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豆分离蛋白超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超滤法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研究,在小试规模基础上,探讨物料浓度、温度、操作压力、pH值、循环速度对超滤过程的影响。选取适宜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超滤膜,经超滤浓缩后,蛋白质的截留率高于95%,蛋白质的回收率达93.9%。  相似文献   

2.
无机陶瓷膜超滤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孔径为 10 0nm、5 0nm、10nm、5nm的无机陶瓷膜超滤大豆蛋白提取液 ,浓缩其中的大豆蛋白。试验表明 10nm的膜管对大豆蛋白的截留率达 98.35 % ,膜通量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 ,可以达到 110L/(m2 ·h)。同时研究发现 ,pH为 9 0的大豆蛋白提取液和pH为 8.0、10 .0的提取液相比 ,超滤的膜通量更大。膜通量随着超滤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经超滤浓缩、喷雾干燥得到了大豆分离蛋白 ,其蛋白质含量为 92 .6 2 %。  相似文献   

3.
超滤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宏  王熊  刘宗林 《食品科学》2000,21(12):56-58
利用平板超滤装置对加工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了应用研究。重点探讨了料液pH值、温度、浓度和操作压力,流量对超滤膜通量及大豆分离蛋白品质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滤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SPI)过程中温度、压力、pH值对膜通量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同时研究超滤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与碱溶酸沉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超滤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的NSI、PDI、乳化性、发泡性均有提高,但其凝胶性、黏度比前者要差。在一定pH值范围内,碱溶酸沉法制备的SPI的泡沫稳定性优于超滤法制备的SPI。  相似文献   

5.
超滤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商业聚砜平板膜生产大豆浓缩蛋白。脱脂豆粕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 ,pH8 0室温下搅拌 40min ,离心 ,上清液经超滤、冷冻干燥 ,得到大豆浓缩蛋白。蛋白质含量由 5 2 % (干基 )提高到 72 % (干基 )。蛋白质的回收率达到 90 %以上。根据浓差极化模型得到间歇式超滤浓缩蛋白质时的理论极限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超滤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 (SPI)过程中温度、压力、pH值对膜通量的影响 ,并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同时研究超滤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 ,结果表明 ,与碱溶酸沉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 ,超滤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的NSI、PDI、乳化性、发泡性均有提高 ,但其凝胶性、黏度比前者要差。在一定 pH值范围内 ,碱溶酸沉法制备的SPI的泡沫稳定性优于超滤法制备的SPI  相似文献   

7.
超滤分离大豆乳清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超滤分离大豆乳清蛋白的意义,分离工艺、膜与组件的评价、操作参数的影响与优选、膜清洗工艺及浓缩液的应用作了全面介绍和论述,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减轻乳清废液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商业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为原料,通过喷射蒸煮结合超滤技术,制备一种高纯度、高溶解性、低异黄酮、易消化的大豆分离蛋白。主要制备过程为:商业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调pH值至9.0,进行胶体磨处理,120℃、90 s喷射蒸煮处理,再过80 ku超滤膜,所得蛋白分散液经酸沉、复溶、透析得大豆分离蛋白。所制备的蛋白纯度为84.63%(提高17.06%),氮溶指数为76.48%(提高67.71%),异黄酮含量由0.15 mg/g降至0.07 mg/g,且更容易被消化。相比于商业大豆浓缩蛋白,所制备的蛋白品质改善,制备工艺简单,可开发应用于特定人群专用蛋白配料。  相似文献   

9.
大豆分离蛋白的电酸化法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  吴建平 《食品与机械》1999,(4):20-20,23
食品工业上所用的植物蛋白大部分是其分离蛋白的形式,大多是通过酸沉法生产的。这些蛋白质对于局部的过量酸极其敏感,可能会引起其部分不可逆地变性,从而导致酸沉行为的改变。并且由于酸碱的加入,伴随产生大量废水。最近,加拿大农业食品部食品研究开发中心的Bazinet,L.等人发明了一种将蛋白质沉淀浓缩、分离,而不会使之变性的新方法。它源于膜分离技术之一的电渗析技术,被称为蛋白质的电酸化。他们对大豆蛋白质进行电酸化,测定了其粘度和电导率,探讨了影响系统限定电流强度的因素,并将用电酸化方法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与工业大豆分离…  相似文献   

