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矿山记忆     
正有一群人,一群在开怀大笑时,只看到牙齿是白色的人。他们就是最不起眼、最不闪光、最默默无闻的人——煤矿工人。父亲在煤矿工作,所以从小我就对煤矿的一切耳濡目染。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去矿里的职工澡堂洗澡,在那里我经常会看到一些刚升井上来的全身乌黑的矿工叔叔,他们满身满脸都被厚厚的煤灰覆盖着,仿佛刚从煤堆里爬出来一样。那时候我觉得他们好脏啊,他们一个人通常就能把一池清澈的水  相似文献   

2.
纯美记忆     
燕子 《当代矿工》2003,(11):59-60
人们说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回忆,躺进竹椅里随着老式座钟的钟摆不停地一上一下,脑海里像放电影似的一段一段映出自己曾经认识的人,做过的事。妈妈说,她常在我下班的时候,静静观望准备回老矿区的人们。 公司的通勤车要进站时拉起一阵刺耳的鸣笛,嘎吱一声急刹车停了下来。一群人立在路旁,提着菜、扛着粮,扬着一张张熟悉的脸等待上车。通勤车的终点站是我曾经生活过的老矿区。公司实行房屋改革,每家都可以享受到集资建房的优惠政策。正在筹建的新居民区选在交通便利的市区近郊。老矿区居住的只剩下几十户等待搬迁的人家。过不了多长时间,通勤车将不再开往那里。每每想到此,心中涌起一阵阵无以名状的惆  相似文献   

3.
小桥记忆     
齐凤池 《当代矿工》2012,4(4):30-30
仿佛那是天赐的缘分,好像那是夏目的一个黄昏。是七月,或许是八月。  相似文献   

4.
童年记忆     
晚上,女儿从幼儿园回家说老师要求玩捉迷藏,家长一定要陪着。女儿的提议,一下子开启了我记忆的闸门,瞬间把我拉回到那个早已逝去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我的故事中就有一环是捉迷藏。八十年代农村,电视都很稀罕,孩子们的玩具更是少得可怜。于是乎,砸沙包、推铁环、掷砖块就成了我们的娱乐项目。而在能见度低的晚上,不用游戏工具、规则简单、没有人数限制的捉迷藏更是让我们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5.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雪,芦花般的雪,柳絮般的雪,蒲公英般的雪,伴随着春仙子翩然莅临人间的轻盈脚步,在空中舞,在随风飞。  相似文献   

6.
7.
永远的记忆     
在我一生中,我永远牢记着一位漂亮、善良的女友,她是那么的生动多姿,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她叫乳娟,十年前我们一同来矿工作,因她初中学习好,被分配到学校当老师,我被分配到井下工作。乳娟虽然生长在山村,但长得皮肤白净,说话细声细语,平常爱穿  相似文献   

8.
吃的记忆     
前几日和几位年长的朋友在一起吃饭,酒菜满满地上了一大桌子,其中有一盘“苦菜”,引得大家竞相“清口”。大家都说以前是因为吃不饱才吃这个,想不到现在的苦菜竟上了大酒店的餐桌,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也许是几杯酒下肚的原因,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自己记忆中关于吃的故事。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天塌下来也不能耽搁吃,就连病人都病入膏肓时还会有人在一旁劝:“想吃什么就说话,别舍不得。”熟人见面时先问:“您吃了吗?”请人吃顿饭也要客气几句:“吃饱吃好!”吃饱在前,吃好在后,为什么?穷怕了。第一个讲的是王院…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记忆     
高伟 《当代矿工》2004,(8):34-34
说来真惭愧,父亲去世四年多了,我这个被他称为“秀才”的儿子,却一直没为他写下任何怀念的文字。不是不想写,而是心情太沉重,每次未提笔眼泪就先下来了。母亲说:“你爸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这句话概括了父亲艰辛的一生。他出身贫寒,十几岁就在日本鬼子开的煤矿挖煤,挨过日本把头的鞭子。解放后,共产党把他培养成一名煤矿政工干部,赶上“文革”却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文革”结束,好日子总算来了,他却因为多年的井下工作患上了矽肺病和冠心病,他的晚年一直在与病魔抗争。在我们姐弟四人的印象里,父亲留给我们更多的…  相似文献   

10.
微笑的记忆     
杜恒瑞 《当代矿工》2008,(12):48-48
我的孩子八岁了。她那张红扑扑的小脸每天总是那么灿烂,偶尔晴转多云,转眼之间又会像花儿一样鲜艳。 每当看到孩子的微笑,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过去的日子。我生在农村,在那个年代,父母亲都老实巴交,缺衣少食是在所难免之事。  相似文献   

