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扇三角洲储层物性变化大、建模难度大的特点,以南堡凹陷柳赞油田扇三角洲储层为例,进行地质建模研究。应用岩石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质统计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和生产动态等地质资料,应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PETREL对工区进行构造建模、沉积相建模和储层物性建模,模拟出储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实现了储层地质特征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同时,对建立非均质性十分严重的扇三角洲储层地质模型进行方法和技术上的摸索,为同类油藏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多点地质统计建模方法均以一定维度的数据模板为载体,将概率或几何距离作为建模工区未知区域模拟取值的判定标准,该判定标准在地质建模时与地质含义的联系较为薄弱。针对上述不足,文章回归地质建模的本质,考虑相建模过程中数据事件与训练图型对比的地质含义,提出基于相序的多点地质统计相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具有沉积学意义的相序为基本的相似度对比单元,新建适合于相序相似度对比的动态数据模板,采用句法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动态规划方法计算数据事件中已知相序与训练图型中对应相序的相似度,对建模工区未知区域进行相模拟,实现了从沉积学意义出发对强非均质性储层进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理想模型和塔河X区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相模拟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重现训练图像所显示的各地质体的几何形态,较好地反映储层不同相的沉积展布规律,大幅提高了相建模的精度。该方法将沉积学与多点地质统计学有效结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点地质统计学相似度对比方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框架,为复杂储层的相建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储层砂体的类型、几何规模及分布规律是研究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和调整注采井网的基础,可以为储层地质建模提供可靠的定量化地质基础.充分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对工区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工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为条带型和网状型.在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运用地质统...  相似文献   

4.
针对乌尔禾油田油藏的储层物性变化较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复杂多变等实际情况,在对测井曲线进行了预处理之后,采用电阻率-孔隙度法确定了油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电阻率下限值,并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利用其模型对工区内300多口井进行了解释处理。解释结果表明,该套方法能够对该地区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科学合理的油层起算标准,并能准确地划分油水层,从而能为该地区的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储量计算提供准确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5.
针对乌尔禾油田油藏的储层物性变化较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复杂多变等实际情况,在对测井曲线进行了预处理之后,采用电阻率-孔隙度法确定了油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电阻率下限值,并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利用其模型对工区内300多口井进行了解释处理。解释结果表明,该套方法能够对该地区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科学合理的油层起算标准,并能准确地划分油水层,从而能为该地区的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储量计算提供准确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6.
储层建模技术在茨78、79断块区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成君 《南方油气》2006,19(1):65-66,F0003
在辽河盐地东部凹陷茨78、79断块区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中,综合应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建立构造模型。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格架,采用随机建模中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相控建模的思路,分析优选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方法中的球形变差函数模型对研究区储层参数进行模拟,建立了储层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三维数据体,为后期分析评价油藏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机模拟技术,由于能有效地刻画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储层评价中的不确定性,成为油藏描述和储层表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有效地推动了油藏描述技术向定量化方向的发展。针对工区内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通过建立构造模型、相模型和储层参数三维模型,对储层开展了随机建模研究;通过采用相控参数场方法和同位协同高斯模拟相结合进行储层参数模拟,既充分利用了微相对储层参数的控制作用,降低井间模拟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建模精度,又较好地解决了模拟参数之间一致性问题,体现了这些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所建立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为准确评价油气田储层性质及井网加密调整,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道桥工区中新生界碎屑岩地层中存在构造圈闭和岩性-地层圈闭。由于研究区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不能将隐蔽性强的薄储层刻画出来。地质统计学反演通过将地震岩相体、测井曲线、概率密度函数及变差函数等信息相结合,其结果具有地震数据横向连续性强和测井数据垂向分辨率高的优势。为此,采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对三道桥工区进行储层预测,并与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显著提高了研究区薄储层的预测精度,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裂缝性油藏存在储集层发育孔、缝、洞多重介质,储层精细刻画难度大的问题。为准确描述裂缝性油藏储层发育的空间展布特征,利用测井、钻井资料和岩石物理测试数据建立关键井的嵌入式多尺度裂缝储层的地质和岩石物理模型,开展多重介质的连通传导率研究和嵌入式裂缝地质建模技术研究,并利用该模型对流花油田裂缝性储层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嵌入式裂缝模型的地质建模可以对构造、断层等大尺度裂缝和等效原理下的小尺度裂缝进行精细描述和数值模拟研究,单井动态指标拟合率达到90%以上;流花油田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油藏维持各井现有采液速度持续开发,大部分井不会发生严重水淹,风险较高的井主要位于工区的东北侧边缘断层附近。该研究可为同类油藏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研究、开发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往三角洲沉积储层地质模型的实现过程多是强调某一种建模方法的使用。文中以渤海某油田为例,综合应用地震及井点信息,探讨了将确定性地质建模与随机地质建模两种方法、相模型与属性模型两种模型相结合建立三角洲沉积砂体骨架模型及储层属性地质模型的方法。使用确定性建模手段可以刻画出那些基于地震反演资料识别、把握程度相对较高、规模相对较大的砂体;应用序贯指示随机模拟方法可以表征规模小、具随机分布特征的砂体;以砂体单元为对象、井参数为约束、地震反演属性体为趋势,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实现的储层属性地质模型,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砂体内部的非均质程度。