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铂络合化合物是近几年出现的重要抗癌药物。其中有环己二胺二氯铂(环氯铂,DDP)和环己二胺硫酸铂(环硫铂,SHP)。为了药理研究的需要,对以上铂络合物进行了氚标记。为了测定药物在动物体内是否发生降解,又进行了~3H和~(35)S双标记环硫铂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海轮碱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新的肌松剂。在前文基础上,本文用整体放射自显影技术对本品在怀孕大鼠体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 1.方法 [~3H]海轮碱Ⅱ系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制备,放射性比活度为6Ci/mmol,放化纯度>90%。该药是2%乙醇水溶液,以生理盐水稀释后供静脉注射。取妊娠十八天的大鼠3只,尾静脉注射[~3H]海轮碱Ⅱ1mCi/kg(137μg/kg),分别于给药后2分、4小时及24小时将动物投入己烷-干冰(-78℃)溶液中速冻处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有机膦酸络合剂 S106(丙酰胺基乙烯二膦酸)、S186(乙酰胺基丙烯二膦酸)对放射性锶促排效果。大鼠注入~(85+89)Sr 后立即肌注 S106和 S186,两天尿锶排出量分别比对照组高5—9倍和9倍;整体中蓄积量为对照组的28—45%和35%;骨中蓄积量为对照组的26—45%和30%。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尿锶排出量增高,组织中蓄积量也相应地下降。剂量在800mg/kg 时,效果已趋稳定,虽加大剂量效果不再增加。延缓给药时间则效果下降。作预防性提前给药时效果与立即给药无差别。两药的促排效果经相关回归分析 S186 优于 S106(P<0.05)。  相似文献   

4.
~(35)S标记的脱氧腺苷硫代三磷酸化合物是开展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物之一。 关于高比活dATP_α~(35)及前体~(35)S、dAMP~(35)S的制备流程未见报道,而在示踪量制备流程方面的报道仅限于从堆照KCl靶子物的湿法还原-氧化法得到[~(35)S]——元素硫,再制得~(35)SPCl_3,然后合成dAMP~(35)S及dATP_α~(35)S。在高比活及强辐射场下操作时可发现:①若不加载体的高强度~(35)S处在水相、有机相及有氧的条件下,它的化学态难以控制,总是以~(35)SO_4形式存在,故得不  相似文献   

5.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用cDNA探针检测核酸特异序列的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32)P、~3H及~(125)I的标记化合物被用于标记DNA和分子杂交已有多年。将~(35)S取代与磷酸结合的氧原子而成的~(35)S标记核苷酸类似物是近年开发的新技术。由于~(35)S发射的β射线能量适中(0.167MeV),防护比~(32)P容易,探测比~3H方便,故用作常规放射自显影比~(32)P、~3H都优越;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四种人体甾族生殖激素进行了放射性多位氚标记的研制。 1.[1,2,6,7-~3H]孕酮,[1,2,6,7,-~3H]睾丸酮及[1,2,6,7-~3H]皮质醇的合成。前体~(1,6)Δ-孕酮,~(1,6)Δ-睾丸酮及~(1,6)Δ-皮质醇分别溶于二氧六环,用催化剂10%钯碳经催化加氚后,除去催化剂及不稳氚,经硅胶纸层析分离纯化,放射性产物的化学量与浓度用分光光度计在λ_(max)为241nm波长时测定,其平均摩尔消光系数分别为16850,14550及15400。用液闪测得,氚标记物的总比活度分别为3.56、3.04、3.36TBq/mmol。用放射性硅胶纸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氚标记物放化纯度均大于98%。为保证分子中1.2及6.7位的双键被氚化,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氖标记阿糖腺苷(Ara-A)自尾静脉注入正常小鼠,根据不同时相,采用均相法,分别测定血液、肌肉、脏器、尿、粪便的放射性强度,由此获得[8-~3H]-Ara-A在各组织中的分布和随尿和粪便排泄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应用汉防己甲素(简称汉甲素)治疗矽肺病,有必要进一步了解长期用药后该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为此先以汉甲素长期治疗实验性矽肺大鼠,或正常大鼠长期用药,然后利用~3H汉防己甲素(简称~3H汉甲素)动态观察血液及脏器内药物含量。并以~(14)C汉防己甲素(简称~(14)C汉甲素)测定该药物的蛋白结合率,希望实验能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31)I-胆酰甘氨酰酪氨酸(CGT)被用于裸大鼠人肝癌放射性定位和实验治疗的研究。在静注~(131)Ⅰ—CGT后所定时间内处死裸大鼠,并测定其主要脏器的放射性。~(131)Ⅰ-CGT在肿瘤中的摄取率显著地高于其他组织,特别在24h时相。注射24h后,在3只大鼠中均可见清晰的肿瘤显像。裸大鼠肝癌模型的动态扫描表明,肝癌能选择性地摄取~(131)I-CGT,并滞留达7天。经治疗的6只大鼠中,3个月后观察,其中1只鼠的肿瘤完全消退,其余的部分消退。  相似文献   

