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观察岩心,结合测井、录井资料,运用最新沉积学方法,分析了敖南油田主要研究层姚家组一段(K1y1)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建立了相标志,搞清了不同体系域沉积相、亚相、微相的空间展布.纵向上,研究层段三角洲外前缘较发育,向上外前缘的面积逐渐增大;平面上,以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北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外前缘.研究区的主体砂岩为牵引流成因的席状砂、滨湖砂沉积,其典型特征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灰色薄层砂岩,具有很好的岩性油藏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2.
尚家地区储层分布严重制约了该区岩性油藏的精细开发。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尚家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分布等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定该区为河控三角洲相沉积,并进一步细分为水上分流河道、决口河道、溢岸砂、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席状砂六种沉积微相。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利用模式预测法对该区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进行刻画,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同时,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分流河道为该区含油性最好的储层,从而为该区岩性油藏的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通过精细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薄层席状砂、滨湖泥滩、混合滩、砂滩、浅湖砂坝、浅湖泥等沉积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相对不发育是该区沉积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对以上各种沉积微相特征精细研究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根据录井油气显示、地层测试、试油资料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确定了4种主要储集砂体类型:水下分流河道砂、水下决口扇砂体、前缘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砂.为该区扶杨油层的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通过精细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薄层席状砂,滨湖泥滩、混合滩、砂滩,浅湖砂坝、浅湖泥等沉积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相对不发育是该区沉积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对以上各种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精细研究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根据录井油气显示、地层测试、试油资料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砂、水下决口扇砂体、前缘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砂等主要储集砂体类型,为扶杨油层的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量岩心、测井资料分析、各种相标志的识别,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大安油田红岗北区高台子油层属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支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5种微相。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编制了研究区内不同砂层组沉积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研究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变化规律,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红岗油田大208区扶杨油层有利储层,对扶杨油层沉积微相进行研究。以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大208区扶杨油层的沉积模式,确定该区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绘制了各单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详细阐述了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濮城油田东西区沙二段下亚段按T-R沉积旋回划分为8个砂岩组,根据其岩石学特征及沉积构造特征,识别出8种岩石相类型。按其组合及成因特点,储集砂体主要为浅水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沙二段下亚段总体上经历了从湖退到湖进的沉积演化,因此,主要的有利储集砂体位于湖退晚期和湖进的早期,即沙二段下亚段3-6砂岩组。  相似文献   

8.
运用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和物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类型、物性特征及含油性特征等。结果表明: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为河控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等8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单井垂向层序、平面沉积微相及储层含油性与沉积微相类型关系的分析,认为葡萄花油层经历了早期基准面下降后期基准面上升的沉积演化过程,且沉积微相类型控制了储层的含油性。研究成果对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研究区单井沉积微相、单砂层的厚度、砂地比等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其沉积微相空间展布规律。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和浅湖泥沉积微相,物源主要来自于北部和西部。研究区河口坝发育较少,前缘席状砂分布宽阔,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从下向上,湖平面下降,各砂层砂岩的厚度、粒度均有增加的趋势,形成了进积式地层序列。且从下向上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分布范围扩大,席状砂体形状由下部的东西向条带状向上转化为大面积席状,判定其物源早期以北部物源为主,晚期以西部物源为主。凹陷中心早期条带状砂层及晚期片状大型透镜体砂层为有利砂体。  相似文献   

10.
王集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的东北部,是一个岩性和断层共同作用的复杂油气藏。开发后期由于对储层和地下油水关系认识不清,注水和剩余油挖潜效果不佳。鉴于沉积相对储层和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重点分析了本区取心井的岩性、粒度、岩石相与测井相特征,并进一步从平面上和剖面上研究了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对油藏精细地质建模和剩余油挖潜方案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松辽盆地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其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可以划分为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基准面下降旋回,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5~8个超短周期基准面旋回。该储层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并进一步细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浅湖等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及前缘席状砂沉积微相可形成优质储层。其物源主要为北部和西部方向:西部地形较陡,其物源较近,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北部地形平缓,其物源较远,形成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早期沉积以北部物源为主,晚期以西部物源为主。古龙南凹陷主要有构造、构造-岩性、岩性、断层-岩性及上倾尖灭5种类型油气藏,其中上倾尖灭油气藏分布于古龙南凹陷的西部斜坡区,岩性及断层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凹陷的中心部位,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于凹陷东部的斜坡区,构造油气藏则发育于凹陷东部的鼻状构造。  相似文献   

12.
华池油田华152区长33油层的沉积相为吴旗-华池三角洲前缘亚相的一个发支。根据其岩性,沉积构造及电性特征,将其划分为四个沉积单元。把每个单元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天然堤,分流间洼地,分流间湾五个沉积微相,每个沉积微相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测井、岩心及实验分析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贝中油田南一段进行了沉积微相分析并建立了相识别标志。利用沉积旋回特征,自上而下将南一段分为5个油层组。研究表明:贝中油田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南部;南一段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等2种沉积亚相,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及席状砂等4种沉积微相,滨浅湖亚相可识别出坝砂、滩砂及浅湖泥等3种沉积微相;南一段I、Ⅱ油层组表现为2期水退、水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北部头台油田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运用动力沉积学的观点,对头台地区进行岩性-构造相分析,进而根据测井曲线,古生物,微量元素及沉积特征等标志划分出本区八种沉积微机在此基础上,通过沉积序列的马尔柯夫链分析,建立了本区沉积微相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安塞油田南部y8~y9目的层段属湖成三角洲相,可划分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两个亚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分流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五种微相类型.查明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对岩心的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测井资料,认为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期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决口扇、天然堤及分流河道间洼地等五种沉积微相。对不同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区长2油层组沉积相模式,储集砂体以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砂体为主,决口扇、天然堤等次之。顺着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17.
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微相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对岩心的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测井资料,认为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期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决口扇、天然堤及分流河道问洼地等五种沉积微相。对不同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区长2油层组沉积相模式,储集砂体以分流河道、边滩(点砂坝)砂体为主,决口扇、天然堤等次之。顺着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18.
以吉林油田大208区黑帝庙油层为例,从岩心、测井等资料入手,通过各种相标志的识别,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溢岸砂等5种微相较为发育。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勾绘了不同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从而在宏观上展现出该区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特征,为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靖安油田盘古梁西区长6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靖安油田盘古梁西区长6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布特征、测井相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定了该区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决口扇等。并结合区域沉积相资料、砂体分布特征、岩心微相剖面和测井剖面等对靖安油田盘古梁西长6储层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沉积相与油气关系,结果表明: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和含油性,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是主要的有利储层,为该区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欢喜岭油田为开发时间较长的老油田,在油层对比过程中采用的整套砂体直接对比的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采用“旋回-厚度”与等时对比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油层发育特点、沉积微相特征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结合区块实际,进一步细分油层,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