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Cr13钢进行离子软氮化处理试验,并对氮化试样的金相和硬度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530℃离子软氮化8h,使3Cr13钢的氮化层深度达到0.25mm,表层硬度达到832HV,约为基体硬度的4倍,处理后耐磨性提高8倍。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气体氮碳共渗(软氮化)基础上加入不同量的自制稀土渗剂,研究稀土元素对软氮化过程的催渗作用,确定了稀土催渗软氮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稀土加入,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稀土催渗软氮化2小时的渗层性能可达到或超过常规软氮化5小时渗层性能。该工艺已应用于生产中,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45钢的氮化工艺及氮化后的组织与性能,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45钢气体氮化后可替代2Crl3不锈钢制造洗衣机滑轮轴。  相似文献   

4.
5.
软氮化是一种新的化学热处理工艺。软氮化温度低,处理时间短,工模具、刀具变形小,表面硬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蚀性,可提高疲劳强度。高速钢刀具经软氮化处理后,使用寿命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研究了45钢的氮化工艺及氮化后的组织与性能,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45钢气体氮化后可替代2Cr13不锈钢制造洗衣机滑轮轴。  相似文献   

9.
10.
正为提高曲轴的疲劳强度,许多曲轴生产厂采用了气体软氮化技术,其中采用这项技术以山东曲轴总厂、潍坊柴油机厂、重汽集团复强动力公司等为典型代表。仅山东曲轴总厂,就拥有爱协林公司生产的连续软氮化生产设备及5-2型气体软氮化设备10多台,潍坊柴油机厂以高强的品质保障已经跃居同行业之首,其软氮化设备也以爱协林连续软氮化设备为主。而重汽集团复强动力公司也以采用了爱协林连续软  相似文献   

11.
软氮化是低温化学热处理工艺中的一种。近年来,由于对机械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如对某些零部件(热挤压模具)除要求具有一般的机械性能外,还要求具有高的抗咬合、抗擦伤、耐腐蚀、高的耐热疲劳特性,通过软氮化处理即能满足上述要求,催渗气体软氮化的实质是在普通气体软氮化的基础上加入触媒剂,使活性的碳、氮原子同时较迅速地渗入零件表层的过程。我们厂试验成功的催渗气体软氮化工艺,实用性强,质量稳定,特别是对于型孔比较复杂的及窄孔零件均达到预期成果。一、软氮化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冷作模具成型压力大、应力状态复杂,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伴随过度磨损、疲劳失效等问题出现,因此在Cr12模具钢表面进行了软氮化工艺处理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有无氮化处理对材料硬度、表面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氮化处理前后表面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氮化处理后Cr12钢出现由白亮层(厚度约3μm)和扩散层(深度达20μm以上)组成的渗氮层,其中白亮层氮元素含量较高,而在扩散层氮元素沿深度方向呈递减分布;Cr12钢氮化前后表面平均维氏硬度由HV50=504.8提高到HV50=653.4,磨损量由42969.6 μm3减少到3068.1 μm3,表明气体软氮化处理对Cr12钢表面硬度与耐磨性能均有显著提高;氮化处理的磨损表面以磨粒磨损为主,而未氮化处理磨损表面的疲劳剥落特征显著,并伴有强烈的氧化磨损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钢件在560℃左右氮碳共渗后,抗擦伤性能、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大为提高,且处理时间较短,广泛应用于对调质、精加工后变形敏感的工件。 氮碳共渗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等方法。固体法又分粉末装箱法和膏剂法,它们各有优缺点。就单件、小批量生产规模而言,膏剂法较为经济,可以灵活地  相似文献   

14.
分别制备了调质、离子氮化和碳氮共渗处理的H13钢试样,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其渗层进行了分析,检测了不同处理后H13钢的抗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经过1000次18℃→700℃热疲劳试验后,碳氮共渗H13钢表面萌生了少量的热裂纹;而离子氮化H13钢表面的热裂纹已经形成网状,并且穿透渗氮层扩展到基体内约300 μm;经调质处理的H13钢表面的热裂纹有轻微的发展,扩展到基体内约100μm;三种试样中碳氮共渗处理H13钢的抗热疲劳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高速钢M2软氮化后的脆性试样渗层进行了电子探针扫描分析,发现软氮化渗层中引起脆性的脉状(网状)化合物主要是铁的碳氮化合物,研究表明,加强对高速钢软氮化工艺中碳渗剂及渗碳过程的控制,是控制其软氮化脆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软氮化后重新加淬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和延伸高硬度层,本次试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钢材零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抗腐蚀能力,生产中常对钢件进行氮化处理。由于氮化处理后的独特性能,人们对氮化工艺的研究颇多,钢的氮化技术与工艺得到不断发展,如气体软氮化、低温奥氏体氮碳共渗以及液体QPQ处理等。  相似文献   

19.
林键 《机电技术》2003,26(1):37-42
本文介绍了175型柴油机球铁曲轴气体氮碳共渗(气体软氮化)工艺试验的情况及对共渗工艺参数、渗层组织、性能和变形等有关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1.目的氢气是无色、无味可燃的还原性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74.2%,可以说氢气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范围很大。在进行氮碳共渗的过程中,会产生20%左右的氢气,因此在软氮化炉的使用过程中如何防止爆炸、确保安全生产,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发生爆炸的三要素是密闭空间、着火点、爆炸可燃比,软氮化炉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前两个条件已经满足了,之所以没有发生爆炸,是因为我们在从工件入炉到出炉的整个工艺过程合理使用了低压氮气。可以这样说,是因为低压氮气适时、适量的通入,才保证没有达到爆炸可燃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