10.
615小鼠iV[~3H]海轮碱Ⅱ730μCi/kg,血清药-时曲线呈三项指数函数关系,按三室开放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本品在体内分布非常迅速,但消除较缓慢。给药后2min,组织内放射性以肾为最高,肝、肺、膈肌、心肌、脾、腹肌、肠壁依次递减,脑最低。尿粪内未找到代谢产物。至96h,尿内排出放射性为注入剂量的28.3±4.2%,粪内排出放射性为注入剂量的36.7±6.2%。  相似文献   

11.
三羰基铼[188Re]的放射化学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化合物[N(Et)4]2ERe(CO)3Br3],并用IR,ICP—M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此化合物溶于水后,阴离子部分的3个Br^-可定量地被3个H2O分子取代,得到前体化合物fac-[Re(CO)3(H2O)3]^ 。同时合成了放射性前体化合物fac-[^188Re(CO)3(H2O)3]^ ,放化产率约为80%,Sep-Pak分离后,放化纯度大于95%。通过HPLC分析比较了这两个前体,确定了放化前体fac-[^188Re(CO)3(H2O)3]^ 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离子束氚标记技术制得氚标记PLG。经磋胶纸层析法纯化,氚化三肽的比活度为6.81GBq/mmol,放化纯度>95%,具有完全的生物活性。由腹腔注射~3H-PLG,直接测定大鼠脑内部分组织的放射性分布,提示用药4.5h后,垂体、纹状体有较高的放射性,而下丘脑和中脑的放射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电荷是药物分子的重要性质,可以影响其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为了研究不同电性质的肿瘤乏氧显像剂在体内的生物分布行为,合成了3种带有不同电荷的肿瘤乏氧显像剂(S)-3-(4-羟基苯基)-2-(3-(2-硝基咪唑基)丙酰胺基)丙酸甲酯(NI-Y-M)、(S)-3-(4-羟基苯基)-2-(3-(2-硝基咪唑基)丙酰胺基)丙酸(NI-Y)和(S)-N-(3-胺丙基)-3-(4-羟基苯基)-2-(3-(2-硝基咪唑基)丙酰胺基)丙酰胺(NI-Y-A),并进行了131I标记。3种化合物的标记率均大于95%,体外稳定性好。纸上电泳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131I]NI-Y-M为中性分子,[131I]NI-Y和[131I]NI-Y-A则分别呈现负电和正电的电性质。从荷S180肉瘤小鼠体内分布结果发现:3种标记物在肿瘤组织呈现出快摄取慢清除的趋势,并且在肿瘤中的放射性活度明显高于肌肉和心、脑、脾等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的相对摄取率提高;4h时,动物肿瘤与肌肉、肿瘤与血液放射性摄取的比值数据显示,带正电荷的标记物[131I]NI-Y-A是最优的肿瘤乏氧显像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合成方法制备了抗心律不齐新药常咯啉的三种不同位置~3H和~(14)C的标记化合物。以5-溴邻氨基苯甲酸按Scheme 1经5步反应得6-溴代常咯啉(Ⅵ),Ⅵ用氚经催化脱卤得[6-~3H]常咯啉(Ⅰ)用[~(14)]甲酸制成[~(14)C]甲酰胺,按Scheme 1经二步反应得[2~(14)C]5-氯代喹唑啉(V,R=H)再按Sc-heme2即得[2-~(14)C]常咯啉(Ⅱ)。以[~(14)C]甲醛为原料按Schemel的最后一步可直接制得(甲撑-~(14)C)常咯啉(Ⅲ)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Beckman LS-8000型液体闪烁计数器中的AQC技术,试验了具有各种不同同位素比(即~3H放射性衰变率与~(14)C放射性衰变率之比)的双标记样品,并用TRS-80计算机处理此仪器的双标记测量数据。为此专门编写一个计算机程序,对标准淬灭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16.
L-[3,5-~3H]酪氨酸是研究蛋白质、肽类和甲状腺素等结构功能和代谢的重要示踪剂,在贮存中由于自身放出的低能β粒子,其能量将被自己或相邻的分子所吸收而有显著的自分解现象,致使L-[3,5-~3H]酪氨酸会不断地产生放射性杂质。研究这种辐射自分解机理并设法控制它,已成为放射性标记化合物领域中一个新的方向。有关L-[3,5-~3H]酪氨酸的贮存与稳定性,未见有专题的研究报告。我们选用溶剂稀释来分散标记分子,添加自由基清除剂(Free radical scavengers)和降低温度等方法来探求L-[3,5-~3H]酪氨酸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自分解速率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抗心律失常新药常咯啉的~3H和~(14)C标记化合物。5-溴邻氨基苯甲酸按常咯啉类似合成方法经四步反应生成6-溴代常咯啉(Ⅰ),Ⅰ在钯碳催化下通氚制得[6-~3H]-常咯啉(Ⅱ)。[~(14)C]-甲酸铵脱水得[~(14)C]-甲酰胺后经三步反应制得[2-~(14)C]-常咯啉(Ⅲ)。4-(对羟  相似文献   