合理使用各种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可以获得更接近实际的地质模型,从而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调整,开发效果预测,以及油田开发潜力与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百口泉油田百口泉组油藏的储层岩性复杂、物性变化较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复杂多变等实际情况,在对储层岩性进行了识别之后,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并采用电阻率-孔隙度法确定了油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电阻率下限值。利用该整套方法模型对该工区内40多口井进行了解释处理,解释结果表明,该套方法能够对该地区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科学合理的油层起算标准,并能准确地划分油水层,从而能为该地区的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储量计算提供准确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震、测井和地质综合一体化的储层精细建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渤海某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缓坡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储层为例,利用以精细地质建模为目的的地震、测井和地质一体化综合研究方法,合理划分模拟单元并定量描述各单元内沉积微相特征;结合相概率函数和砂体连通概率等定量约束条件,建立了半定量—定量储层地质知识库,实现了等时建模、成因控制相建模、确定性条件约束随机建模三者的有效结合;采用基于目标的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储层地质模型。对基于目标的分段模拟方法和河道模拟方法的沉积微相模拟结果进行的对比表明,前者能更好地实现河道主流线、相概率函数、井间砂体连通概率等多个条件的约束,其模拟结果与地质认识更吻合。依据相控建模思路及各微相砂体物性参数,采用协同模拟方法建立了物性参数模型。实际井资料表明,以地质模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应用露头知识库进行油田井间储层预测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井间储层预测是地质精细建模的主要难点之一,即使在密井网区井间预测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相同沉积类型的露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井间储层变化的地质信息。滦平扇三角洲露头和丘陵油田三间房下油组具有相同的沉积类型,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了露头和油田的储层地质知识库,确定了油田与露头储层类型和特征的对比关系。综合露头小尺度和油田密井网大尺度的砂体分布变异信息,合成变差函数反映不同规模尺度的砂体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将露头检验选定的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应用于油田储层建模,储层预测符合率较高。应用该种方法将露头知识库用于油田地质建模有助于提高井间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储层地质模型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爱林  郭智  郭建林  闫海军 《石油学报》2021,42(11):1506-1515
储层地质模型是表征地质体规模、储层建筑结构与流体分布特征的综合体,是地质研究的最终成果和数值模拟的基础数据体。回顾并总结了中国储层地质建模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阶段、地质模型的类型划分与主要特点以及中国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的主要进展。前20年,在引进、吸收国外建模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储层地质模型的基本框架、流程和步骤;建立了扇三角洲、辫状河等储层原型地质知识库,开展了河流相储层分级构型研究,推动了定量地质学的发展;分构造背景和储层类型建立模型,在随机模拟方法和技术上取得突破。近10年来,建模手段日趋丰富,方法不断进步,同时随着开发阶段和开发对象的深刻变革产生了3个方面的重大变化:①非常规储层开发逐渐受到重视,针对非常规储层的地质建模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与广泛应用;②许多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或开发后期,针对老油田的储层表征与建模技术不断深化;③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套针对天然气开发需求的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东海油气田储层地质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海平湖油气田为例,探讨了海上油气田储层地质建模的思路、方法和途径。针对东海海上油气田井少、陆相储层相变快的特点,确立了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地震、开发动态等数据,建立沉积相概念模型,以井数据为硬数据,充分应用地震数据(地震属性和波阻抗),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和相控建模途径建立储层参数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模型检验和不确定性评价。研究表明,海上油气田充分应用地震属性、地震反演参与储层地质建模,可弥补井数据的不足,提高建模过程中井间预测的精度。海上油气田井数据少,地震数据多解性强,需对模拟结果和模型储量进行不确定性评价,以降低风险,为开发管理决策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储层建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建模技术主要解决储层表征中诸如建立储层物性非均质模型、储层内部非渗透性隔夹层模型及储层空间连续性模型等问题,为油藏早期评价及制定开发方案服务。储层建模方法有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两种。确定性建模所应用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有储层沉积学方法和克里格方法;随机模型分为离散型模型和连续型模型,随机模拟方法可分为基于目标的方法和基于象元的方法。为此,对上述储层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为了建立尽量符合地质实际情况的储层模型,提出了3条建模原则: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原则,等时建模原则,相控储层建模原则。  相似文献   

17.
川中地区磨溪构造T1J2白云岩储层存在岩性复杂、产层渗透率低、储层物性变化大等特点,储层识别困难,给工区产层地质导向钻井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利用随钻测井资料,提取其中与储层类别关系密切的参数,建立了工区导向目的层的随钻储层类别识别模式.采用灰色关联法编制了处理程序,对工区Mo005-H6井用随钻测井资料识别储层.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工区复杂白云岩储层进行识别,为产层导向钻井井眼轨迹沿储层有利部位穿行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储层地质模型既是油气藏综合评价的地质基础,也是油气藏数值模拟的必要参数和开发调整方案的直接依据。在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基础上,开展了低渗透河流相储层建模方法的研究。结果认为:细分沉积单元、分相进行储层参数变差函数结构分析能够精细地刻画储层的非均质性;应用相控条件模拟进行井间储层参数的预测,能有效地反映出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局部变化;应用储层属性模型,可以直接预测有效储层的规模大小及其空间分布,为气田开发井网的部署和调整提供地质依据。应用低渗透河流相储层建模方法预测的结果得到了生产实际的动态验证,该建模方法为同类气藏储层建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储层随机地质建模技术做为油藏三维定量表征的一项新技术,可以定量刻画三维空间油藏地质特征。但对于复杂类型储层或井点较少的工区,井间储层变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作为三维建模井间约束的方法,可以降低井间储层分布的不确定性,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的精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黑油山油田开发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以黑油山油田西区为例,阐述了储层建模技术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根据地质、地震、测井解释、岩心分析等资料,应用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技术,分析和研究黑油山油田西区的构造特点、沉积相体系和储层物性参数。最后运用建模软件,建立了黑油山油田西区储层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和物性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体,为准确评价油气田储层性质及井网加密调整,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