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HAAKE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氯化聚氯乙烯(CPVC)凝胶化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CPVC/M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微观形貌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BS能改善CPVC的加工性能。随着M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凝胶化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塑化时间明显缩短,平衡扭矩不断上升,平衡温度大幅上升。MBS用量为6份时,CPVC/MBS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HAAKE流变仪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抗冲型丙烯酸酯橡胶(ACR)改性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凝胶化性能及流变性能,综合力学件能、耐热性能、微观形貌对ACR改性CPVC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ACR的加入能极大地提高CPVC的凝胶化度,促进塑化,改善CPVC加工性能,ACR用量6~9份为宜,对CPVC的增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氯化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PVC/PMMA)共混材料,研究了PMMA的引入对CPVC/PMM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表面光泽度、加工流动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PMMA的引人,使CPVC/PMMA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和光泽度较纯CPVC显著提高,耐热性能亦有所改善,而拉伸强度下降不明显;塑炼过程中,CPVC/PMMA共混体系熔体的平衡扭矩降低,凝胶化时间减少。当PMMA含量为15 phr时,CPVC/PMMA共混体系具有最佳综合性能,此时该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为5.4 kJ/m2,拉伸强度为53.5 MPa,表面光泽度为82.3%,热变形温度为102.4℃,平衡扭矩为20.1 N·m。  相似文献   

4.
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辊开炼机探讨了PS树脂对PVC/CPE体系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零长毛细管流变仪测量了PVC/CPE/PS共混体凝胶度与加工温度,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填加少量PS树脂能缩短PVC/CPE体系的塑化时间,改善其塑化性能,提高基体的流动性,PS填加适量时,基体的力学笥能有所改善。当加工温度为180℃时,体系的凝胶含量为90-94%,此时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抗冲击改性剂ACR对氯化聚氯乙烯(CPVC)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微观结构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CR的加入,CPVC的韧性增强,刚性降低,同时改善了体系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CPVC/ACS/CPE复合材料,考察了ACS和CPE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ACS和CPE用量的增加,C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拉伸强度、维卡软化温度下降,阻燃性能略有降低,但仍达到难燃级;2与相同用量的ABS相比,ACS可明显改善CPVC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分别测定了抗冲改性剂MBS、ACR对CPVC凝胶化性能的影响,综合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对CPVC/MBS和CPVC/ACR共混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BS、ACR的加入均能极大地提高CPVC的凝胶化度,相同的改性剂含量下,共混物的凝胶化度差别不大;MBS、ACR均能大幅提高共混物的冲击强度,MBS用量3~6份、ACR 6~9份对CPVC的增韧效果较好,MBS为3~6份时共混物的性能更优,成本更低,但ACR的耐候性制品优于MBS的.  相似文献   

8.
CPE和PS对CPVC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机刚性粒子聚苯乙烯(PS)对CPVC/C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配方及工艺的调整优化CPVC制品的性能。结果表明,有机刚性粒子能显著增韧CPVC/CPE共混体系,并且可以明显提高CPVC的加工性能,延长热稳定时间。对拉伸强度和维卡软化点的影响较小,保持了良好的刚性及耐热性。  相似文献   

9.
以氯化原位接枝方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CPVC)接枝顺丁烯二酸酐(MAH)的共聚物(CPVC-cg-MAH),初步探索了MAH的单体含量、反应温度对接枝产物的力学性能和软化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H为8份、反应温度为140 ℃时,CPVC-cg-MAH拉伸强度达到最高,为68.9 Mpa;当MAH为4份、反应温度为120 ℃时,CPVC-cg-MAH软化点达到130 ℃.  相似文献   

