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茜 《新食品》2010,(18):72-73
在清香型消费已深入人心的山西白酒市场,其他香型的外来白酒品牌,想要渗透进来可谓困难重重。2006年便进入山西市场的洋河,经过多年“潜伏”终于在铁桶一般的清香型阵地中撕开了一丝缝隙。  相似文献   

2.
吴冕 《新食品》2005,(2):23-23
江苏白酒要“跑”起来,要靠新生代品牌拉动。新生代品牌最大的特点就是营销思路得到了创新,丢掉包袱、轻装上阵,在市场之路上全速“裸奔”。  相似文献   

3.
刘彬 《新食品》2009,(22):81-82
新乡就是一个“做烂”了的市场。而“烂”的必然结果就是整个白酒消费需求的萎缩。实际上。2000年前后,在白酒高速增长过程中。全国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市场,比如江苏、安徽、北京,大体都有过这样的阶段。后来.由于一些强势品牌的介入,让这些市场的品牌集中度迅速提高,促进了渠道的良性发展,改变了消费者对白酒的认知,从而也彻底扭转了市场局面。  相似文献   

4.
胡明 《新食品》2011,(17):88-89
经过多年发展,鄂酒在白酒市场中的影响力与曰俱增。湖北白酒“三巨头”稻花香、枝江、白云边实力雄厚,在省内其他市场上通行无阻,如入无人之境。唯独在襄阳,三“巨头”却遭遇恶战:接二连三发起攻击,本土品牌三九和石花的地位仍稳如磐石。  相似文献   

5.
徐伟 《新食品》2010,(23):100-102
近年来,广大中小白酒品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方面,处于一、二线阵营的白酒品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上延下伸”运动;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正不断增强。在很多白酒消费的主力市场,新白酒品牌的成功几率正在逐年递减。面对这一情况,中小白酒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冯柯桦 《新食品》2012,(19):108-109
2011年,二线名酒和区域强势品牌在全国迅速崛起,河南市场成为中国白酒行业最值得关注的板块之一。在此背景下,资本介入、省外品牌的强势入侵以及本土品牌的快速觉醒.成为影响白酒市场变局的三股关键力量,正是这三股力量进入河南濮阳市场,使得濮阳更为“兵荒马乱”。在提到省外扩张和全国布局时,河南是提及率最高的市场,而在省外品牌入侵的刺激下,本土品牌也开始逐渐觉醒,  相似文献   

7.
李金昕 《新食品》2013,(21):146-147
上世纪末,在白酒市场风起云涌的机缘下,“今世缘”品牌在高沟酒厂的重组中蜕变而出,以亲切的“缘文化”为品牌诉求,在充斥着高贵、奢华等“俗文化”概念的白酒世界里独树一帜,并凭借这“缘文化”的普适特点,一举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白酒品牌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
糖酒会前,五粮液集团牵头成立了“五粮液品牌运营商顾问团”,23家白酒经销商和五粮液结成品牌运营联盟,定位为“团结、共赢、合作”。据悉,这23家白酒经销商都是各省的重量级人物,年销售额总和超过200亿元.五粮液的销售额超过30亿元。业界评价五粮液此举是借助资本和市场的力量对自身品牌进行维护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向宁 《新食品》2007,(9):31-31
群雄逐鹿,谁将问鼎?根据目前的局势,从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力、资源力四个方面来看,清香型白酒的市场格局已经由过去的“汾老大”独扛大旗变成了“三剑客”共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郭军 《新食品》2006,(2):56-56
要凸现白酒品牌的风格,“符号化”是一条切实有放的途径。通过选定产品的社会含义,让白酒品牌成为某一社会群落的身份和归属符号,被消费者认同.接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豫东商丘一带是河南的白酒“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宋河、张弓等豫酒品牌,安徽的古井、双轮池、种子酒,湖北的稻花香等都在这里不断烧起战火。同时.这里是河南白酒新生力量的“舞台”。  相似文献   

12.
范智  常芳 《新食品》2007,(7):60-61
“酿酒世家勤耕耘,浓香白酒第一品。”随着电视剧《酒巷深深》在央视八套持续热播,永盛烧坊这款饱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浓香型白酒,正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熟悉和青睐。作为泸州老窖访华团继国窖1573之后推出的又一核心品牌,永盛烧坊表现出的旺盛的生命力,使其成为市场上数不的亮点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德良 《新食品》2011,(23):43-43
常说烟、酒、茶不分家。云南出好烟,云南烟草品牌“红塔山”一度成为中国第一品牌:云南出好茶,“普洱茶”红遍了大江南北。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却看不到一款云南本土白酒成功地跨出省门,在全国的白酒品牌中并无云南白酒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彭伟  张奇峰 《新食品》2012,(15):68-73
在白酒行业内素有“东不入皖,西不入川”的共识,究其原因,“西不入川”是在于川酒数量众多且品牌强大,市场空间十分狭小,除商超等少数渠道外,外来品牌几乎无法进入;而“东不入皖”则是因为外来品牌慑于徽酒地产品牌强大的终端拦截术和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即便是在全国市场上所向披靡的川酒,在安徽白酒版图上也是弃重就轻。  相似文献   

15.
《酿酒科技》2009,(7):94-94
据近日公布的2008-2009江苏白酒品牌风云榜调查,洋河蓝色经典名列十大上榜品牌之首,获“市场发展最快品牌”荣。  相似文献   

16.
邹周 《新食品》2008,(22):80-83
当所有人认为高档白酒在走漫漫涨价路的时候,水晶酒广南大区经理谢林发现市场上四大高档白酒品牌都潜藏降价危险。于是,他果断行动,让水晶酒躲过一劫,而其他品牌仍在风雨飘摇之中。  相似文献   

17.
赵乐成 《新食品》2007,(27):17-17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告到现在的终端营销,白酒营销仿佛从一个“死胡同”走到了另一个“死胡同”。有人问:“不是名酒品牌没有促销能否卖得出去呢?”我的回答是:“一定可以卖出去。”这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我们实践的结果。石花酒在襄樊市场是促销品最少、促销费用最低、促销人员最“抠门”的酒,但我们去年却卖了1个多亿。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胡辉煌 《新食品》2008,(1):17-17
看了贵刊的关注《白酒开始1+N》,再看看身边,确实,从目前部分优秀白酒企业的实际操作来看.“1+N”已经成为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模式——厂家在某一市场上,投入多个品牌、多个产品、多个系列,并由多个经销商经销,形成浓厚的品牌氛围,从而获得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9.
杨光 《新食品》2012,(7):108-110
板城、山庄、衡水老白干是河北白酒界的“三大家族”。河北市场的其他白酒企业如沧州三井、邯郸丛台、保定刘伶醉等,均属于我们所说的中间型酒企。然而,河北白酒品牌的知名度绝大部分局限于河北省内。即使是领军企业也缺乏省外市场基础。河北省中间型酒企在省内市场的品牌发育也不均衡。它们不仅要在全国性品牌与“三大家族”的夹缝中生存下来,更要想方设法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浪  郭斌 《新食品》2005,(21):28-29
广东白酒市场,尾“天堂”,也是“地狱”。在这个市场上,每个成功的品牌都有其成功的理由和值得借鉴的价值。不过,对于众多仍对广东市场寄予希望的白酒品牌来说,反思失败者或者说失误者的教调.也许更有价值一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