18.
麝香酮(即3-甲基十五环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上海和山东分别用芥子酸和十二烷二酸合成了麝香酮,并证明人工合成的麝香酮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主要药理作用。[~3H]-麝香酮静脉注射或灌胃给药后,经肠道粘膜吸收及血液循环能很快分布到各主要脏器,尤其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而且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蓄积时间较长,并主要以原形药排出。为进一步确定[~3H]-麝香酮在细胞水平上的定位分布,我们对[~3H]-麝香酮进行了显微放射自显影研究。  相似文献   

19.
鉴于~(32)P具有较高的起始比度,~(32)P标记的核苷酸在核酸和蛋白质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但~(32)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其标记核苷酸的有效使用期很短。而~(35)S的半衰期则要长得多。为此英国NEN公司最近合成了~(35)S标记的核苷酸并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35)S]-硫代核苷酸是一类由硫原子取代与磷酸结合的氧原子而成的核苷酸类似物。这一类化合物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质。当~(35)S原子结合在γ磷酸位时,该化合物可作为研究激酶、磷酸酶和水解酶反应的有用工具;当~(35)S原子结合在α磷酸位时,则可用作对DNA和RNA聚合酶及其由此得到的聚核苷酸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以舒必利(Sulpiride)为分子模型,在芳环的5位上引入巯基(替代磺酰胺基)合成了(S)-(-)-5-巯基-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2-甲氧基苯甲酰胺 [简写为MBZM ]左旋异构体.通过"3+1"(二元混合配体络合)方案,合成了一种新的D2受体显像剂99Tcm-MBZM.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实验结果显示,99Tcm-MBZM在血液中的清除较快,30 min后降到0.444 %ID/g;在肝和肾脏中的放射性则持续较高,30 min后仍分别达2.148和2.184 %ID/g;在脑中的摄取量偏低,2 min 时仅为0.145 %ID/g.因此99Tcm-MBZM不能作为脑受体显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