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为泓  关柯 《建筑科学》2004,20(5):20-23
美国城市划分为三级,城市化由1890年的34%,到2000年为80%;美国的大城市区有274个,人口占城市人口的91%;美国的城市人口密度,最密为90人/万m^2,最小不到10人/万m^2;美国城市体系中的城市镇居住全美城镇人口的三分之二,美国的城市像9个指标,及其大小城镇的比较;美国城市及其区镇的政府管理、部门的设置。最后阐述了美国城市化的借鉴,如历程、大城市区、效率效益分析、发展小城镇和容纳农村带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2.
推进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伟德 《城市规划》2000,24(11):25-28
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现实 ,提出有效推进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建议 :一是全社会要统一对人口城市化重大意义的认识 ,并愿采取措施主动地推进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 ;二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 ,切实消除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制约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屏障 ,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城市化道路 ,确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城市化速度 ;四是加快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五是有效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六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 ,提高城乡就业率。  相似文献   

3.
铁路、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略论美国西部开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落后区域的开发过程 ,由于在其初期阶段必然存在着市场失灵 ,因此政府所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 ,是实现其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后 ,一些必需的物质要素 ,如人口 ,才会逐渐流向该区域 ,从而使区域内的城市得到迅速的增长 ,并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这个普遍性的规律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适用的。本文以此为线索 ,考察了美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过程 ,并与中国的西部开发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快速城市化对控规的冲击 应该说,中国是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经济持续以两位数增长,迅速占有世界市场配额和高地,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全国性的"造城运动"带动了数以亿计的人口流动和移民,百姓中富裕阶层的崛起和扩充……种种令人瞩目的成就吸引着世人的眼球.据说,当今美国的大学里,城市规划课程开篇必讲城市化和全球化,而"二化"必引中国为例(张庭伟,2003,清华大学讲座稿),美国的、欧洲的专家学者们都想找个机会来中国看一看,印证一下流行的"中国风",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时,各国"大师"们走马灯似的来京就是最好的明证.  相似文献   

5.
吕维娟 《城市规划》2006,30(10):80-84
对约翰·弗里德曼所著《中国城市变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解译了他如何以历史文化角度看待中国当前在城市管治制度、民间社会、农村城市化、农村人口流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城市和县城是城市化发展中最具生机、最可倚望的因素,加快发展县城和小城市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县城做为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不仅代表区域经济的层次和水平,而且集中展现着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程度,因此,县城规划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各县(市)在县城建设方面创造和探索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如何进一步完善县城的四大功能是我们在规划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落脚城市     
每一个城市规划人都对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不会陌生,而《环球邮报》的记者道格桑德斯的这本著作在北美被誉为能够比肩这一名著的著作。有趣的是,作者撰写此书的缘由,也恰恰源自于他对雅各布斯的一次采访。此后他便萌生了撰写一部记录农村人口到城市迁徙的著作。从2007年开始,作者用3年的时间探访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深入考察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迁徙,图景式地描述了这一人类大迁徙的过程。和雅各布斯一样,道格桑德斯从一个专业新闻从业者的角度观察着城市,敏锐地发现到:"人类的大迁徙正体现于一种新兴的都会区域里,这些过渡性的空  相似文献   

8.
以2000年以来江苏人口城市化历程为研究基础,针对其非均衡、不充分、难稳定和质量有待提升的特点,系统分析了江苏人口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比较,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及预测,以期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城市化会是今后20~30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过度建设拉动"两高一资"产业,从而使我国碳排放扶摇直上,乃是我国低碳经济最大的问题。遏制城市建设中无谓的碳排放,是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由此产生三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其一,如何做到合理而不是过度估算城市规划中的人口规模;其二,怎样避免因城市规划和决策的不当而导致高碳的生活方式;最后,如何在采用城市建设中的低碳技术时避免在生命周期视野中事实上的高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瀛 《人类居住》2005,(4):10-13
城市化是个不可动摇的过程。到了明年某个时候,地球上的城市人口会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农村人口。1950年,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86个,目前有386个。到2020年,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总数将至少是480个。目前的城市人口(约30亿)超过了1960年世界总人口。  相似文献   

