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一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管在环向预应力钢丝放张时,管体受径向压缩,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引起环向预应力钢丝的预应力损失。这项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一书及最近其它一些设计资料中,没有计入这一项应力损失,一般只计算如下几项环向预应力损失:1.钢丝松驰引起的预应力损失;2.混凝土收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3.混凝土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相似文献   

2.
江苏是预应力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推广应用面最广的地区之一 ,同时也是预应力科学研究、预应力技术发展、预应力工程应用、预应力产业拓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地区。江苏省土建学会预应力专业委员会是全国土建学会中最早设立的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为江苏省预应力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也是江苏省土建学会中最活跃的专业委员会之一。预应力技术在我省土建领域蓬勃发展的同时 ,我们应该注意到出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预应力专业委员会继续做大量的工作 ,也是这一届预应力专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1江苏预应力技术的推…  相似文献   

3.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在克服后张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自身缺点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全新的预应力技术,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通过对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发展状况的总结,介绍国内外此项技术的研究成果、最新研究动态及工程应用情况,指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五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后张预应力工艺,它为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由于它具有一系列工艺和经济方面的优点,因此,在某些结构和构件中,已逐渐取代了灌浆的后张预应力工艺。一、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动向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最早、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自1957年国内外开始推广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来,预应力钢筋自然成为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课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的要求,首先是高强度。强度越高,才能充分发挥预应力工艺的  相似文献   

6.
缓黏结预应力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预应力技术,它综合了无黏结预应力和有黏结预应力两种体系的技术特点,是预应力技术的新发展,论文结合北京报业集团新闻采编中心项目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阐述了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原理;说明了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裂缝和挠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缓黏结预应力构件设计及施工中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部分预应力电杆的结构特征我厂根据水电部电力建设研究所王典同志撰写的《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的优越性》一文所阐述的理论,设计生产了部分预应力锥形杆,并于1984年底通过基层鉴定。该杆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均是冷拔低碳钢丝成阶梯形配置,配置于同一圆周上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呈对称式间隔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预应力加固法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是卸载与加固合一,可以较好地发挥新老结构的共同工作性能,克服普通加固方法加固件受力滞后的缺点,是一种加固效果好、施工简便、适用范围广、费用经济的加固技术。 预应力加固法虽然属于预应力技术中的一种,但是它在设计计算方法、施工技术方面等均与普通预应力有所不同。仅就施工技术而言,预应力加固法有如下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多阶段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将某一阶段第i次对i预应力杆增加的预应力值作为未知数,通过结构力学方法建立该阶段预应力准则方程式并求解之。然后可计算该阶段i次预应力各预应力杆的控制值(包括各预应力杆原有的内力值),后张预应力对先张预应力的影响值,以及网架结构杆件内力和节点变位,直至该阶段最后一次预应力时得到该阶段各预应力杆的设计内力值及网架结构内力和变位。重复这样的分析计算可得到多阶段预应力网架结构预应力杆的最终内力控制值及网架杆件内力和节点变位。采用该方法,预应力杆的内力值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无需调整,可一次性完成预应力施加操作过程。该文中附有算例说明,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阶段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是正确、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硫磺砂浆作粘结材料,进行电热张拉预应力钢筋是代替预应力构件机械后张法的一种施工工艺,这种施工工艺可以减少一般后张法施工所必须的留孔、抽管、穿筋、机械张拉、灌浆等工序,而且还具有先张法施工预应力损失少、混凝土自锚等优点。其方法是在预应力钢筋表面涂抹一层硫磺砂浆,然后与非预应力钢筋同时绑扎在模板内浇灌  相似文献   

11.
孙云  邓勇刚 《特种结构》2004,21(2):63-65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是提高钢梁承载能力、改善其受力性能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本文对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实腹钢梁时体外预应力筋的线形布置、预应力损失以及内力增量的计算和体外预应力筋截面面积的确定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加固后钢梁的设计计算进行了研究 ,最后通过一实例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2.
PC-Net预应力混凝土管片是将预应力钢绞线成网状布置的预应力管片,是适用于输水隧洞的单层衬砌结构。目前,尚未有针对输水隧道提出的预应力混凝土管片衬砌预应力设定方法。在管片设计中,预应力的设定、钢绞线配置以及接头张开量的计算等为预应力混凝土管片与一般混凝土管片设计的主要区别之处。本文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管片衬砌中预应力的设定方法,根据对裂缝出现的不同控制要求,考虑环境条件与隧道用途要求,提出了3种预应力设定方法。阐述了PC-Net预应力混凝土管片设计中的内力计算、预应力钢绞线配置计算以及接缝张角计算方法,总结形成了一套PC-Net管片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施工已经非常普遍,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圆形水池等工程,一般常用的是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但是无粘结预应力筋自由滑移使预应力筋和端锚极易疲劳,混凝土构件容易受力开裂。我们在一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施工时采用了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丝束,施工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4.
<正>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抗裂性高、变形小、耐久性好和节约钢材等优点,因此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政策。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必须研制和生产高强预应力建筑钢筋。自从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预应力混凝土以来,国内许多科研和生产单位在预应力钢筋的研制和生产  相似文献   

15.
结合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分析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现有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即模板安装支护、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困难而复杂,施工工序增加;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开发了两种连接器专利产品,一种是双套筒预应力钢筋套管连接器,可以方便地实现一期混凝土中预应力筋套管和二期混凝土中预应力筋套管的连接;另一种是双层套筒钢筋连接器,可以方便地实现一期混凝土中纵向钢筋和二期混凝土中纵向钢筋的连接,从而有效解决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现有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专利介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疑土多跨框架梁,是属于一种按照“预应力度”法设计制作的、混合配筋的大跨度构件。是设计一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束筋,采用组筋和单筋相结合、直线配置和曲线配置相结合,完成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配筋与混合配筋,改善了构件各部位及端部构  相似文献   

17.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预应力技术。为了掌握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对3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静载试验,并与1根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对比,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了试验梁混凝土应变、非预应力筋应变、缓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长、挠度以及裂缝开展情况,分析了预应力强度比、普通钢筋配筋率的影响,将有粘结和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与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相近,甚至略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宋永恒 《四川建材》2008,34(2):125-126
预应力混凝土是当今工程建设中一种重要的高新结构技术之一,属于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本文阐述了预应力技术及其发展,通过一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技术要点、技术指标及预应力相关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混凝土是当今工程建设中一种重要的高新结构技术之一,属于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本文阐述了预应力技术及其发展,通过一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技术要点、技术指标及预应力相关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继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后一种新的先进的预应力结构体系,该体系具有方便的施工工具、良好的润滑性、涂附性和自行固性能.根据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特点,简述其施工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