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父亲打电话给我,让我中午去他那吃饭。下班时,我顺道去了趟菜市场,准备买几斤牛肉捎过去。正巧,卖牛肉的大叔是我以前的邻居,见我来买肉,笑着给我称了几斤上好的牛肉,接过钱后对我说:"回父亲家吃饭还买东西呀!太客气了吧!"我笑着说:"我父亲生活俭朴,舍不得吃,我借着回家蹭饭的机会买点牛肉,给他打打牙祭,改善一下伙食。"大叔称赞说:"不错!晓得孝敬老人了,比时下那些‘啃老族’好!"他这么一夸,倒让我有些不  相似文献   

2.
父爱如山     
父亲和我都当过兵,而且都是迫于生计,不同的是父亲当了6年兵,而我则在部队呆了14年.1951年,28岁的父亲去了朝鲜,这也成了父亲最为自豪的一段经历.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父亲给我讲他当兵时的故事,父亲讲的那些事,现在想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依然爱听,所以父亲很喜欢我,我也非常敬仰父亲.  相似文献   

3.
家有"凶"嫂     
"这还了得,刚进门就这样凶,这个家还有好日子过吗?" 二妹重重一摔门,把满客厅的不满和怨气留给了我和父母.父亲紧皱着眉,母亲忙不迭地叹气.我很失望,原指望嫂子进了门,父母会少了许多烦心事,谁承想,嫂子这么凶,这么不近人情!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去年6月份将一辆摩托车卖给了王某,价格是3000元,当时王某只付了500元,还有2500元写了欠条,定于8月份还清.但是到8月初,王某就因诈骗犯罪被逮捕了,当我到王某家去索要欠款时,他父亲却说,法律规定"打了不罚,罚了不打",现在我儿子已经被法办了,你还要什么钱.请问,他的这种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是一代名家朱自清的绝世佳作,不仅成为学生增长知识的教材,也是我父亲在煤矿工作之余追寻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的父亲蒲德贵,是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的一名矿工,工作之余喜好摄影创作.每每翻阅父亲多年拍摄的图片集,我简直不敢相信父亲还有"摄影家"的气魄,尤其是欣赏了父亲今年夏天拍摄的"走过夏季"荷花系列作品,更令我感到父亲是一位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强者.  相似文献   

6.
父亲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过三个心愿.每天能有粽子吃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外婆来看我们,带来了几个粽子.当父亲给家族里的长者一一送完粽子后,就只剩下了两个.我捧着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到一半时,哥哥提议让父母亲尝尝.父亲说:"你们吃吧,爸妈不爱吃."后来,我不经意间听父亲说,如果每天能有一个粽子吃,那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前几日我给父亲打电话,开玩笑说让他每天买4个粽子吃,一年的粽子钱由我"报销".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说粽子早吃腻了.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是从重庆煤炭集团松藻煤电公司退休的一位老矿工.10多年前,父亲给我上的一堂"安全课",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8.
家有"吝"娘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豫西的农村,那里自然环境偏僻,物质条件艰苦,勤俭节约观念在当地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我家也不例外. 父母是上世纪40年代末的人,曾饱经风霜,对于饥饿的记忆刻骨铭心.因此,在离家百公里外煤矿上班的父亲和母亲非常节俭,从不舍得浪费.自我记事起,母亲讲得最多的就是要勤俭节约,告诉我们"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并身体力行地精打细算.尤其是我和弟弟去县城读初中后,每年都要将麦子交到学校食堂换饭票,这让我家本来就不够吃的麦子更加紧张了.于是,母亲就在玉米、红薯面上做文章,努力将这些粗粮、杂粮做出新花样来.  相似文献   

9.
变老的父亲     
小时候父亲在我眼中就是一座山,是我无时无刻都可以安心依靠的港湾.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外面,遇到任何事情,我总是下意识地寻求父亲的帮忙,仿佛只要有父亲在,凡事都会变得格外简单.不会做的数学题、地理题和物理题,坏了的电饭锅、电视机,烧了的电闸,飞进屋内的臭虫……那些年,我似乎是一味地坚信着父亲是万能的.  相似文献   

10.
脊梁     
又到高校录取时,我想起了我的父亲.要不是父亲,我难以走进大学的校门. 那年秋天,我接到了省城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亲既喜又忧,喜的是自己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忧的是家中一贫如洗,难以凑齐我的学费.所有的亲戚都借遍了,还差300元凑不齐.老实木讷的父亲望着门外潇潇的秋雨,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傍晚,他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拿起一个本子,对我说:"爹给你借钱去,就是再难,爹也要把学费给你凑够!"说完,父亲披块破雨布冲进了雨雾中.  相似文献   

