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梨果发生酶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的护色液浸渍梨果片,旨在控制酶褐变的发生,结果表明,以0.8% ̄1.0%的D-异抗坏血酸钠浸渍20min的护色效果最佳,其次为0.8% ̄1.9%的氯化锌浸渍15min,而1.0% ̄2.0%食盐液的护色效果最差,氯化锌护色液的pH为4 ̄6时,其护色时间与护色液的酸度成反比,pH≤4时,梨果片基本保持原有色泽。  相似文献   

2.
魔芋化学去皮与护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魔芋球茎化学去皮与护色的方法,将球茎浸于60 ̄95℃的5% ̄15%NaOH溶液中0.5 ̄5min,取出用水冲洗,即可去皮;然后切片,浸入含0.5% ̄1%NaHSO3、0.15% ̄0.3%维生素C与0.15% ̄0.3%柠檬酸混合溶液中2 ̄3s护色。  相似文献   

3.
影响泡菜质量的因素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讨论了泡菜生产的基本工艺条件,分析了原料的选择、预处理、发酵温度和时间、保脆、护色、发酵剂的选择、杀菌条件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杀菌、硬化、漂烫、护色等工艺对原料做适当的预处理;接种0.2%的乳酸菌;使用16%的盐水;26℃发酵7d;产乳酸0.6%;加辅料调味后采用真空包装,90℃杀菌15min即可。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发酵莲藕的工艺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莲藕为原料,以102和201乳酸纯种培养物为菌种对莲藕进行乳酸菌发酵从而探讨出乳酸菌发酵莲藕的加工工艺。实验表明,工艺过程中选择0.5% ̄1%的柠檬酸溶液护色15 ̄20min,接种3% ̄4%的菌种水,盐水浓度4% ̄6%,在15 ̄20min,发酵两天左右,pH可达3.5。实验还表明,乳酸菌多种菌种混合发酵与自然发酵相比,发酵时间大大减少,风味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低盐功能菊芋泡菜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菊芋为主要原料,研究低盐菊芋泡菜的制作工艺.试验结果表明:Vc(0.4%)和柠檬酸(0.2%)混合使用护色效果较好;菊芋泡菜最佳配方为菌种接种量为3%,食盐浓度为3%,加糖量为10%,香辛料的添加量为0.3%;低盐菊芋泡菜发酵的时间应为8天;菊芋中菊糖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含量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的色、香、味俱佳、外形似小馒头的小食品,其最佳工艺:打泡15min,静置20min,焙烤条件为190℃下烤7 ̄8min;最佳配方、淀粉,面粉,绵白粮、蛋液、奶油、奶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为70:30:40:40:10:5:0.3:0.5。  相似文献   

7.
香蕉果肉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香蕉带果肉饮料加工工艺。为保持香蕉的天然色、香、味,探讨了香蕉果肉褐变的控制和果肉在汁中的稳定性,得出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热烫温度100℃,热烫时间4min,果泥含量20%,糖度13.5°BX,酸含量为0.15%,pH4.0±0.1,添加0.05%黄原胶和0.02%魔芋精粉,经过2次磨胶,排气,100℃杀菌15min。  相似文献   

8.
出口脱水藕片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出口脱水藕片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0.4%低亚硫酸钠作为护色剂,在酸性条件下(pH=1)45℃恒温处理藕片1.5h可达到最佳的护色效果;于50~55℃鼓风干燥可防止藕片中的淀粉糊化,使脱水藕片吸水复原后仍可保存新鲜莲藕的结构组织和风味。  相似文献   

9.
影响胡萝卜复合汁中双歧杆菌存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胡萝卜复合汁为保存基质,分别试验了保存温度、基质的起始pH值、甜味剂、酸味剂和HCl对两歧双歧杆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4℃下保存极显著优于9℃和20℃;基质起始pH6.2、5.0、4.5和4.2时的活菌保存期(活菌数≥10 ̄6cfu/ml)分别为26、13、12和8天;蔗糖和Aspartame对菌体存活无不良影响;柠檬酸对菌体存活的影响程度最大,乙酸最小,乳酸和HCl居中。  相似文献   

10.
以菊芋的块茎及牛蒡的肉质根为原料,经过清洗、去皮切片、杀菌护色、两段式真空微波干燥(1.将杀菌护色后的牛蒡及菊芋片分别放入真空微波干燥设备中,真空度0.08 MPa,温度65℃,干燥至含水率30%以下;2.将烘干后的牛蒡及菊芋片按质量比55︰45再次放入真空微波干燥设备中,真空度0.075 MPa,温度45℃,干燥至含水率8%以下),研制出色泽金黄、口感清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菊芋牛蒡保健茶。  相似文献   

