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作为热爱蒙古族文化的民俗爱好者,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委会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额尔德尼对记者讲述了他对蒙古包建造技艺和蒙古文化传承面临困境的担忧。额尔德尼说,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有着油画般的生存环境,他们敬畏大自然、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认为山川日月、草木河流都是吉祥的图腾,都是有灵性的,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就是蒙古族群众崇天敬地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
蒙医五疗是蒙古族人民根据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地势气候、饮食穿戴的特点创立的独特传统疗法。放血疗法、灸疗法、油脂疗法、浸浴疗法、穿刺疗法统称为五种疗法,是蒙医内病外治的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牧区社会转型,蒙古族牧民由游牧转向定居,其适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住居形式——蒙古包逐渐转换为适于定居的砖瓦房住居,致使文化认同感模糊和归属感缺失。研究引入"扎根理论",对蒙古族牧民住居需求展开质性分析,旨在构建牧民主观"无意识"的住居需求理论模型。通过对蒙古族牧民、蒙古族学者等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出蒙古族住居需求的理论模型作为其现代化住居传承转译的必要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分析蒙古族独特的崇拜观、民族信仰以及审美观,进而挖掘了蒙古族的传统民居与室内设计中的共通之处,剖析了蒙古族文化对其传统民居及室内设计的影响,指出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今后研究蒙古族传统民居及室内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7)
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文化是随着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在保持其最原始风格、生活环境的同时,吸纳其他各民族的文化元素而演变而来的。本文以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基于现代科技生产基础,结合当代青年学生及赴内蒙古旅游游客对于具有蒙古族民俗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的喜爱以及认可度,阐述具有蒙古族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拥有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是蒙古民族的一支,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间图案贯穿于新疆卫拉特蒙古人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传统吉祥图案又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众多传统图案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6)
蒙古族文化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代表之一,经过长时期的发展,蒙古族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蒙古族传统图案是承载蒙古族文化的载体,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是设计师的灵感源泉。蒙古族传统图案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游牧社会时期。在赵宝沟文化、夏家店文化和红山文化中都有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踪迹。基于此,该文作者分析蒙古族传统图案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4)
该文以蒙古族传统图案为研究对象,阐述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起源,并在此基础上对蒙古族传统图案进行分类,为人们介绍蒙古族传统图案蕴含的寓意。  相似文献   

9.
每年八月份,正是草原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的季节,也是牧区牧民举行那达慕、庆祝本民族节日的时间。此时,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赶往牧区,住进蒙古包,参加那达慕,体验草原风情。然而,近几年,草原面积逐渐缩小,蒙古包逐渐减少,牧民纷纷改行谋生,游牧文明传承面临困境。众所周知,以蒙古包为代表符号的游牧文明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成吉思汗建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推动了游牧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古今中外世界各地的许多建筑都吸收了草原游牧文化的元素。可惜,近百年来,随着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日益发展,游牧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节奏、纯自然生活方式与时代日益格格不入,草原文明面临失落困境。甚至,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以蒙古包为代表符号的游牧文化传承困难,已经向我们唱起了离歌。那么,那达慕的盛景该如何持续?蒙古包的美丽该如何保护?游牧文化该如何传承?这是社会各方都应认真思考、共同解决的一项文化课题。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他们明确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明确了自然的重要性,他们的这种思想源于蒙古族古老萨满教的"万物神灵说",蒙古族希望大自然的神灵消灾降福,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2)
蒙古族历史传统文化是构成蒙古族视觉元素的根本源泉,其视觉元素也是蒙古族地区特色食品包装设计要素的源泉。文章对蒙古族视觉元素运用于本土特色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价值、意义进行总结归纳,认为如能更好地在尊重蒙古族文化的基础上将其视觉元素运用于特色食品包装设计,将为本民族特色食品包装带来深远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蒙古族传统文化正遭遇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通过整理和研究蒙古族传统元素的表现形式和造型艺术特点,归纳出蒙古族传统元素在民族品牌中的应用原则及意义,总结出可资借鉴的设计美学原则,使蒙古族传统元素在得到传承的同时更加艺术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13.
受文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住居空间秩序被日本建筑史学家大河直躬称为住居"文化框架",这种空间秩序是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集合,是影响住居形态重要的内在法则。本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传统蒙古包住居功能中蕴含的文化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住居保护功能、住居生活功能、住居文化功能的现代转译,在延续传统蒙古族住居文化的同时满足定居后牧民对住居功能日趋多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家具是蒙古族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其内容多样、题材广泛、造型独特、装饰丰富,多方面展示了蒙古族的民族生活、民族交流、宗教信仰等文化特征。作为反应北方游牧民族生产与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蒙古族家具极具研究与挖掘价值。本文通过对蒙古族家具形制特点意匠进行研究,总结出蒙古族家具的设计策略,以此为基础进行蒙古族家具的设计实践,以达到对蒙古族家具设计的实践创作进行指导和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的目的,进而更好地发展蒙古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穹庐”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居室样式,“元大都”是元代建造的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封建社会理想的都城,从13世纪初蒙古的兴起到元代的灭亡,短短的百多年间,蒙古帝国征服了欧亚、统一了中原,建立了国土辽阔的元代,结束了自唐宋以来南北分裂的局面。战争给世界各民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打通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交往的障碍,使东西方化、中华各民族化得以相互交流,“元大都”是这一历史的最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地区城市在现代文化影响下,原本独特的民族文化被同化,城市广场作为最主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各种活动行为,反映至广场空间形态设计上也应有所不同.文中引入建筑人类学视角深入剖析蒙古族生活状态由游牧到定居的演化过程中广场文化的溯源与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蒙古族地区城市广场的策划构想.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4)
我国民族众多,且每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歌表现形式。在声乐演唱和教学里只有充分掌握民歌的艺术特点,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展示出作品原有的独特韵味,有利于演唱效果达到最好。蒙古族声乐不仅有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还有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歌曲内容简单明了,情感真挚通俗易懂,曲调或高亢嘹亮,或低吟回荡,但是都可以传达出蒙古族人民对生活、自然和英雄等一切值得感恩的人事物的感情。本文就蒙古族声乐艺术特点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1蒙古族传统图形的特征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好的色彩,每个民族对色彩的运用方式不尽相同。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长年生活在色彩相对单一的环境中,特别喜欢纯度较高的艳丽色彩,对青色、白色、红色极为偏爱。苍茫的蒙古高原,天空格外湛蓝,蒙古人祖祖辈辈在长生天的护佑下生活在这片高原蓝天下,他们喜欢天空一样的藏青色。在蒙古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蓝色成为了牧民们最崇拜的颜色,姑娘们喜欢带蓝色的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7)
蒙古族传统服饰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一枝奇葩,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代表,受到了学者的长期关注。随着内蒙古草原游牧生活方式逐步向定居方式转变,传统蒙古袍逐渐退出大部分牧民的日常生活,蒙古族服饰的民俗文化背景已日渐模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的服装专业凭借优势的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进行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将会使蒙古民族服饰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居住模式,它伴随着游牧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传统蒙古包的种类通常由毡子、帆布、木材、玻璃钢等材料制成。缺点是耐久性差、使用功能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蒙古包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此,河北宏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宏京")结合传统蒙古包的特点,研发了集使用功能、民族文化、美观大方与经久耐用等为一体的"未来石"装配式蒙古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