11.
人口城市化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如何推进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问题上,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城市失业率逐年增长、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放慢我国人D城市化进程,即“放慢人口城市化论”;第二种观点认为,鉴于当前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村又面临农民收入增幅大幅回落,“三农”问题突出,因此,应加快推进入口城市化进程,即“加快人口城市化论问;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人口城市化进程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即“适度人口城市化论”。对此问题,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我国应加速…  相似文献   

12.
孟韬 《小城镇建设》1996,1(1):42-42
美国小城镇(以下称新镇)建设与其他国家一样,是在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郊区用地无限制扩大,住宅建设分布混乱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特点是:第一,美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外流,城市中心萧条,而郊区发最迅速。第二、城市发展的这种形式,又引起生活上的各项需求与资源之间的严重的不平衡,其后果是土地利用率低;自然资源和开辟娱乐游息的地区受到严重的破坏;空气和水的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13.
仇保兴 《城市规划》2007,31(6):9-15
<正>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图1)。第一次是欧洲的城市化。它发端于英国,自1750开始,历时近200年的时间,完成了英国和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第二次是美国的城市化。由于世界工业中心的逐渐转移和欧洲移民的进入,美国城市化的速率比英国高出1倍,仅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基本进程;第三次是拉美和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城市化。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前人对工业化与人口相互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重心法从空间角度研究工业化与人口重心空间耦合作用的内在机理.通过计算广西近六十年工业化与人口重心,对比并分析二者的迁移特征,分析二者在空间上的关联,结果发现:广西工业与人口重心迁移轨迹显现的是各自对宏观政策实施后的效应;广西区域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聚集效应不明显;近十年广西重大经济战略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是区内劳动力要素重新整合的良好契机.广西应重视工业空间生产要素的整合利用,推进工业园区与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空间集群化,以实现工业与劳动力的最优整合.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城市化发展态势分析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态势:①人口和就业已从滞后城市化逐渐趋向协调型城市化;②土地与人口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状况不甚理想;③中西部地区“一极集中”态势明显;④特大城市的外围辐射作用较弱;⑤不完全城市化呈现扩大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的新定义与若干制度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美国艺术家丹·弗莱文通过灯光进行艺术创作,取代二维平面上的油画色彩物件,提供给观众色彩本身,以极强烈的形式把自己营造的色彩插入观众的眼球。这使他成为美国上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从事灯光设计的工作室来说,太多的商业项目使我们积累了无数的手段去掌握光,使用光,但审美或多或少地受到模式化的制约。这使人常常来不及思考。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件作品,融入我们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缓解现代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城市建设中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国情出发,探讨了城市开发地下空间所应遵循的方针;阐明开发地下空间可供选择的摸式;提出城市开发地下空间需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城市开发》2012,(20):10
<正>郎咸平:房地产增值空间比黄金好"中国的房地产比美国的房地产保值。中国和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在美国,股票的保值性要强于房产,美国的股票年增值率能达到7%10%,美国股票长期一定看涨。而在中国,情况却正好相反,中国房地产的保值性要强于股市。黄金适合短期炒作,长期投资的话,房地产的增值空间要比黄金好。当前国内形势下最具有投资价值莫过于楼市,尤其是高端住宅。"  相似文献   

20.
金磊 《城市开发》2002,(9):61-62
<正>国际专家早已预言,21世纪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两大事件中,中国的城市化趋势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美国“9.11”事件摧毁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建筑经典,但它留给安全减灾界的思考是如何重新考虑现代城市的设防。本文试从中外城市减灾法规和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比较,发达国家的做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一 发达国家城市安全的应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