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熔喷非织造吸油材料的优势,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研发状况进行简要概述,介绍常见吸油材料的应用形式,指出熔喷非织造吸油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探讨经氧化石墨烯溶液处理的丙纶纺黏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吸油性能。针对目前市场上丙纶熔喷非织造材料吸油倍率普遍不高的问题,采用浸渍烘干法,将丙纶纺黏熔喷复合非织造布浸渍于不同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处理,对比了处理前后非织造布的吸油性能。试验表明:经氧化石墨烯处理后的丙纶纺黏熔喷复合非织造材料的吸油倍率成倍增加,吸油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认为利用石墨烯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改善丙纶非织造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  相似文献   

3.
赵博 《产业用纺织品》2022,(11):24-28+50
选取5种不同面密度的保温及吸油用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对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透气透湿性能、拒水性能及吸油性能等进行测试,分析面密度、厚度及孔隙率对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面密度及纤维在材料中的分布状态决定着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硬挺性能。孔隙率是影响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透气透湿性能、保温性能及吸油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吸油或擦拭过程中,对材料在压力下的吸油性能要求较高。将4种聚丙烯树脂在相同的成形工艺条件下制成熔喷非织造材料,测试其表观密度、纤维直径、透气量和接触角以及其在有无压力下的吸油倍率,探究熔喷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与吸油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蓬松性是影响熔喷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纤维直径,而5.6°之内的接触角变化对吸油倍率无明显影响。同时,在受力吸油应用工况下,需要考虑材料的回弹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进的熔喷加工工艺生产出的聚乳酸熔喷超细纤维吸油材料,所得纤维直径细,约为1~10μm,结构蓬松。测试聚乳酸熔喷非织造布与丙纶熔喷非织造布对于大豆油、大豆油废油、废机油、92#汽油、0#柴油的吸油速率及吸油倍率、压力下的保油性能、吸水率以及油水选择比。测试结果表明:聚乳酸熔喷超细纤维吸油材料对于5种油的吸油倍率分别为27.7、30.2、47.2、7.61和18.85倍,吸油性能显著优于丙纶熔喷非织造布;其在2 500 g砝码下重压5 min的保油率分别为38%、34.5%、25.3%、39.3%和58.33%,压力下的保油性能略低于丙纶熔喷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6.
熔喷非织造布吸油材料的性能分析及其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作为吸油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介绍了可开发的熔喷吸油产品的各类用途。  相似文献   

7.
熔喷非织造布吸油的性能分析及其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作为吸油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介绍了可开发的熔喷吸油产品的各类用途。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的暴发使作为口罩核心材料的熔喷布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介绍了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的国内外现状、熔喷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与织造技术、熔喷法非织造布在医疗卫生、保暖材料、过滤材料、吸油材料方面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熔喷非织造布是非织造材料生产技术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在国内外被誉为是流程最短的聚合物一步法生产工艺。其产品具有纤维超细、柔软、过滤阻力小、过滤效率高和纤维自身粘合缠结等许多明显的优点。近年来,其在医卫防护、过滤、吸油、吸音、保暖以及电池隔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熔喷非织造工艺原理和原料,重点综述了熔喷非织造材料在过滤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未来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经济地处理油品泄漏引起的污染问题,利用聚丙烯(PP)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后制备复合熔喷非织造材料,然后在其表面负载纳米氧化铜(CuO)进行疏水改性.对改性前后非织造材料的形貌、结构、水接触角、吸油和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 表明:负载纳米CuO后,CuO/PP/POE复合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结晶度下降,熔...  相似文献   