10.
超滤技术在豌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滤技术在提取豌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超滤过程的压力,温度,膜材料和膜形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作用,采用超滤技术粗蛋白质的得率达到85%-90%。  相似文献   

11.
大豆肽超滤分离纯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板框型超滤器以全回流的方式对大豆肽粗品进行处理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大豆肽溶液在不同循环时间内滤出液的膜通量变化及截留液中固形物的含量 ,对超滤膜效能及其选择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超滤技术不仅能直接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大豆肽 ,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检测手段用来分析发酵产物中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相似文献   

12.
超滤浓缩大豆乳清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超滤技术在浓缩大豆乳清蛋白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索,探索压力、温度、运行时间和浓缩倍率对浓缩大豆乳清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截留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滤技术从ε-聚赖氨酸(ε-PL)粗品溶液中纯化ε-PL,研究了超滤过程中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超滤液的体积和料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膜通量和粗品溶液中蛋白截留率及ε-PL透过率的影响;并确立了采用聚砜膜去除ε-PL粗品溶液中蛋白工艺的最佳参数,在此条件下,蛋白去除率达到86.2%,ε-PL透过率达到86.7%.  相似文献   

14.
超滤法制取大豆浓缩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植酸酶对脱脂大豆粉溶液处理,然后稀释并用超滤膜超滤。所得膜浓缩大豆蛋白含72.5%蛋白质,并且其中植酸浓度大大降低。与目前商业生产相比,该方法可提高蛋白得率17%-26%。  相似文献   

15.
超滤法制取大豆浓缩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植酸酶对脱脂大豆粉溶液处理 ,然后稀释并用超滤膜超滤。所得膜浓缩大豆蛋白含72 5 %蛋白质 ,并且其中植酸浓度大大降低。与目前商业生产相比 ,该方法可提高蛋白得率 17%~ 2 6%。  相似文献   

16.
超滤浓缩乳清蛋白并分离乳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管式超滤装置,选用切割分子量为20000的聚丙烯腈膜,对乳清进行了超滤浓缩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乳清pH值可提高透液通量,把乳清调整至pH7.0,再离心除去不溶性钙盐,可获得最大透液透量。中性乳清经离心沉降后,在进口压力0.24MPa,温度45℃条件下浓缩180min,平均透液通量达到29.1kg/m2·h,蛋白质含量提高到2.85%,透过液中乳糖浓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分离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研究超滤过程中操作压力、料液质量浓度、超滤时间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确定最佳超滤条件,并测定各超滤级分清除·OH与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0.2 MPa、料液质量浓度50 g/L、通过相对分子质量为10、3、1 k D超滤膜的操作时间80 min、通过相对分子质量为5 k D的超滤膜的操作时间100min的超滤条件下分离大豆肽,超滤效果较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k D的小分子大豆肽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率,且对于·OH与DPPH·的清除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大豆分离蛋白的乙酰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乙酰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乙酰化大豆分离蛋白(A-SPI)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这个条件下生产的 SPI 有较好的功能性质,提高了在 pH 值4.5~7范围的溶解性,降低了凝胶强度.同时,乙酰化不会改变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产品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的数据是可靠的,效果是较好的,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及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以低温脱脂豆片为原料,生产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对影响凝胶性等功能特性的各种因素进地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大豆分离蛋白用于肉制品种最终产品质量的评定和分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提取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碱法工艺提取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确定了提取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即pH值9.0、浸提温度50℃、固液比1:10的条件下浸提50min,提取率可达79.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