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门窗》2014,(4)
本文通过对城市触媒理论和古城保护策略相关理论的综合研究分析,探讨了在古城保护之中发挥"城市触媒"策略的原则与目标、作用特征和应用角度。同时通过对台儿庄古城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针对台儿庄古城的"城市触媒"类型,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触媒点刺激带动枣庄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乐 《山西建筑》2008,34(15):28-29
对"城市触媒"理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发挥"城市触媒"策略积极作用的可能性、原则、作用特征和应用角度,分析了德国的哈克庭院在施潘道地区复兴中的作用,以更好地发挥"城市触媒"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龙彬  朱竞 《小城镇建设》2013,(2):99-104
城市触媒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或者城市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很显然,触媒理论的目的在于分析和探讨出城市规划和城市研究中可供利用的元素,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如何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此种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着实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则从城市文化这种介质入手,通过引介城市触媒理论,以云南省临沧市茶马古镇规划设计为例,来研究"文化触媒"引导下如何优化城市组团的整体设计策略和开发实施策略,为"文化触媒"引导下的城市组团设计提供可行性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4.
历史街区作为多要素的集合体,改造和利用的复杂性决定其成为城市触媒的发展对象及产生基地。文章从城市更新的角度,结合城市触媒理论,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对历史街区中的城市触媒进行分析。太古里的政治、历史、文化软媒触互相协调,共同着力于太古里触媒载体,在公共空间、主要建筑群、街巷交通上发生触媒反应。太古里对历史街区的创造性保护,强化了成都的城市印象,修复片区环境的同时提升了区域的商业价值与文化氛围,不同的城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太古里城市触媒的成功经验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综合体的触媒效应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城市综合体的加速发展,使其成为城市化深度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表征。本文首先对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内涵及类型特点进行了重新诠释,认为在当前城市发展阶段下,城市综合体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触媒;并指出活性、修改性和选择引导性是衡量城市综合体"触媒性"的三个主要指标,触媒性及其强弱决定了城市综合体对周边环境及城市整体影响效应的特征和强度;进而揭示出城市综合体的触媒效应在效果上具有正负两面性,在空间上具有梯度性和指向性,在时间上具有阶段关联和动态变化的特征。本文旨在为合理导控城市综合体的触媒效应,科学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塑造健康的城市形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市触媒",公共景观可以引发城市设计的"触媒效应",激发和带动城市建设,促使城市结构持续、渐进地发展,然而这种"触媒景观"长期以来却被城市建设者所忽视。在城市设计需要转换思路的当下,文章通过对公共景观的触媒特性展开讨论,并结合合肥政务新区天鹅湖公园项目的触媒效应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触媒景观"在城市设计项目中激发设计思维、丰富设计要素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城市中工业遗址区因逐渐衰败而导致的区域经济、文化衰退和环境恶化,以及国内工业遗址区更新改造中面临的问题,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到工业遗址区的更新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基于对触媒作用方式的分析研究,对遗址内区的触媒要素进行分类整合,通过触媒点的构建逐步激活片区活力,从而进一步刺激城市空间结构持续渐进的演化过程。最后,以绵阳市朝阳厂工业遗址区更新项目为例阐述了触媒在项目建设以及城市更新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扬  周仿颐 《山西建筑》2012,38(26):26-27
借鉴城市触媒的理论与方法来进行城市特色空间塑造的研究,并以重庆市兴盛大道项目为例,从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城市生态三方面分析城市触媒理论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并提出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从而给城市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各种触媒作用,新元素激发城市潜质发挥作用促进城市形态的调整。文章引入城市触媒理论,提出艺术类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为城市带来积极的、连锁的变化。文章以荣获了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的连州摄影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作为触媒元素的特性及其运作模式,为此类建筑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触媒类似于化学中的“催化剂”,能够带动和激发城市的建设与复兴,能够促使城市结构进行持续、渐进的改革。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触媒内涵与作用的阐释,以及对城市触媒在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域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中应用环节与运作过程的解析,阐明城市触媒对城市开发的激发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汤君  张楠 《山西建筑》2011,37(13):1-2
以城市事件为线索,阐明了城市事件叙事空间的研究过程,通过m app ing法,得出城市富有特色文化叙事空间,为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城市吸引力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城市复兴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倪敏东 《新建筑》2011,(1):46-50
彼得·霍尔爵士是世界知名的规划学者。针对城市大事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作者在伦敦对其进行了专访。彼得·霍尔爵士对大型城市活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国际经验进行了深刻解读,并就中国城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丁少平  陶伦 《规划师》2020,(6):72-7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应对经验给中国城乡规划体系一个重要的启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御防范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的范畴,以乡村社区为独立性防御单元的危机应对体系应该尽快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事件防御共同体也必须得到强化。文章统筹考虑乡村规划管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御应对的双效举措,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在此次疫情应对中的有效措施,探索以柔性管治和韧性防御为主要应对策略的健康乡村模式,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城乡规划实施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事件的频繁发生给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带来巨大的带动和影响.同时,对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的影响程度也反映了事件的"重大性",认识重大事件所具有的特性--推动性、聚集性、临时性与永久件和周期件特质,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和利用事件.并通过分析重大事件的案例给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所带来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影响,包含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控制和引导重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当代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韧性为视角,节事空间和城市空间的耦合关系为切入点,研究节事后城市如何利用节事留下的城市遗产,将其真正转化为城市的可利用资源,不仅在空间形态上相互融入,更体现在空间功能上的紧密相关,从而实现节事建设的长期适应性。作者选取两个美国城市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包括:1984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洛杉矶和1996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亚特兰大,通过剖析两个城市的主要场馆在奥运会后二三十年的运营策略和现状,比较两者对于设施再利用的不同方式以及空间耦合的不同策略,从而总结其中的规律和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结构二次防御能力分析的荷载效应组合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概率论和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根据建筑结构上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分布特性以及偶然事件的发生特点,提出对结构进行结构二次防御能力分析时应当采用的荷载效应组合方法。可供结构工程师对结构进行偶然荷载工况下的建模和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域性的空间认同以及人情味的 社区建设,一直是老城更新的追求理念之 一,在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向着存量规划以及 精细化设计迈进时,这一目标尤为突出。城市 更新中的事件空间理论,以活动为线索,串联 空间组织,可以有效增加更新片区的空间认同 感,但在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尚处于起步阶 段。现以重庆白象街旧城更新为例,以理论 和案例结合的分析路径探讨问题,包括城市 更新过程中事件空间理论运用的适应性,如 何挖掘与组织城市多样性的事件活动,以及 如何运用规划手段,激发市民对更新后片区 空间产生认同感,为城市更新和社区发展带 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浩 《城市规划》2012,(1):73-79
围绕"三年不搞城市规划"这一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上的重大特殊事件,分析了提出这一决策的时代背景,剖析了其政治、社会、经济诱因及城市规划工作自身所存在问题的影响,进而阐述了"三年不搞城市规划"对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并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从城市更新的契机入手,研究了奥运会作为城市大事件在城市发展中尤其是北京城市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同时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做了深入的分析,对北京市城市建设的前景做出了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空间的悬念     
常志刚 《建筑师》2006,(1):51-54
本文探讨了一种设计理念,其中形态和光是某种过程的痕迹和记录,并作为线索或索引,引发人们对于“事件”的悬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