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针对低渗透气藏,在考虑滑脱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的条件下,利用保角变换和镜像反映方法推导水平井产量计算模型,比较滑脱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并分析压力平方差对采气量和采气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呈近似下降趋势,滑脱效应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呈近似上升趋势;开发初期,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大于滑...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渗透、低丰度油层难以有效开发动用的难题,采用基于非达西渗流条件下的不同井网产量计算模型,作为低渗透油田井网优化设计方法.将动用系数作为衡量低渗透储层动用程度的指标,为井网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以某低渗透油田区块为例,结合启动压力梯度,考察了井距、注采压差与油井产量和动用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田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井距越大,克服启动压力所消耗的压力越多,动用系数越低,在某低渗透油田区块目前300m井距下无法建立有效的驱动体系,需要减小井距.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流量计量仪,通过“压差⁃流量”法,精确测定了低渗透油藏水驱和微乳液驱的启动压力梯度,深入分析了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特征,重点研究了微乳液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的“压差⁃流量”曲线是一条上凹型曲线,具有非达西渗流特征。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呈乘幂关系,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大,水驱平均启动压力梯度为0.050 MPa/m,微乳液驱平均启动压力梯度为0.039 MPa/m。微乳液之所以会有效降低启动压力梯度,是因为它能够显著降低界面张力,减小了边界层的渗流阻力。微乳液界面张力越低,启动压力梯度也就越小。 相似文献
4.
范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9(5)
低渗透气藏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和含水饱和度高等特征,气体在气藏中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如果用常规二项式产能方程进行测试资料处理,得到的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A或者B可能为负值,不能得到正确的产能方程。运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三项式产能方程可以很好地解决测试资料异常、方程系数为负的问题,但是三项式产能方程多出了一个常数项C,无法通过常规方法确定方程系数;因此,提出最小二乘法以有效地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度,且过程简单。通过实例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对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渗透油藏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对其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此,推导出简化的产能方程,以研究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新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大多数低渗透油层的渗流研究都是通过岩芯驱替实验得到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的问题.通过对中国西部某低渗油田不同渗透率岩芯室内驱替实验,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新的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新方法,得到求解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数学模型.由数学模型可以得到启动压力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驱动压力梯度、流体的流度,启动压力梯度与前者成正比关系,与后者成反比关系.利用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模型,结合低渗透油田实际,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单井产量、极限注采井距和含水上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低渗透气藏产能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滑脱效应、启动压力梯度效应和高速非达西效应,依据渗流力学原理建立稳定渗流条件下综合考虑三种效应影响的低渗透气藏产能方程.应用该方程对不同滑脱系数和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下的流入动态曲线进行比较.在相同井底流压下,随着滑脱效应影响因子的增大,气井产能逐渐增大;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气井产能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压裂井产能水平,综合考虑滑脱效应、启动压力梯度和高速非达西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应用保角变换原理,建立新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计算方程。将方程应用于流入动态对比实例分析,结果显示:滑脱效应影响因子越大,产能越高;启动压力梯度越大,产能越低。 相似文献
9.
10.
大量实验表明,低渗气藏流体在低速渗流时不仅要克服启动压力梯度,而且还受到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基于低渗气藏的这一渗流特征,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气体滑脱效应的低渗低速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及其有限差分方程,并编制数值模拟软件,对比研究了四种情况:(1)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气体滑脱效应;(2)仅考虑启动压力梯度;(3)仅考虑气体滑脱效应;(4)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气体滑脱效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情形(3)的累计产量最高,情形(4)次之,情形(1)第三,情形(2)最低.这一结果说明启动压力梯度和气体滑脱效应对低渗气藏的生产影响很大,由此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异常高压低渗气藏由于其自身的地质特征,在衰竭式开发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其对气藏开发效果影响显著,并对该类气藏采收率的标定带来较大的偏差。在非线性渗流力学基础上建立考虑储层应力敏感性的三维、气水两相渗流及数值模拟模型。利用室内岩心实验和气藏前期经济评价等参数,模拟计算不同采速和考虑与不考虑储层应力敏感性等多种情况下的气藏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类气藏采收率标定中应充分考虑应力敏感性的影响,否则会使标定的采收率偏高10%左右;同时应力敏感性越强,其对气藏采收率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新思路、新途径.改变传统开发注水开发思维,发展注气采油、微生物采油、微波采油、超声波采油及各种新型采油技术,来指导我国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3.
深层低渗透油藏大幅提高水驱采收率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燕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5,28(3):35-37
王场油田潜43油组是江汉盆地潜江组含油面积与地质储量最大的一个低渗透油藏,埋藏深、油层薄、物性差。通过不断深化地质认识,依托大型压裂、深抽配套、高压注水、水平井等工艺技术进步,实施细分层调整与精细注水开发,油藏在产量大幅递减后又重新实现了大幅上产与稳产,标定采收率提高了10.65个百分点,2014年底达到44.05%,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为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朱寨子油区的油气藏具有压力系数低、物性差、渗流能力低、孔喉微细、比表面积大和泥质含量高等特点,容易受到固相、液相、聚合物吸附、矿物敏感等伤害。分析了朱寨子油区储层伤害机理,提出了朱寨子油区储层钻井液保护技术,在钻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聚合物抑制剂和无机盐抑制剂,可有效防止储层中的敏感矿物因滤液入侵而引起的敏感性伤害;经粒径优化的架桥粒子和可软化变形的ST-3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的复合暂堵剂,可以形成致密的泥饼以减少钻井液的侵入量和侵入深度;由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组成的HFR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而显著降低储层水锁损害的程度。有助于将侵入储层的液相返排出来,提高油相饱和度和渗透率,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最终提出两套钻井液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针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基质中大量原油滞留而采不出来的特点,结合岩芯压敏性实验和渗吸实验,分析了该类油藏周期注水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不同渗透率岩芯静态渗吸实验、岩芯的渗透率压力敏感性实验、不同压降条件下的渗吸实验,并将三者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吸采收率随着岩芯渗透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岩芯渗透率损失主要是发生在有效压力增大的初期阶段;降压幅度和降压速度对渗吸采收率的影响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周期注水过程中,压力波动幅度较小时,岩芯压敏性起主要作用;当压力波动幅度较大时,压力波动产生的内外压差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矿场试验和实验表明低渗油藏流体渗流不再符合Darcy公式而是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效应对单相、多相流体的流动均产生影响.从非线性渗流的形成机理出发,利用恒速压汞技术确立低渗储层喉道分布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根据毛管模型与边界层理论,建立了低渗储层非线性相渗模型,并结合大庆油田某区块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渗流压力梯度范围内,地层中压力梯度的增加,储层绝对渗透率逐渐增加、水相渗透率逐渐降低,油相渗透率逐渐升高,油井含水率上升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中高渗透油藏分析方法是否仍适合低渗透油藏尚需验证。针对此问题,在低速非达西渗流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低渗透油藏的产量规律,并给出相应的油田产量递减率与产量、生产时间的算式,以及低渗透油田产量递减率通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