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物权法律制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财产流通领域,制定了不少市场交易规则,同时也较为关注财产的归属和利用,适时地对物权作出了规定.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哪些法律对物权作出了规定呢?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经于2007年3月1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对物权保护作了全面规定,在国有、集体资产流失、侵犯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物权,是对物的权利。这里所指的物,主要是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是一种财产权,财产权是直接体现经济利益的权利,财产权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财产可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民法典《物权编》承继《物权法》时有必要反思物权法草案"违宪"事件对《物权法》造成的不良影响,对当初为权宜之计而增设的宪法性、管理性规定和一些被删除的必要规定,作出删除与增补。《物权编》还应当注意与一些法律、行政法规的历史与体系关联。在不动产登记程序法已独立发展起来的情况下,《物权编》不应再照搬《物权法》第二章第一节的不动产登记,对不动产登记实体法作出规定即可。在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时,不与《农村土地承包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构成重复立法,是应当处理的重要问题。另外,应注意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所创设的裁判规则,合理吸收并转化为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5.
18、物权法定原则的内容是什么?答:《物权法》第五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物权法定原则指的是能设立哪些种类的物权,物权有哪些基本内容只能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之间不能创立。物权不同于债权,债权的权利义务发生在当事人之间,遵循自愿原则,而物权的权利人行使  相似文献   

6.
<正>《物权法》即将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详细地阐述了物的归属问题,规范了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并将为物权人充分利用其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195-196
物权变动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各种交易都有可能涉及物权的变动。变动的模式也影响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健全的物权变动模式及其相应法律规定,对于保障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维护物权变动双方的利益及物的归属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作,离不开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及法律规定。本文主要介绍大陆法系三种主要的物权变动模式,以及我国物权变动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0)
信息全球化时代早已到来,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财产种类出现,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物权说、债权说、知识产权说等诸多争议,网络虚拟财产研究的迫切性是经济发展超越法律步伐的情况下对中国法律的考验,也为法学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4)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法总则》第127条首次在法律上使用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民法总则》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规定为司法实践留下两个疑问:一是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二是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虚拟财产的范围进行界定、对其产生进行阐述,并对其产生进行分析,探析其法律属性,回答《民法总则》留下的第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诞生于罗马法时代的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律制度的建构基础,也是当今各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物权立法的首要原则。理论和实践证明,物权法定原则对于我国物权制度体系的稳定和财产归属利用关系的明晰至关重要。我国应坚持这一基本原则,以此建立健全稳定的物权流转机制和安全体系,推动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5)
本文对《物权法》与《担保法》中关于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问题进行简单的比较,总结出了担保物权存续期间问题在《担保法司法解释》中所规定的不当之处与在《物权法》中就此问题规定的合理之处,从而说明对于担保物权存续期间问题的规定,《物权法》所作出修改的必要性非常大,在实践中也确实更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5)
自2003年"网络虚拟财产第一案"发生以来,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在市场认可其经济价值的财产属性的现实下,网络虚拟财产作为民法所保护的对象,应当建立相关的物权规范制度。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2):252-253
夫妻作为社会成员,在参加社会经济活动中,会与第三人为财产法上的行为。由于夫妻财产关系兼备身份法与财产法双重性,因此,物权法在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中的适用,必然会影响婚姻家庭财产关系。对内,事关夫妻双方的切身利益及婚姻家庭共同生活的和睦,关系到夫妻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和债务清偿;对外涉及第三人的财产利益及交易安全,其在家庭法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婚姻法》对家庭财产关系的规定相对比较简单,虽然《婚姻法》解释三对夫妻双方的财产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但《物权法》与婚姻法对公民所得财产的归属作出的规定似乎有不一致的地方,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因此,就《物权法》和《婚姻法》在夫妻问题上的法律适用问题,作进一步探究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7)
<正>《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这就赋予了房屋登记机构将房屋权利记载于房屋登记簿所发生的物权变动效力。房屋登记簿所记载的权利人同实际权利人相一致,既有利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又有利于维护物权变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3)
婚姻财产纠纷案件处理中,若夫妻双方选择约定财产制的形势,对名下的不动产权属认定可依据婚姻法规定或物权法约定,实现财产权属确定,明确财产关系,并表明不可将登记视作财产产权归属的唯一依据。本文以真实案件为例,基于案件审判结果基础上,分析夫妻财产约定与不动产物权变动问题,讨论结果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6)
众多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的犯罪和纠纷引起学界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的关注。长期以来由于虚拟财产的属性问题没有在学界达成统一认识,致使我国虚拟财产立法保护工作严重滞后。学界比较流行的"债权说"、"知识产权说"和"新型财产说"对虚拟财产的属性认识均存在局限,从"物权说"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未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它从民法角度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审批中往往会涉及物权关系和物权处置,《物权法》为消防部门全面依法行政、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法律支撑和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完整的物权变动包含物权变动原因及物权变动公示,根据物权法传统理论,物权变动原因包括法律行为和非法律行为。非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此时的"发生效力"是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房地产属于价值量较大的财产,又属不动产,实体上难以藏匿,容易识别,是诉前财产保全的首选.不动产物权的设立、转移或变更,法律规定必须经权属登记才发生效力,因此法院查封房地产、强制处分房地产(含抵押权的实现)等,均需要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协助执行的涉案房地产越来越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法院与房地产管理部门如何加强合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一、从立法界定来看,加快国家、地方立法,修改调整有关法规,准确界定农民住房、宅基地相关内容和法定内涵 一是准确界定宅基地物权和用益物权的内涵.在宅基地完整物权和用益物权上,尽快修改和完善有关宅基地相应的法律法规,清理有关宅基地的政策规定与《物权法》将农民宅基地定为“物权”的法律相一致、突破法律对宅基地完整物权的限制,宅基地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发展权“三权”相剥离,使宅基地真正体现出应有的完整物权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