11.
微笑的记忆     
我的孩子八岁了。她那张红扑扑的小脸每天总是那么灿烂,偶尔晴转多云,转眼之间又会像花儿一样鲜艳。每当看到孩子的微笑,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过去的日子。我生在农村,在那个年代,父母亲都老实巴交,缺衣少食是在所难免之事。  相似文献   

12.
正"秋风呼霜白寒栗,白杨独领绿生气。"看到这两句诗,我忽然想起了我家院子里的那棵白杨树,人也仿佛回到了那个童真的年代,一群天真的面孔映入眼帘,嬉笑着,玩耍着。十几年前,我还稚气未脱时,就是和小伙伴们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童年。那时,我们常把白杨树当成我们的"基地",一起玩"80后"都熟悉的"捉迷藏"游戏。先是几个人猜拳,最后输的人必须蒙眼倒数三十声,这时  相似文献   

13.
以弹簧和螺旋状高温合金为例,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原理、记忆金属的分类,及在工业、日常生活、煤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老屋的记忆     
刚刚下过一场小雪,冬日的阳光在黄昏时分洒在了故乡老屋的窗格上,残雪铺覆在青色的瓦脊里,老屋孤单地矗立着,仿若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夕阳里等待着归家的游子。冬日恬静的农家院落里,此时炊烟已袅袅升起。当我又一次从远方归来,重新站在故乡的老屋前,儿时的回忆如喷涌而出的泉水,瞬间湮没了我的思维。虽然离开老屋二十年了,但我从来没有忘却这里的一切,包括隔壁三嫂家清晨的鸡鸣声,后院二婶家夜晚的犬吠声。  相似文献   

15.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造成材料供应紧缺,井下人员紧张,因此,2020年11月14日上午,超化矿组织经营、后勤、政工管理人员以及平地支部书记下井参加义务劳动,回收装运4寸风水管.在安检员、专业人员的引导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东轨道运输大巷.东轨道运输大巷仿佛是我很久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历经沧桑岁月,尽显苍老痕迹,熟悉而又温馨,它...  相似文献   

16.
我的家乡在湘西南一个山清水秀的丘陵山村,直到八十年代末,点灯仍用煤油,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幕降临,昏暗的煤油灯把乡村映得那样苍白、无奈.  相似文献   

17.
刘金焕 《当代矿工》2010,(10):33-33
翻开日记,一张和母亲的合影滑落下来。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四年多了。每每想到母亲,我的心总是纠结着,点点滴滴的往事就会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一个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孩子,那是一个水果稀少,没有零食和大鱼大肉的年代。和我一起成长的,只有家里的长辈凭借巧手和智慧就地取材做出来的天然美味,像槐花饼、马紫菜饼、红薯玉米粥等,细数这些季节性的美食后,唯有奶奶做的清汤面是伴随我最长久的,是我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割舍的味道,是任何佳肴也比不上的美食。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不是太好,一个月里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吃手擀面。手擀面可以做成打卤面、清汤面和炝锅面,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清汤面。奶奶做饭的手艺很好,家里人也都喜欢奶奶做的饭。每次奶奶和面的时候,我总是眼巴巴的在一  相似文献   

19.
正当我再一次回到朝思暮想的故里,站在老胡同巷头,昔日的老胡同再次变了模样,青石铺的街心已被混凝土包裹,只留下让鞋底磨滑的光亮。黑瓦罅隙上的野草,青砖上的青苔,还有墙上崩裂的墙皮,仿佛在述说往昔时光的流逝。父亲说,改造后大大小小的街道全硬化了,以后老胡同再也见不到泥巴了。父亲的话拉长了我的思绪,让我升起一股光阴倒流的感喟。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的夏日里,雨后的青石  相似文献   

20.
杨志广 《当代矿工》2001,(10):47-47
少年的梦幻是七彩的,少年的情怀是纯真的。那梦幻虽如云霞般的轻盈,那情怀虽如月色般的朦胧,却总是令人难以释怀。一个扎着玫瑰色蝴蝶结的女孩就是这般轻盈、这般朦胧地走进我浪漫的花季,而且在我青年以后依然在我的心海中泛起层层涟漪。 22年前,我16岁,还在故乡一所不大的乡村中学读书。学校距我家住的村子足有六七里路,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