11.
杜彬 《当代矿工》2021,(7):20-31
奋斗成就梦想 创新引领未来 ——全国劳动模范、焦煤集团赵固二矿运输队党支部书记申麦成 我出生在一个矿工家庭,1988年7月高中毕业后,在父亲的动员下,来到焦作矿务局做了一名维修电工.一次聚会,有位曾在刮板运输机切链中失去食指前节的工友,在划拳时伸出双手"九个半"的手势,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也使我第一次萌生了创新的念头.接下来的几天,我在井下现场观察琢磨,升井后泡在机修车间鼓捣了8个小时,终于加工出了溜煤槽卡链器.这次偶然的成功,激发了我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周燕 《当代矿工》2007,(7):33-33
这段日子经常想起父亲. 夜已经深了,望着不远处夜色中苍茫的关山,我又想起了父亲.手机上的一条短信,让我知道今天竟然是父亲节,这份想念更加真切.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愿望     
父亲很固执,他认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比如,在我入党这件事上. 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每次寒暑假回来,才放下包没坐定,父亲就会问,入党了吗?可惜我那时候太叛逆,对党的认识也比较浅薄,父亲越是这样催问,我越是要反抗到底,一直没能让他如愿. 2013年,我从大学毕业,来到韩家湾煤炭公司工作.第一年过年回家,我兴冲冲地拿来自己的工资孝敬他,父亲欣慰了那么一会儿,接着老话重提,"现在入党了吗?"我沉默地摇摇头,父亲的眼神明显有一丝失望.可能是我长大了,他知道我的自尊心很强,只是委婉地说:"要抓紧时间入党."他心里一直没打消这个念头.  相似文献   

14.
协力过关     
父亲和我同在矿上工作. 近期,矿里为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技能,计划举行一次<员工制度包>考试.一天,父亲试探性地约我打赌,比一比安全知识谁掌握得好,谁输了谁请吃饭.看了一眼年过半百的父亲,我不以为然地说:"爸,你知道我记忆力好,不如我让你10分如何!""好小子,口气不小,咱们比就一本正经地比.""OK,就这么定了."  相似文献   

15.
写不完的爱     
一直想写写父亲,脑海里反反复复想着父亲的慈祥、和蔼、可亲,可提起笔来却不知从何说起.突然,电话响了--"冰儿,回家来吃饭吧!"是父亲的电话. 想想真的很惭愧,都是成家的人了,却不曾尽一份孝心,反倒让父亲常常惦记,每逢节假日,都会给我们做好可口的饭菜,再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唤我们回去.我到很多饭店吃过饭,却都不及父亲烧的菜好吃,尤其是父亲做的红烧鱼,我特别爱吃.  相似文献   

16.
手机响了,是远方的父亲打来的,这对很少和父亲联系的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惊恐.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大禹之所以治水成功,是因为他采取了"疏导"的治水理念,也就是顺其自然,规范水的方向.而大禹的父亲在治水理念上选择了"围堵",就是采用拦坝的方式控制水流,导致了自己的劳而无功.由此让我想起了煤矿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管理更应该从"疏导"的理念上下工夫,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凡事颠倒想     
"凡事颠倒想."这是父亲的一句口头禅.小时候,我怎么也不理解,事情为什么非得要颠倒着想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目睹父亲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我才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欠单     
转眼间,在煤矿工作已经快半年时间了,新年过后,我回了一趟老家周至县,看望年迈的老父亲. 父亲命苦,在我12岁的时候,母亲就因车祸离开了我们,父亲当爹又当妈地拉扯我长大成人,并且一直未续妻室.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秘密     
父亲刚退休那阵子,每次母亲来电话都抱怨,说父亲就像得了自闭症似的,每天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看报纸,怎么劝也不肯出门.母亲说:"英子,有空你也来劝劝你爸,你看咱们小区,那么多老年人每天聚在大门口又说又笑的多开心啊!" 于是,每次去父母那里,我都一再劝父亲多出去走走,多和老年人交流,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父亲嘴上答应着,偶尔也开始出去走走,可多数时间还是不肯出门.我和妈私下议论着,父亲原先在单位好歹也是个小领导,如今退休在家,可能是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也只好任由父亲自己慢慢转变. 父亲退休大约半年的时候,我突然患上了一场重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我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出院时,医生一再强调,回家后必须好好休养.父母不放心我,执意要把我接到家里去住.开始,我怕麻烦父母,说什么也不肯,母亲说:"我每天要买菜做饭干家务,也顾不上你爸,你来了,也好和你爸多说说话."我决定搬到父母那里去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