,是城市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最后从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开展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城市生态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对城市生态化的及时评价既有利于生态城市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为生态城市发展提供管理机制和对策。根据苏州市城市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基于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建城市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采用熵权确立客观权重,对苏州市2009—2011年城市生态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生态园区的建设促使苏州城市生态化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路径及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情况,更好地把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进程,通过对2000~2011年期间我国拟建生态城市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发现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演化进程具有两个明显特征: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随着时间推移经历了一个离散-集聚-离散的倒U型空间演化过程;我国生态城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同时,根据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时空演化路径,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四个构建模式--空间散点模式、空间集聚模式、空间溢出模式与空间平衡模式。这四个模式是我国生态城市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加深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状况的认识,更好地把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从而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合理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理解城市生态贫困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评价、环境评价、生态保护和生态和谐4个方面构建了多指标的生态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以广西14个城市的数据对城市生态贫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保护上的不足是14个城市生态贫困最主要的方面,故广西最重要与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加强节能减排,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所建立的城市生态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改造和更新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城市的建设最终导致了许多个城市呈现缺乏个性,城市特色也因此消失殆尽,如何保留历史城市的传统特色就成为城市建设中所要面对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喀什作为1986年第二批审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城市的典型代表,是新疆的名片,因此,本文对喀什老城区进行研究.本文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喀什老城的形成与演变,根据传统伊斯兰城市规划的八个特点,分析出影响喀什老城区空间形态的因素,总结出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围寺而居"的聚居模式,并且还从宗教、住宅群、街巷走向、气候、商贸、城市安全防御及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逐一分析其对喀什老城区传统空间形态的影响,并提出对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天水市山水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对天水市山水格局的总体特征及要素特质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天水市山水城市发展模式的构想,进而指出天水市山、水、城相融的城市景观愿景建设的重要意义,旨在探索当前城市特色塑造及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对山水城市理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智慧与国际雨水管理先进理念融合后的话语创新。建设海绵城市,需要以绿色发展等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特别是要厘清绿色发展理念下海绵城市的内涵与实质。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是人水和谐共生,主要技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实质是建设生态弹性城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品质是反映城市内在精神的品位和反映城市内在本质的质量的统一体。加快城市品质建设,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战略选择,是进一步彰显赣州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城市品质的内涵和内在本质理论,通过对赣州城市品质发展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力图找到赣州加快建设品质城市的合适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雕塑也逐渐兴起,城市雕塑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鱼目混珠的现象。为了找到正确的方向来指导城市雕塑创作,应该深入认识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的影响。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上,物质文化表现为城市环境、城市雕塑创作的材料和城市雕塑制作的技术;非物质文化表现为城市环境法规、城市居民的传统观念、城市居民的审美心理、城市的精神和城市居民文明素质等。这些因素一起共同作用于城市雕塑的创作,它们为城市雕塑的创作划定了一个范围,雕塑家要在此范围内找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16.
智慧城市是最具有创造力的城市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为全面了解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挖掘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推进智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典型发展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总结了各自的优劣势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比较,明晰了四种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适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发达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城市定位就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拟定,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对城市定位的涵义理解和城市发展战略思考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战略的互动机制,提出了汕头市新时期的城市定位.同时,提出并详细探讨了基于城市定位的汕头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8.
绿地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自然人文环境相结合是城市特色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小山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文章总结了中小山水城市的特色,提出绿地系统塑造城市特色的手法,并且以泾县为例来分析绿地系统塑造中小山水城市特色的手法。首先分析整理城市特色资源,对主要的关键词进行抽取比较,得到主要的城市特色;然后从整体出发为绿地系统定位,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强化城市山水环境;通过绿道体系的构建打造城市特色的展示体系;最后从树种规划的角度出发塑造城市的宣纸之都的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银川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站在彰显园林城市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兼顾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方面出发,提出建设"贺兰山下果园城"的特色园林城市构想,即银川市在园林城市创建中应当走特色取胜之路,这不仅能够延续银川市1 600 a城市发展史中的文化脉络,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契合银川市周边多果园林场的实际,减轻园林部门的负担.既能体现多重效益,又具备一定可行性,是银川市实现"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