11.
针对驻极体填充乳聚酸熔喷非织造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纺丝不稳定和驻极体易团聚等缺点,特别纺丝不稳定性大大影响了聚乳酸熔喷材料的过滤效率、可驻极性和电荷贮存的稳定性。本文在在制备驻极体填充PLA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熔喷用PLA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用DSC的方法,探讨了不同驻极体含量的PLA复合材料的可纺性。结果表明:少量驻极体的添加有利于PLA材料的结晶。利用熔融结晶峰、过冷度和结晶温度区间表征可纺性,研究表明纯的聚乳酸和含5%驻极体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可纺性。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以聚醚砜涂层的PP熔喷非织造布的空气过滤性能,实验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成孔剂,无机物LiCl、ZnO和SiO 2为添加剂,PP熔喷非织造布作为支撑材料,通过改变无机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从而制备得到不同性能的复合膜材料。通过测试表明,随着添加剂质量分数的增加,LiCl的复合膜透气性下降,过滤性能先提高后下降,膜的孔径降低;ZnO的复合膜透气性先增加后下降,过滤性能有所增加,孔径略有增加;SiO 2的复合膜透气性降低,过滤性能增加,平均孔径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聚醚砜(PES)熔喷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采用聚环氧乙烷(PEO)和甲基丙烯酸甲酯(HEMA)与铸膜液共混的方式,通过相转化法及刮覆涂层的方法制备聚醚砜涂层熔喷布。对PES涂层熔喷布亲水性能,过滤性能以及孔径大小进行测试分析,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PES涂层熔喷布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PES涂层熔喷非织造布的接触角、水通量、孔隙率、平均孔径、截留率、微观形貌等各项性能均随着PEO质量分数的增加有明显提升,而随着HEMA质量分数的增加先是提高后因为HEMA质量分数增加使得铸膜液黏度增加各项性能有所下降。在铸膜液中添加PEO可以提高过滤膜的亲水性能,当PEO的质量分数大于8%,其接触角在60.89°,截留率达到90.1%以上,有较好的过滤性能;而在铸膜液中添加HEMA的过滤膜在HEMA质量分数为8%的时候,接触角最小为62.31°,有最佳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4.
Jianli Liu  Xinjin Liu  Yan Xu  Wei Bao 《纺织学会志》2013,104(10):1076-1088
The normal incidence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single-layered porous materials predicted using some prediction models is well known. The published acoustic behaviors prediction models, such as Biot model, Zwikker and Kosten model, Delany and Bazley model, and Champoux and Allard model, can give acceptable prediction results by only taking specific flow resistivity and material thicknes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o estimate the normal incidence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However,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fails to provide proper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ual-layered porous nonwoven absorbers. So,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propose a theoretical acoustic model for dual-layered porous nonwoven absorber an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odel experimentally. In theory aspect,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extension algorithm of the Zwikker and Kosten model for dual-layered nonwoven absorbe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ickness and porosity of outer and inner layer on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was detailed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n experiment aspect, we particularly designed 20 dual-layered nonwoven absorbers with four types of meltblown polypropylene nonwoven materials and five types of hydroentangled E-glass fiber nonwoven materials firstly. Secondly, the calculated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we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ones of the 20 dual-layered nonwoven absorbers at 250, 500, 1000, and 2000?Hz.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asured and the calculated data have very similar trend with the change of thickness, porosity, and the sound frequency, apart from th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t low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5.
熔喷弹性聚烯烃非织造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熔喷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织造加工方法,正不断地从加工设备、原材料的开发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聚烯烃弹性材料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熔喷弹性材料的发展。综述了目前熔喷聚烯烃弹性材料的研发情况,指出其进一步重点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纺粘法和熔喷法非织造材料常用的在线后整理及离线复合加工生产技术。其中,在线整理技术中着重介绍了整理剂的施加方法,施加整理剂后产品的烘干方法和生产技术;离线复合整理生产技术中重点介绍了热轧复合、超声波复合、淋膜复合及热熔胶复合等4种后整理工艺技术,为生产企业提高产品的差异化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用新型聚合物减黏裂化工艺提高熔喷聚丙烯原料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巴精细化工公司推出的新型添加剂(商品名Ciba IRGATEC CR76)不合过氧化物,在熔喷纺丝过程中对树脂提供可控性的降解,使产品具有优越的性能。该项技术不只适用于市场上的纺粘级原料,还能把纺粘或纺熔复合废料转换成高附加值的熔喷规格的树脂。该新型的添加剂属新一代的自由基生成剂,克服了目前过氧化物工艺的缺点。产品呈粒状,可安全稳定地用于生产和储存,减粘裂化作用在一般加工温度范围内非常有效。可以得到理想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树脂。用此技术所生产的熔喷非织造布及纺粘/熔喷非织造布(例如SMS)在静水压、透气性及机械性能上得到极大的改善。非织造布原料的灵活性是该新型工艺的主要优点,并能提供开发出独特非织造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汽巴精细化工公司推出的新型添加剂(商品名C iba IRGATEC CR 76)不含过氧化物,在熔喷纺丝过程中对树脂提供可控性的降解,使产品具有优越的性能。该项技术不只适用于市场上的纺粘级原料,还能把纺粘或纺熔复合废料转换成高附加值的熔喷规格的树脂。该新型的添加剂属新一代的自由基生成剂,克服了目前过氧化物工艺的缺点。产品呈粒状,可安全稳定地用于生产和储存,减粘裂化作用在一般加工温度范围内非常有效,可以得到理想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树脂。用此技术所生产的熔喷非织造布及纺粘/熔喷非织造布(例如SMS)在静水压、透气性及机械性能上得到极大的改善。非织造布原料的灵活性是该新型工艺的主要优点,并能提供开发出独特非织造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聚乳酸(PLA)熔喷非织造材料,探究不同熔融指数PLA母粒对其熔喷可纺性的影响。以纺丝级PLA为原料,采用催化降解法分别设计制备了熔融指数为200、400、600、1 000、1 400 g/(10 min)的PLA母粒,对其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流变性能、结晶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然后进一步制备不同熔融指数的PLA熔喷材料,分析其形貌结构、纤维直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熔融指数的升高,PLA熔喷母粒的重均分子量从75 566 g/mol降低到29 857 g/mol,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而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结晶性能及热稳定性无明显变化;随着熔融指数的升高,熔喷纤维的直径逐渐减小,纤维直径为0.5~7μm,且熔喷材料的纵、横向断裂强度显著降低;当PLA熔喷母粒的熔融指数在400~600 g/(10 min)之间时,熔喷材料的可纺性和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不同因素对熔喷非织造布专用料挤出胀大行为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不同温度、长径比、剪切速率、熔融指数等条件下熔喷非织造布专用聚丙烯材料的挤出胀大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熔喷非织造布专用聚丙烯材料的挤出胀大比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熔喷非织造布的生产过程中,可通过选用高熔融指数的原料、提高加工温度、加大喷丝板长径比、优化喷丝孔入口角度等方式消除挤出胀大现象,减少并丝,提高非织造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