10.
《塑料科技》2017,(8):35-38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SiO_2前躯体,利用KH550和TEOS的原位溶胶-凝胶反应,制备SiO_2杂化改性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能谱仪(ED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改性CPVC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并采用热失重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改性前后树脂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O_2与CPVC发生了杂化,且杂化后树脂的粒径减小;改性后CPVC树脂的耐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分子链运动受到杂化网络限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韩永军 《河南化工》2008,25(6):23-24
对国产树脂和进口树脂在外观、粒度、沉降速度、静态交换吸附容量、动态吸附性能、动态再生性能、溶胀率等方面进行了性能测试,为己二酸生产中树脂实现国产化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将SG-3、SG-5、SG-8三种型号的PVC通过水相悬浮法分别氯化得到四种氯含量不同的产品,然后重点考察增塑剂吸收量随着氯含量改变的变化规律及最终产品的热性能比较,最后得出结论:(1)随着氯含量的增加,SG-3PVC树脂氯化后CPVC产品的增塑剂吸收量逐渐减小;SG-5PVC树脂氯化后CPVC产品的增塑剂吸收量先减小后增大;SG-8PVC树脂氯化后CPVC产品的增塑剂吸收量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又增大。(2)随着氯含量的增加,三种原料氯化后产品树脂颗粒的粒径都逐渐增大,只是增大幅度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13.
氯化聚氯乙烯与聚氯乙烯共混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改变CPVC/PVC的树脂组成,研究了共混物的外观、耐热性、阻燃消烟性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少量的CPVC树脂也会影响共混物的稳定性;只有CPVC含量大于60%,才能有效地改善共混物的耐热、阻燃等性能.  相似文献   

14.
靖志国  刘军  熊新阳 《聚氯乙烯》2014,(4):32-34,38
选取国内外4种CPVC样品,利用GPC、NMR和酚烷基化等方法分别对CPVC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分子链序列结构、不稳定氯原子含量进行测试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CPVC样品的热性能和加工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PVC/CPVC合金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实验表明:随着CPVC含量的增多,PVC/CPVC二元合金体系的最大强度、断裂强度、100%定伸强度、定荷伸长、热变形温度等均呈递增趋势;但断裂伸长率下降幅度较大。试样断面的SEM照片能较好地解释冲击性能的测试结果,也证明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内在影响。在热稳定性实验研究中,DSC和热重法(TG)研究的结果显示CPVC有助于提高PVC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张立  唐红建 《塑料工业》2020,48(4):139-142
超支化聚(胺-酯)是一种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新型超支化聚酯。将超支化聚(胺-酯)作为为改性剂添加到透明聚氯乙烯(PVC)树脂中,研究了其对透明PVC树脂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超支化聚(胺-酯)的添加可改善透明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使5%失重温度提高3~6℃;同时,不同代数超支化聚(胺-酯)的添加均会对透明聚氯乙烯树脂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第3代超支化聚(胺-酯)的含量为3%时,透明聚氯乙烯树脂具有最佳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而当超支化聚(胺-酯)的含量为5%时,透明聚氯乙烯树脂冲击韧性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经力化学改性的PVC树脂为原料,通过低温等离子体生成自由基Cl.,在气固流化床中制备CPVC,考察了输入电压、体系压力、氯气流量、反应时间、惰性气体等因素对CPVC氯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反应体系温度的控制,并采用扫描电镜对CPVC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①经过力化学改性后的PVC树脂颗粒粒径有较大程度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且树脂皮膜和结晶区被破坏,有利于氯化反应;②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输入电压900V,常压,氯气流量3L/min,反应时间30min,不加入氩气;③输入电压是影响CPVC氯含量的主要因素;④当CPVC的含氯质量分数超过68%后,反应速率快速下降;⑤试验制得的CPVC呈现疏松的不规则雪片状结构,初级粒子、聚集体、亚颗粒等多层次的结构已经完全消失,皮膜也被彻底破坏,比表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8.
王芬  钟永聪  王海燕  倪桦 《净水技术》2004,23(4):35-35,38
该文对原子吸收测定用的国产和进口石墨管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国产管的性能很好.有较高的性价比,故可替代进口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