11.
枸杞鲜果制汁过程中β-胡萝卜素保存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枸杞鲜果制汁过程中热烫、果胶酶处理、脱气工艺、杀菌工艺及一些常见影响因素对β-胡萝卜素保存率的影响,并对制汁工艺进行了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果胶酶处理可显著提高β-胡萝卜素的保存率,最佳制汁工艺流程为:0.5%柠檬酸+0.4%Na2SO3溶液100℃热烫6min;45℃、pH3.5加入0.20g/kg果浆果胶酶作用2h;加入0.03%EDTA-Na2榨汁;26℃0.09MPa进行真空脱气;调pH4.0~4.2后采用杀菌式5'-5'-10'/100℃进行杀菌。β-胡萝卜素保存率可达74.0%。  相似文献   

12.
影响泡菜的因素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提高泡菜的质量,讨论了泡菜生产的基本工艺条件,分析了原料的选择、预处理、发酵温度和时间,保脆、护色、发酵剂的选择,杀菌条件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选择当时采摘的蔬菜鲜品,采用ZnSO4和Na2SO3护色,使用16%的盐水,经保加利亚杆菌和噬热链球菌混合菌种在26℃下,发酵7d,并科学加入佐料,90℃杀菌15min,生产中,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控制影响泡菜质量的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凝固型酸奶的抑菌剂、稳定剂及杀菌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2%瓜匀豆胶及0.1%耐酸CMC作稳定剂,0.01%Nisin作抑菌剂;采用55-60℃/10min后杀菌工艺,酸奶在常温下可保质3个月  相似文献   

14.
带肉果蔬系列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苹果、山楂、胡萝卜、南瓜、沙棘等果蔬理化性状的综合分析,经过组合调配,研制出5个果蔬带肉饮料;制订出该系统饮料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点;确定该系列产品适宜的固、酸含量分别为16%和0.4%,CMC的用量为0.35%,杀菌条件为沸水中7min;用沙棘原汁调整酸度效果极佳,并能部分地掩蔽胡萝卜和南瓜的不愉快风味。  相似文献   

15.
脱水苦瓜护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苦瓜常压干燥过程的护绿措施研究,探讨各种护绿剂的效果,并初步研究了苦瓜烫漂和干燥条件与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0.5cm厚的新鲜苦瓜片,用40μg/LCu(Ac)2+74μg/LEDTA钠盐+800mg/LMgCO3+3g/LCaCl2护绿剂,85℃烫漂3min,迅速清水冷却后,在3%Na2SO3+0.3%HCL溶液中泠浸10 ̄20min,然后在85℃下鼓风干燥5 ̄6h,成品密封于真空袋中,在常温  相似文献   

16.
菊芋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酶褐变,影响菊芋的质量。本实验研究了温度、p H对菊芋中PPO(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泡制盐量、包装材料以及抑制剂对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适温度35~40℃,最适p H为7;当温度≥90℃时,菊芋多酚氧化酶几乎失活。用质量分数为0.1%L-cys、0.15%柠檬酸、0.2%Na SO3、0.1%VC、0.15%EDTA配成的复合护色液作为护色剂,采用7%的盐水泡制以及高阻隔复合透明包装材料EVOH为包装材料,在35℃温度下1个月的贮藏期内菊芋泡菜的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p0.01),保持了菊芋泡菜的色泽与脆度(p0.05)。  相似文献   

17.
优质腐竹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腐竹生产过程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浸泡温度50℃,时间80min,磨浆机和胶体磨各磨一次;挑皮时豆浆温度85 ̄90℃,浓度5.0%,pH7.0,环境风速3.0m/s。  相似文献   

18.
低温真空油炸龙头鱼脆条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低温真空油炸龙头于脆条的生产工艺。用0.1% ̄0.2%,CaCl2+0.1% ̄0.2%HCl的去腥剂浸泡1h后,再清水流动漂洗15min可有效去除龙头于的腥味及水溶性蛋白;在温度40 ̄42℃,风速3.5 ̄3.6m/s的烘道中预烘1.5 ̄2.0h,既可保持制品质量,又可节省生产成本;在油温105℃、真空度0.92MPa下油炸40min可得松脆可口的制品。  相似文献   

19.
以色差值和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比较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L-抗坏血酸(Vc)、异抗坏血酸钠和柠檬酸对胡萝卜泡菜的护色效果,从中筛选出护色效果最好的护色剂,研究了其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和温度及其分别与Vc和柠檬酸的联合使用对泡菜的护色效果,获得了胡萝卜泡菜的适宜无硫护色条件,即将新鲜胡萝卜片放在其质量3倍体积、质量比为1:1的0.4%(w/v)EDTA-2Na和0.4%(w/v)Vc的混合液中,于25℃下浸泡60 min。在此护色条件下处理的胡萝卜泡菜的色差变化最小,感官评分最高。螯合剂和抗氧化剂联合使用对胡萝卜泡菜具有良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在豆腐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豆腐生产工艺中,研究了酶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大豆浸渍时添加纤维素酶0.5% ̄5.0%,可提高豆腐出口率4.00% ̄11.01%,且所产豆腐的色质和风味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同时不改变原有生产工艺路线,其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