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曦  陈亚珉  张鹏 《建筑师》2023,(4):87-94
建筑遗产的保护教育起源于欧洲,文章通过梳理与遗产教育相关的国际会议主题、决议等内容,总结现代欧洲建筑遗产教育方面典型及深具影响力的机构特征,建构起欧洲遗产教育发展的路径:早期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课程的重点是对于建筑师的专业教育,之后逐渐过渡到综合保护指导下的多学科/跨学科教育。国际会议的召开与保护网络的建立促进了保护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保护的伦理变迁也对保护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研究欧洲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的历程,将为中国遗产教育的研究提供参照的他山之石,也为未来遗产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有着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建筑遗产病害甄别和具体保护措施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国建筑院系学习的地方。以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遗产保护工坊(Architectural Preservation Studio)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将该教学模式凝练后应用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徐州徐海道署照壁的具体教学案例,论证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课程体系在中国建筑学专业中的适应性情况,旨在为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现代建筑不同,中国现代建筑的引进与发展,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抵抗、交融有关,又与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有关。在现代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对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成为中国社会反思现代性、反思现代化、进而为未来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经验与教训的重要途径,在DOCOMOM0理念正式进入中国的背景下,2013西安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大会的召开对推进我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事业将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从国际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新进展、现代主义东渐和现代建筑遗产的界定、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多元视角、不同进程共同遗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会议学术综述。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运动的产物,现代建筑遗产是国家身份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和记忆的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无声见证,许多现代建筑遗产由于一些原因仍然缺乏保护。如今,现代建筑遗产问题因未受到重视而面临极大隐患。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需要科学的保护方法,而其保护方法又应该建立在准则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重要性进行研究,阐明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基本概念和价值体系,回顾遗产管理制度和法律,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案例进行评估,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困境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对建筑遗产的保护评价和修复有了新的认知和界定。通过对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研究,探讨如何将建筑遗产保护行动融入到大众生活生产中去,使人们认知触摸、尊重利用建筑遗产,置身于"原真、整体、活态"的建筑遗产环境中,与遗产建筑同呼吸、共命运,使遗产得以延续历史文化,重生见证当代文明。从保护模式与大众参与度等方面,提出建筑遗产活态保护合理利用的模式、方法与途径,为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提供具有社会意义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介     
《建筑师》2015,(2):136-137
<正>3·Ⅰ书名: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作者:林源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7-1定价:$35.00ISBN 978-7-112-13871-5内容提要本书作者详细阐述了诸多关于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并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全书内容包括5章:绪论,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理论与实践,建筑遗产的价值,建筑遗产保护的国家制度以及建筑遗产的保护。文字质朴流畅,读来亲切真实。内容详尽,专业知识性强。本书可供高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师生参考使用,也可作为相关领域专业人员指导参考书。  相似文献   

7.
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预防性保护的新概念,从概念的出现及其演变谈起,综合建筑遗产保护史谈了对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认识;并结合欧洲地区和中国相关方面的实践,初步探讨了中国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自清代以来发展了一百多年,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识经历了遵从传统、借鉴西方、自我思辨三个阶段.文章通过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发展历程的梳理,从实例的角度,列举了价值认识的特殊之处并剖析其内在原因,以期为中国特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亮 《华中建筑》2022,(9):24-27
该文对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文化独特性进行了介绍。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认为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研究具有从“物质”到“精神”、保护从“点”到“片”、从物理属性到大众的研究趋势。重点剖析了大众与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关系,基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社会文化价值的修订,提出了大众对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具有积极影响,这是解决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梁远 《山西建筑》2009,35(36):35-36
对中英建筑遗产经营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了两国建筑遗产经营实践形成差异的原因,阐述了英国在建筑遗产营利性经营方面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以积累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经验。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已影响城市和建筑的空间构成,并渗透和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中。以云南大学设计初步(1)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建筑遗产保护思想融入教学建构、教学解析以及研究与教学并重的设计专题,并运用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教学中,从本科低年级设计课程开始就为学生打好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黎明 《山西建筑》2010,36(26):33-34
基于消费主义文化主导的视野下,人们对于历史及历史建筑保护的误解,对遗产、建筑遗产和遗产保护等概念作出科学分析,通过与美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横向比较,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保护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  相似文献   

13.
天津大学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多次合作,是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合作范例。文章系统回顾了天津大学与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历史,揭示了高校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势,以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阐述了跨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共享平台的重要性,指出建筑教学科研融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建筑教育创新实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金一 《城市建筑》2014,(12):257-257
随着城市发展以及经济崛起,城市建筑遗产遭到破坏的新闻屡见不鲜。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很值得探讨。本文以城市规划中的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站在真实性保护的角度,结合建筑遗产发展现状,提出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混合遗产地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和价值对其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了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只体现了文物单纯的本位价值观,而忽视了混合遗产地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了处于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归纳,并提出了"以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并行式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框架,在混合遗产视野下经过对自然遗产的评价和考量,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规划做出修正和补充,并对自然与文化价值保护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博弈进行评估,提出兼容性的整体保护措施,并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对其进行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6.
建筑(建成环境)更新、再利用已经成为当代建筑行业十分重要和普遍的工作。从新建到再利用、从保护到活化的转变对当下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建筑教育中建筑史和建筑设计相关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通过改革史学课程、将遗产价值导向置入建筑设计选修课等方式进行探索,一方面以设计教育为史学课程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以遗产价值评估作为设计决策的指导和评判标准,实现史学理论教育与设计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在宏观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完成设计/规划的能力。这一探索和所取得的经验,为中国建筑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一丁  吴晓红 《山西建筑》2012,38(20):13-14
阐述了"保护"的定义及执行标准,梳理和归纳了建筑遗产保护的九种基本方法,并逐一对其进行了说明和探讨,指出在保护实践中,可综合运用多种基本方法,以实现对建筑遗产的最佳保护。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文化在不断发展,建筑文化在不断发展,建筑学科的范畴也日益扩大。在纷繁变化的建筑形式下,建筑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又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入手,在剖析未来建筑学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在未来建筑学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以建筑遗产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价值的多重性开篇,探讨了我国建筑遗产立法现状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以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理念及立法的发展历程为借鉴,结合我国目前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理念及实践发展现状,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立法提出了分类保护原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